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项目管理中的团队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浅谈项目管理中的团队建设

张超

上海嘉实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1804

摘要:高效协同的团队是项目荣耀承诺走向成功的关键。本文从项目施工管理团队的组建、团队凝聚力的培养、执行力的提高、梯队建设、激励机制等方面阐述了自己在项目管理中采取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团队建设;凝聚力;执行力;梯队;激励机制

引言

成功的企业,背后必然有一个高效强大的团队,从公司级管理到项目管理,所有成功的管理最终取决于团队的力量。施工管理固然也如此,但又有其特殊性。特别是一线的项目管理,由于现场环境变化多端、工人流动频繁、民工素质参差不齐,给项目施工管理带来诸多困难。因此,如何加强现场项目管理团队的建设,对项目成功与否尤为重要。

1合理分解目标工作,科学组建班子

项目开工之前总体的策划非常重要,从确定管理目标到目标的实现,需要全过程的控制。对目标的层层分解,并在过程中设置关键控制点加以检验和纠偏,是成功实现目标的关键。对于一个大型综合性项目来说,光凭个人能力达到目标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根据目标的分解,确定各个岗位管理的范围、内容、以及技能要求等,是合理组织管理团队的第一步。

2营造和谐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

2.1信任员工

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信任,是营造和谐氛围的基础。一旦赋予他任务,就放心让他去做,过程中不要过多的干涉。有的领导喜欢事无巨细的安排好下属怎么怎么干,过程中还时不时的去指指点点,这样不但会阻碍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同时还会挫伤他们完成工作的喜悦感。即使在过程中发现某个环节控制方法有问题,千万不能当众否定他们!可以单独的交流,摆出自己的观点,让他比较,我想大部分的人还是乐于接受的。

2.2关心员工

爱护关心团队每个人,做到人性化管理,是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核心。关心员工从小事做起,比如:到吃饭时间了关心一下哪些管理人员没有到,一个电话或一条简短的信息就会拉近管理人员间的距离,增强了彼此的感情。项目部规定,加班来晚的管理人员要给他们留餐,天冷时交代食堂加热,让加班来晚了的管理人员感觉到团队的温暖。我们可以置身处地换位思考一下,当你忙于工作忘了吃饭时间,如果这时候同事给你来个电话,是否感觉到有朋友的亲切呢?长此以往,我们的团队成员何愁没有凝聚力?另外,我们的管理人员为了公司的利益出现与一线班组之间的争执,作为领导绝不能袖手旁观,一定要给予支持,即使某些处理方式上存在不妥,也不能当众批评,只能事后单独沟通,以免挫伤自尊打消积极性。

2.3参加义务劳动

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加义务劳动,在劳动过程中促进相互沟通。义务劳动不仅能让管理人员直接感知对集体的贡献,同时还能培养团队内部默契感。我们在南京金港科技园研发楼工程开工之即时值农忙,劳动力紧张,导致基础工程进度上不去。项目部心急如焚,管理人员主动加入到挖土、清土、搬砖的劳动班组中去。由于我们的直接加入,缩短了与一线工人的沟通距离,他们不再为加班辛苦而埋怨和发牢骚了,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最终我们比其他标段提前半个月基础封顶,受到了甲方的好评,为承接后续工程留下了好的印象。同时,管理人员适时的参加义务劳动还可以杜绝官僚主义作风的滋生。

2.4组织团队活动

组织团队集体活动是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有效手段。它可以促进团队内部和谐的氛围,能促使被动管理转为主动管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团队活动形式多样,由于施工一线条件限制,团队集体聚餐不失为一个好的活动方式。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我们要及时地发现并消除管理人员之间的误会和隔阂,才能防微杜渐。因此,领导要把握好每次项目聚餐的机会,对个别有误会的团队成员采取当面和解,然后“杯酒消恩怨”。有一次,项目部机械管理员和机电施工员为了万用表的使用,发生争执,最后发展到争吵,导致日后好长一段时间两人形同陌路,不能良好的开展工作。发现了这个问题后,利用节日聚餐的机会,跟他们俩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要为了争强好胜伤了和气,再说大家不要学小孩子呕气嘛。”转过身来看看大家,又说:“他们这种样子是不是要处罚呀?”大家心领神会,马上附和:“要罚酒三杯”。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中,两人冰释前嫌。当然,团队的活动还可以因地制宜的组织乒乓球、篮球等比赛,来促进团队成员加强身体锻炼,保证良好的体魄。

3以身作则提高执行力

3.1领导必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管理的头,凡是都必须做出榜样。在项目管理中切忌:对他人马列主义,对己自由主义。举个很小的例子:有的项目经理喜欢开小灶,那么这个项目出现员工开小灶的行为就不足为奇了,当然后果是对临时用电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还有项目经理喜欢早上睡懒觉,那么这个团队在作息时间的执行上肯定会不尽人意的。我觉得项目经理的“威”,要靠自己建立起来的,没有“威”的项目经理,管理起来是很吃力的。只有严格自律,才能使领导者心无旁骛,把领导力发挥到淋漓尽致。从而,塑造出领导者的威望,驱动整个团队的执行力。

