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患者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1

肺炎患者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张龙李涛拓听香

张龙李涛拓听香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北民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宁夏银川750002)

【摘要】目的:研究讨论肺炎患者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危险因素,并分析其耐药能力。方法:选取40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20例非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PDR-AD感染危险性因素,采集两组痰液标本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如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等)、抗菌药物种类数量、基础疾病病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住院时长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有关(P<0.05)。观察组就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多粘菌素B、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为零。结论:临床中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类型数量、基础病情、入院时长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DR-AB对临床抗生素普遍具较高耐药性。临床上,结合危险因素及耐药性,选择适合的药物治疗。

【关键词】肺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186-02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土壤、水及我们的皮肤周围,是呼吸机相关疾病的重要致病菌[1],且易在医院里传播感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是在临床抗生素使用压力下筛选出来的耐药菌株,给临床治疗相关疾病带来困难。本文就PDR-AB在肺炎患者中的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展开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一年内到我院呼吸内科就诊被诊断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肺炎,且住院时间超过两天的患者40例,视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入住我院诊治的非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肺炎患者20例,视为对照组。

1.2诊断标准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标准进行诊断[2]。

1.3方法

危险因素分析确认患者的名字、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筛选肺炎患者可能感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展开调研。

耐药性分析采用自然咳痰法、经支气管镜抽取、气管穿刺吸取等方法每日采集患者痰液标本1次,持续2~3d,以保证有合格的痰液标本。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多粘菌素B和替加环素。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进行药敏试验,分析耐药性。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0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统计学意义。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肺炎患者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杆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P<0.05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以上因素对肺炎患者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显著相关(P<0.05)。见表1。

2.2耐药情况

观察组对上述药物高度耐药,但对对多粘菌素B和替加环素敏感。对照组上述药物的耐药能力相较于观察组较低(P<0.05)。见表2。

3.讨论

鲍曼不动杆菌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菌之一,可引起各种感染和炎症,免疫力低下者易感,且医治难度大。研究认为其耐药机制包括:基因组大、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细胞外泵发达、产生对抗抗菌药物的水解酶、特异外膜蛋白缺失、改变药物作用靶点和细胞外膜通透性[3]。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具有以下特点:生存能力和抵抗能力强;定制发生率和耐药性高。肺炎患者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比较多见,感染危险因素包括: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种类数量、基础疾病病情、住院时长等。本研究也再次证实以上危险因素对肺炎感染的影响。临床上我们要积极预防临床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和感染,从隔绝传染源、阻截传播路线、保护容易等方面着手。泛耐药是指对建议用于医治铜绿假单细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药物全部耐药者,多粘菌素类除外。常用抗菌药物包括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等。目前,可用来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药物仍较少。其中多粘菌素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也有研究证明多粘菌素或替加环素与其他抗生素类药物联用也有较好的效果.临床可根据根据药敏反应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和新的耐药菌产生。

【参考文献】

[1]陈佰义,何礼贤,胡必杰等.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2):76-8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S].2016:1-16.

[3]王敏,许顺姬.鲍曼不动杆菌的致病性及多重耐药性分析[J].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