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刘雨

哈尔滨铁路局物资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党建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准确掌握企业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现状,着力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对物资中心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如何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国企;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前言: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事关企业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党的十八大的要求,对党支部书记的自身理论水平、精神状态、工作作风、思想品德、工作能力以及知识结构等方面不断加强建设,全方位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提高工作水平,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拓宽工作领域,创新工作内容,努力成为企业和职工利益的忠实维护者,优良作风和传统美德的模范继承者,切实发挥好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1国企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现状

1.1能力与素质整体有待提升

一些基层党支部书记自身能力还不高,综合素质较低,工作时间短,缺乏阅历,尤其是新职党支部书记,虽然其所学知识理论都是新的,但还需要实战来磨练,履职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也都需要不断地加强。另外,在科学可持续发展观的推动引导下,近几年,随着铁路企业的改革发展,管理体制、经营模式、人员结构等产生了根本变化,这此,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然而,企业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步伐跟的还不紧,与改革发展的形势所需还有差距,现有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整体能力与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1.2年龄结构偏大

纵观我国现有国有企业内部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现状,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年龄结构普遍偏大。据有关调查显示,国企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平均年龄为52岁,虽然经过长期的工作锻炼,他们的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较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行动会逐渐变得迟缓,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也会逐渐衰退。在铁路企业,这一现象也比较突出。国企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工程,从长远角度考虑,这并不利于国企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工作的进行。

1.3角色淡化、错位

一部分专职党支部书记大还兼负行政工作,他们除了做好党务工作外,还肩负着行政管理责任。繁杂的事务致使部分党支部书记淡化了自己的身份,往往以行政工作代替党务工作,加强基层党建的自觉性明显不够。个别同志颇感担子重、压力大,权力、地位与付出、获得不对等,存在一定的失落感。

1.4培训学习不够

特别是兼职党支部书记,缺少实际工作岗位的锻炼,对党务工作的特点、规律认识还不够深,工作局面还没有彻底打开,因而存在着党内各项活动开展少、党员管理教育不够、工作制度落不下去、活动方式不新颖等不足,影响了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1.5表率作用不凸显

个别党支部书记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心浮气躁,作风漂浮,工作不深、不细,开展工作随意性比较大,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个别党支部书记不是有工作就抢、遇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而是替自己考虑得比较多,患得患失;有的言行不一,在学习、工作、守纪等方面不能时时为职工做出表率,导致人格魅力大打折扣,其号召力与威信难如人意。

纵观上述问题,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客观上看,一是党务工作不如行政工作见效快,使部分党支部书记工作没有成就感;二是个别党支部书记兼职较多,分散了做好党务工作的精力;三是个别行政领导对党支部工作支持不够,使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瞻前顾后,左右为难。

主观上看,一是做好党务工作的动力不足。多数党支部书记兼有多重身份,行政工作相对而言,刚性要求多,成绩看得见、摸得着;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多数靠说服、教育和引导,过程比较繁琐且费时费力,因此有些同志显得动力不足;二是疏于自身的学习提高。个别党支部书记出现“不会讲党课、不会讲理论、不会做总结、不会写材料”的问题;三是放松了自我要求。个别党支部书记因为年龄比较大,思想上逐渐变得懒惰起来,对有些问题视而不见,影响了党组织的战斗力。

2加强国企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具体思路

2.1以人为本,扩大人才吸收范围

现阶段,我国正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重视创新人才、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在这一情形下,国有企业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扩大人才吸收范围,不断吸收先进复合型人才,为基层党支部书记提供充足的候选人,不断壮大基层党建队伍。同时,将基层党支部书记纳入到人才培养行列当中,在“千人工程”“素质提升”中给予适当侧重,让他们意识到自身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还需要继续不断地努力学习,通过参与人才培养,一方面提升基层党支部书记综合能力与素质。另一方面促进党支部书记与同级行政管理人员和基层职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在与基层职工的交流中,党支部书记可以拉近与基层职工间的距离,了解基层员工的想法与态度,并将其纳入到自身工作考虑范围之内,从而提高企业对员工的重视度,加快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

2.2分类培训,提升党员综合素质

在将基层党支部书记纳入到人才培养行列的同时,将其纳入到干部培训计划当中,对干部培训进行详细规划部署,按照部门等级的不同,以年为单位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依据基层党支部书记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实施分类培训,建立分类培训课程体系,合理设计课程结构,对新入职书记实施任职资格培训,对入职1年党支部书记实施履职能力强化培训,对2年以上基层党支部书记实施综合培训,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定期开展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工作报告会议。就近阶段企业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情况,党支部书记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履职能力、任务执行力等各方面能力进行分析,出现的问题,取得的成绩做出详细论述,并对接下来的书记队伍建设工作与培训进行明确具体的安排部署。基层党支部书记分类培训,依据不同阶段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训,实现国企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3量化考核,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考核与评价是了解企业基层党支部书记各方面情况的一个最直接有效的手段,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量化的考核指标,可以有效检测出党支部书记的素质与能力水平。因此,国有企业应加强对考核机制进行量化处理,提高评价体系科学性与完善性。可以借鉴其他同类国有企业量化考核机制与评价体系,在保留自身原有考核评价体系框架结构前提下,吸收其他企业科学有效的评价内容与考核方法,将民主测评纳入到企业党支部书记队伍评价体系当中,将民众纳入到评价对象行列,构建全方位民主测评体系,构建集素质、能力和业绩于一体的绩效考核机制,定期实施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考核测评,加强民主测评。

结语

国有企业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其基层党建工作建设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发展的能力与潜力,而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基层党建工作建设情况。在习总书记多次强调重视基层的背景下,国企应意识到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大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力度,带出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参考文献

[1]李连庆,郭海兵,张恒,秦涛,黄苏海.新形势下提高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1)

[2]吴胜岗,黄雷.清镇市:“主题党日”让基层党支部“动”起来[J].当代贵州.2017(26):123-123.

[3]朱兴昉.如何增强企业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吸引力[J].科技视界.2017(08):90-90.

[4]张锡平.做好基层党支部工作的策略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7(11):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