3.2执行力是对领导学习、模仿和传递的过程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项目经理以身作则其实也是一种无形管理,起到了上行下效的作用。计划目标能否按时保质的完成,由执行力的起点决定。因此,领导者不但要自己拥有超强的执行力,还要考虑任务执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检测好每一个团队人员的执行力及时进行纠偏,确保最后目标的实现。领导者的带头示范作用,下属团队人员在模仿和学习,因此领导的以身作则,要从细节做起。以理服人非常的重要,征服一个人并让他佩服,不仅办事效率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延伸出这种追随的力量。有段往事,现在还记忆犹新,那是我刚从学校里毕业,初入施工现场的时候。有一次项目部基础底板混凝土刚浇筑完成,眼看雷电交加,倾盆大雨随即而至。但是,如果混凝土表面不覆盖,肯定会出现表面起砂等质量问题。这个时候项目经理命令工长冒雨带领工人覆盖混凝土,整个过程他没有进屋避雨,直至完成覆盖工作。这件事始终难以忘怀,并一直影响着我的工作。我觉得项目经理要做到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分享荣誉。

4加强员工培训完善梯队建设

4.1员工培训

加强员工的培训是提高团队整体管理素质的最直接的手段。一线的管理人员培训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是管理知识。我们可以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他们进行培训。培训必须事先要有个计划,而且明确为什么要进行此类培训。其实对一线管理人员的培训,更需要的是一种实战培训,而且通过培训结合实践,能使他们得到一个质的提高。举个例子讲,我公司在苏州金鸡湖大酒店工程施工管理中,因为该工程质量目标是“鲁班奖”,开工之初我们就根据鲁班奖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特点设置了不同阶段若干个质量控制关键点。每个关键控制点施工之前对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从内页管理到现场节点做法、通病防治,培训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最终如愿地拿到了“鲁班奖”,同时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支具有实力的创优团队。

4.2人才梯队建设是项目团队稳定发展的有效手段

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对建筑从业者来说提供了更多的择业空间,同时企业和项目管理也面临着人才的频繁流动,造成管理团队的相对不稳定。内部培养,升迁岗位是梯队建设有效的手段。对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员工,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配合公司人力资源等部门对他们作一个短期职业前景规划,让他们看到岗位提升的希望,同时还能提高他们工作积极性。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人力资源部门,引进对口的岗位人才,通过对新进员工的培训和引导让其适应岗位,融合到我们的团队中来。但是新进员工占有的比例不能太大,如果一个项目团队“空降兵”太多的话,可想而知团队力量是不可能得到很好的体现的。

4.3对新进员工的管理

新进员工包括应届毕业生和外聘成熟岗位人员。不论是那类人员,在换了新环境之初对其进行企业管理制度的培训和交底,是相当必要的,让他们尽快融入到团队中来。对新招聘的成熟岗位人员,主要是在工作上关心他们,不要让他们感到孤立。对刚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的大学生管理,思想教育尤为重要。如果引导不当,极易滋长他们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习惯,最后导致小事不肯做,大事做不了的结果。大学生作为施工现场的“学院派”,心理上有种优越感,感觉自己天生是坐办公室的。有的项目经理出于尊重人才,过于迁就他们,导致养尊处优,最后的结果适得其反。根据以往项目管理经历,对待新进的大学生,“劳其筋骨”是非常有必要的,适当的时候把他们安排到施工一线进行劳动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培养他们以后的工作作风非常重要。另外,根据每个人的职业定位,安排指导老师,对新进大学生进行帮带。进步较快能适应岗位的大学生,及时予以转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集团公司技术部工作的时候,我曾做了一个统计,2003年公司招聘应届大学生30名,现在所剩10人左右,基本都在技术负责人或生产经理岗位,优秀的担任了项目经理。我对离职的人员做了一下分析,大多是一开始定位不清,没有从基础岗位做起。

5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团队工作积极性

5.1表扬肯定和自我检查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表现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肯定,可以说这也是一种心理需求。适当的鼓励,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那么作为项目经理,要适时地对一些表现好的员工进行表扬和肯定,既能起到树立标杆影响到团队其他人员,又能培养优秀员工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另外,我们还要不断地检测自己,培养自我批评的习惯。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只有不断检测自己,才能让找出自己存在的缺失,才能更好的连接团队的目标。因此,团队培养自我批评的习惯,对塑造和提升团队进取精神至关重要。

5.2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用可以量化的指标,对项目人员进行考评。绩效考核包括两大部分,一方面是个人岗位职责考核,另一方面是项目目标执行考核。职责考核是把岗位职责分解到具体工作中,用来评价项目管理人员制度执行情况及工作能力。目标执行考核,就是把项目目标工作分解到相对应的职能管理人员中去,用来评价岗位业绩。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考核,年终根据考核成绩评选出管理标兵,对他们进行奖励。奖励形式多样,可以是物质上的比如:提高薪资待遇,项目利润分享、奖励“红包”等,另外对一些表现突出的人员,还可以通过晋升岗位来激励。所有的考核奖励必须公开,这样才能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6结束语

项目管理中“人、机、法、料、环”五大要素,人是中最活跃的要素,项目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团队力量的竞争。因此,如何建设一个高效、和谐的管理团队,是项目经理考虑的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