浅谈可持续性的生态建筑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谈可持续性的生态建筑设计

罗敏华

梁黄顾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人们的传统观念不断发生转变,建筑工程作为居住、观赏共有性的施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众所周知,由于世界性能源锐减的影响,建筑设计愈加强调生态性与可持续性,只有降低能源的消耗,保证绿色建筑物设计,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工程生态建设。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建筑设计必须从可持续性理念入手,结合工程施工的环境、条件、地理位置等问题做好设计,促进社会的长久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性;生态建筑;设计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对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也成为了世界关注度重点,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筑设计正是基于资源少量运用基础上的理念,目前已经成为了世纪性话题。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程是现代建筑在发展新阶段提出的生态新思想,它主要是通过对各类资源的节约和保护,运用良好的技术手段,按照建筑工程的施工原则,保证建筑物环保型的一种模式,有助于达到自然资源与工程用能之间的平衡。当然,因为可持续性的生态建筑设计对技术、管理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找到设计的方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可持续建筑的概念

对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建筑即为可持续建筑,它既满足了当代人的需求,也不会减少后代能够使用的资源数量。这种建筑类型是对可持续发展思想做出的回应,是一种全面的建筑施工理念,且与传统的建筑设计工程不同,它更强调设计上的生态特征,注重对环境与自然的保护。另外,在实际施工中可持续性的生态建筑寻求的是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建筑不再是对资源的剥夺,施工前必须做好分析研究,根据周围环境和地理位置做好设计,使其成为适宜人类居住的家园。

二、可持续性的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

生态建筑在设计阶段,必须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能源、资源、环境、废弃物、技术等等,只有遵守相应的原则,才能真正实现建设的目标。

(一)尊重自然环境

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即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这是对新的环境共生理念的体现。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当建筑物的朝向、布局和定位与环境相契合的时候,并充分考虑植被等作物的生长,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生态设计。

(二)尊重人为主体

可持续性的生态建设设计从根本而言是为了人类后代更好的发展,那么尊重人为主体就成为了建筑设计必须遵循的根本。在建筑施工前要做好调查,体现对使用者的关心,尽可能的通过自然资源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温度、湿度的舒适性,保证建筑周围的安静和谐,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其更加适宜人们的居住。

(三)加强人与自然的沟通

可持续性的生态建筑设计不是一句口号,在实际建造过程中必须加强沟通与协调,尽可能的增加自然采光的系数,建立建筑物内外高品质的自然采光系统,创设良好的通风环境,并净化空气,建立立体化的自然系统,让居住者更爱亲近自然。

三、可持续性生态建筑设计的方法

从以上内容中,我们已经直观清晰的认识到了我国可持续性的生态建筑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想要将建筑设计工程做好,还必须通过一系列方法做好施工。

(一)气候设计法

气候是建筑生态和可持续性设计的基础,所谓的气候设计法就是指在建筑设计中以气候为参照物,选择和创造与场地气候相适应的材料、构造、建筑形式和自然能源的利用方式,其设计的生态意义在于影响建筑的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方式。气候设计法重点突出气候调节被动系统的设计,并从更高的技术起点来增强对自然能源的利用。通常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气候是比较稳定的外在条件,对地域建筑气候设计分析研究,可以为同一个地区或相似地区的建筑的气候经验设计提供参照。借助于现代管理学和人体科学的成果,对传统地域建筑中的生态设计策略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直接采用、修改或发展这些策略,使其符合现代设计和生活要求。

(二)生物设计法

生物设计法的主要思想是借鉴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来解决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它在设计过程中将建筑物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通过合理设计工程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做好资源的流动,构建无污染的、低耗、高效的平衡环境。生物设计强调的是自然性的信息调查,然后再根据具体要求用图叠技术进行叠加或用计算机技术归纳出各种综合图;结果表述,对各主要因素及各种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进行适宜度分析,确定最优的利用方式。

(三)加强绿化设计

除提高环境的绿化覆盖率、增加绿地面积以外,还可以向立体发展,向空中拓宽,采取屋顶绿化,阳台、外墙垂直绿化等手段。屋顶绿化,屋面种植花草甚至蔬菜、果木等。这些措施在提高绿化率的同时,加强了建筑的隔热性能,有效防止热辐射,改善了室内环境。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工业文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行,建筑设计业内必须遵循新的原则,采取科学的手段保证建筑的环保特征。设计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尊重自然、尊重人类、加强人与自然的沟通,在具体方法的设计上要利用气候设计法、生物设计法,做好绿化设计,从而促进建筑施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志婷,孔俊婷.浅谈工业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04:52-54.

[2]方俊,叶炯,朱达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设计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12:91-93+98.

[3]大卫·尼科尔森-科尔.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高层建筑设计——以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筑环境学院高层建筑设计教育为例[J].城市建筑,2009,10:38-41.

[4]胡香成.谈生态建筑及其设计[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