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技术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基坑监测技术的应用探讨

陆威威

身份证号码:33050119881130xxxx江苏省淮安市223001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基坑工程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重点注意的工程施工内容,对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做好基坑工程的监控测量控制工作,对基坑工程在施工之前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诸多环境设施、施工参数进行清晰明确的监控测量和记录使用工作,是施工单位必须做到和做好的工程施工内容。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基坑监测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信息采集成果,有效的判断当前基坑工程的施工状态,采取相关的改善和优化施工策略,保证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和控制。本文将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监测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基坑工程;监控测量;具体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地价日趋昂贵,建筑物的平均高度和基坑的深度大大提高,基坑的安全性也提高到了更重要的地位。鉴于此,基坑监测技术逐渐得到了大规模使用,特别是目前我国正在逐渐推广城市地下建筑的大范围施工,例如城市地铁、地下商场、地下管道的施工等等,这些工程无不广泛应用着基坑监测技术,正是以这项技术提供必要依据,后续施工才能够得以顺利展开。

1基坑监测的原则和目的

1.1基坑监测的原则

在基坑施工中通常情况下都会用到基坑监测技术,在基坑施工之前必须整合出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施工进行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基坑监测技术的基本原则,从而保证施工作业能够安全顺利进行。通过基坑监测技术,工作人员不仅可以根据监测的数据来进行现场指导,还能优化施工信息的系统化,实时对比现场监测数据和设计数据,一旦发现问题便可以及时处理,进而可以防止支护结构破坏等严重灾难的发生。此外,根据监测数据还可以完善基坑结构,达到节约建筑施工成本的目的。在基坑施工中使用基坑监测技术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①多次检测的原则。基坑围护结构的主要控制指标是基坑的变形量,变形量也可以作为突发事件发生的前兆,基坑施工中围护结构和土体相互作用后集中体现在变形量上。所以,工程中常常将变形量作为重要的监测数据,应该实时监测反馈。②可靠性原则。是基坑监测技术的重要原则,主要是通过精密的监测仪器和科学的测量手段,同时还应该保证监测点的完好。③重点监测关键区域的原则,由于不同的部分需要不同的支护手段,其稳定性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针对那些稳定性相对较差的区域要进行重点监测。

1.2基坑监测的目的

在基坑开挖中进行基坑监测的主要目的有:①监测研究基坑工程周围土体和邻近结构物的变化,保证其在规范和设计要求范围内,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②实时了解支护体系的受力和变形情况,使其处在安全稳定的状态;③依据工程勘察和设计文件制定相应的措施,更加及时准确地掌握基坑周围土体的变化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及时解决,从而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④将现场实时监测信息与施工中的地质调查相结合,可以更加及时有效地调整支护参数和选用相应的工程方案,完善施工工艺,实现工程优质、施工安全快捷、经济合理的目的。

2基坑监测技术应用的主要内容

2.1基坑监测点的布置

针对基坑工程的施工过程选择位置合适的基坑监测点,进而保证基坑监测点的变化情况能够有效的反映出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环境和构造的变化情况,达到基坑监测的工作目的是基坑监测技术应用过程中首先应该完成的基础工作。具体来讲,基坑监测点的布置需要根据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监测内容的不同而布置不同位置的监测点,同时根据基坑监测点监测情况的主要反映将监测点分为一级和二级两个不同的等级,有效的反映出基坑施工过程中相关情况的变化。在基坑监测点的布置工作中,一般来讲会在基坑工程开始施工之前就完成基坑监测点的选择和布置,保证基坑监测点的稳定工作情况,其中负责基坑沉降以及位移情况的基坑监测点主要布置在监测的物体表面上、负责地下管线位移变化情况的基坑监测点主要布置在道路管线旁边的水泥桩上、负责道路工程位移情况的基坑监测点主要布置在道路工程的管线上、负责基坑内部内部结构变化情况的基坑监测点则需要根据相应的监测技术具体进行控制。

2.2基坑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

基坑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也是基坑监测技术的重点运用内容,基坑监测数据处理工作的质量和准确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具体来讲,基坑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可以根据基坑监测内容的不同分别选择合适的基坑监测数据分析处理方法,常见的基坑监测数据分析处理方法包括VBA计算机处理技术、小波分解处理技术以及异常监测技术等等。以基坑监测技术应用过程中关于基坑水平位移的监测数据分析处理工作为例,在完成了基坑水平位移的监测数据采集工作以后,其首先应该对不同基坑监测点的水平位移情况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后根据不同的坐标完成数据转换工作,针对不同坐标的数据进行误差评定工作,将其中误差存在较大的监测数据提出以后重新计算完成相应的监测数据记录工作,进而根据不同监测点的监测位移量完成基坑水平位移的变化监测确定工作,得出一个较为合理和平均的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数据,根据水平位移数据的变化情况完成基坑工程施工质量的调整和控制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基坑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过程中,除了保证每一次基坑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过程的监测数据真实、完整以及适用意外,还应该针对不同时间段、不同工程进度过程中的基坑监测数据作出清晰的基坑工程监测数据变化曲线图,根据基坑工程监测数据变化曲线图的变化情况预测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意外情况,尤其是针对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内部岩土的变化情况,施工单位务必保证基坑内部岩土的稳定性,保证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

2.3基坑监测技术的应用原则

基坑监测技术的应用应该遵循以下运用原则以保证基坑监测技术的成果能够符合工程的监测工作要求,首先监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基坑监测点的位置、基坑监测主体以及基坑监测工作的基点需要保证一个较为固定的位置,保证监测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基坑监测技术应用过程中基坑监测仪器和设备也要保持相对稳定,保证基坑监测数据的稳定性;其次基坑监测技术应用过程中基坑监测技术的应用环境要保证上下较为一致,减少基坑监测数据受到相应影响产生的变化,相关人员针对基坑监测技术应用过程中取得监测成果记录方式以及数据编写方式也应该保持相应的一致性;最后基坑监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必须针对基坑监测结果的记录过程编写初次监测结果、当前次数监测结果以及相应的监测结果变化情况,根据工程的设计和要求完成监测数据在报警线附近时的报警工作,编制相应的监测结果报告以保证监测技术的应用成果功能最大化的发挥。

结语

基坑监测技术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该技术的应用可以确保基坑施工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提高基坑围护结构的综合性能,还能够把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持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基坑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其水平、竖向的位移监测、倾斜监控、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土压力监测、裂缝监测以及地下水位监测等方面,经过这一系列的实时监测,工作人员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基坑施工过程中各项地质变化情况,从而保证了基坑施工的安全,提高了其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德华.深基坑施工变形监测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8):55-56.

[2]廖月华,张亮.基坑支护与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分析[J].四川建筑,2013,33(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