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行黄芪乌梅汤治疗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行黄芪乌梅汤治疗的效果观察

李政

李政

浏阳市大瑶镇中心卫生院湖南浏阳410312

【摘要】目的:探讨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黄芪乌梅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所收治的86例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根据抽签法将接受研究的患者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分别为43例患者。西医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中医组则在西医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进行治疗,收集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比较西医组和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糖水平。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40例(93.02%),显著高于西医组32例(74.42%),中医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西医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黄芪乌梅汤进行治疗,对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效果显著,促进了患者的身体康复。

【关键词】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黄芪乌梅汤;治疗效果

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蛋白质、脂肪以及糖类代谢紊乱等原因所致,其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具有终身性的特点,一旦发病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有关数据结果表明,对于气阴两虚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采取黄芪乌梅汤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患病情况,效果十分理想和显著[3-4]。研究的方法和结论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的许可,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当中,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所收治的86例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根据抽签法将接受研究的患者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分别为43例患者,所有患者经过中医辨证符合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中,西医组男性23例,女性20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42岁,平均年龄(52.41±8.47)岁;最大年龄10年,最小病程1年,平均病程(4.8±3.2)年;中医组男性25例,女性18例,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42岁,平均年龄(52.84±8.63)岁;最大年龄12年,最小病程1年,平均病程(5.7±2.8)年。2组资料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西医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患者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生产企业: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0127)进行治疗,每天一次,每次一片。两个月为一个疗程。

中医组则在西医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进行治疗。服用二甲双胍的方法与西医组相同,除此之外,给予黄芪乌梅汤进行联合治疗,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用药剂量,其中,黄芪100g以及乌梅40g,水煎服,每天1剂,分为两次用药。两个月为一个疗程。

1.3临床观察指标

收集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比较西医组和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糖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版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归纳并分析两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保护治疗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资料,其中,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数据以()表示,行t检验,如果结果显示P<0.05,则可以判定本次实验存在十分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

中医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40例(93.02%),显著高于西医组32例(74.42%),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

中医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西医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伴随我国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2型糖尿的发生几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作为一种内分泌代谢异常的疾病类型,具有遗传性的特点,通常发生于老年人群。糖尿病的致残率以及死亡率相对较高,与心脑血管以及肿瘤疾病相比,位居第三位,一旦发生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患者家属以及家庭而言,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压力。中医领域认为,该类疾病属于“消渴”范畴,主要是由于耗气、阴虚燥热以及伤津等原因所致,将会患者气阴两虚[5]。临床上通常采取黄芪乌梅汤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黄芪具有补气升阳以及益气固表的治疗效果,乌梅具有敛肺生津以及涩肠安蛔的治疗效果,两种药剂联合使用能够达到益气养阴以及生津止渴的治疗效果[6]。除此之外,黄芪乌梅汤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比较轻微,患者并无十分明显的不良反应,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具有极高的安全性。经过研究,得出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40例(93.02%),显著高于西医组32例(74.42%),中医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西医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因此可见,临床上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黄芪乌梅汤的治疗方法,能够调和患者的气血阴阳,同时,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效果更加理想,更加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结语:

总的来说,临床上通过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采取黄芪乌梅汤的方法进行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水平,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的应用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赵红磊.消渴丸联合加味黄芪乌梅汤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4):117-119.

[2]周芳.黄芪乌梅汤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7,11(11):147-148.

[3]许云肖[1].黄芪乌梅汤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世界中医药,2017,12(12):292-293.

[4]刘尚华.黄芪消渴方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J].名医,2019,68(01):244-255.

[5]黄东华.黄芪和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7(07):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