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维修计划优化管理的相关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电力设备维修计划优化管理的相关探讨

刘政1郝海锜23李锐3

(1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719000;2、3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榆林供电公司719000)

摘要: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我国要求企业安全生产,而安全生产的前提就是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电力设备的维修对企业的发展至为重要。传统的维修管理模式逐渐被时代淘汰,已经不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本文将具体探讨电力设备维修计划的优化管理,希望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电力设备;维修计划;优化管理

引言:设备维修是企业的重要活动,所谓设备维修是对电力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用状态,排除一切电力故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传统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适用于时代的发展,如何进行电力设备维修计划的优化管理,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只有做好电力设备维修工作,才能保证电力的安全运行,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1电力设备维修计划

1.1内涵

电力设备维修计划,是指根据电力设备的维修成本、设备寿命等因素,制定电力设备的维修任务。在开展计划之前,技术人员需要掌握电力设备的运动规律,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从而对电力设备的维修进行具体规划。电力设备维修计划包括如下的几个内容:第一是电力设备维修时间间隔;第二是电力设备的维修量;第三是电力设备的维修内容;第四是电力设备的维修方式[1]。

1.2分类

电力设备维修计划的分类多以时间为划分依据,可具体分为策略层、安排层和实施层,而不同的分类负责不同的工作。首先,策略层是进行电力设备维修方式的选择的,它以电力设备的网络拓扑作为依据。其次,安排层是进行计划的,规定电力设备维修计划的执行计划,安排电力设备维修的内容和周期,根据维修的进度进行维修内容的调整。再次,实施层是进行电力维修过程的具体工作的,包括人员培训和人员分配等具体环节。

2目前我国电力设备维修计划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电力设备的维修计划制定简单,企业对电力设备维修的要求也不是很高。由于科技水平较低,企业的电力设备只需满足预防性计划维修和故障后维修两种维修模式,就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在当时工业发展条件的限制下,企业的发展速度不快,在进行预防性计划检修时基本可以发现电力设备的故障,因此企业在维修时间上一般选择每个季度进行小修,每两年进行大修,从而节省企业的维修成本。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已经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传统的检修模式逐渐被时代淘汰。企业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生产经营项目越来越多,多电力设备维修的要求也相应增多。许多电力设备在检修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故障,而且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阻碍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为了顺应企业发展的要求,需要对电力设备维修计划进行优化管理。

3电力设备维修计划的优化管理

3.1转变维修模式

由于传统的维修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企业应当转变电力设备的维修模式,是电力设备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

首先,企业应当向状态维修模式转变。所谓的状态维修模式是指每台设备在CBM体制中都有一套状态监测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多元化和连续性的特点,可以保持电力设备的平稳运行[2]。应用状态维修模式可以对电力设备的运行进行周密观察,预测设备的故障状态,减少维修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电力设备在出现劣化状态时,很难用人工检测出来,状态维修模式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有利于及时解决电力设备的故障问题。状态维修模式具体可以分为三个等级,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设备采取不同的维修级别,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企业应当采用混合组织检修模式。集中维修的组织方式较分散维修的组织方式效率较高,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得到了企业的欢迎。许多企业受到原有电力设备检修模式的桎梏,无法有效地应用集中维修的模式,致使集体检修模式的效用极低,浪费了企业的人力和物力。企业在应用混合组织检修模式的过程中,致力于寻找分散组织和集中组织的平衡点,进行合理过渡,因此兼备集中形式和分散形式的优点。如果电力设备需要日常维护,生产车间的维修组织可以直接负责,前提是企业必须具体分析生产流程和特点,按照既定的原则展开维修工作。

3.2满足约束条件

在进行电力设备维修的优化管理时,为了取得优化目标函数的极值,应当遵进行维修计划条件约束。

首先,发电机组所要求的约束条件具体如下。第一,在进行发电机组的维修时,要看设备定期或状态,维修时段约束的期望可以用两个变量来表示,分别是最迟必须开工时间和最早允许开工时间。第二,在进行维修时,工作要一次完成,不能分阶段进行。第三,在允许的维修持续时间范围、发动机阻维修时序的要求等方面,也要满足维修技术规定的约束条件。

其次,电力系统运行特点所要求的约束条件具体如下。第一,要满足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可以用达到最小电网储备等要素来表示。第二,要进行季节性的禁止维修约束。第三,要依据电网的稳定性要求。第四,要受到其他相关条件的约束。

再次,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所要求的约束条件具体如下。第一,需要对维修人员进行合理划分,专业人员职能维修一台机组。第二,应当对维修人员进行约束,以专业、公司和地理位置等要素为依据。第三,需要对物质资料进行容量约束,如特殊设备、工作零件等等。

3.3遵循优化原则

根据电力设备类型的不同,可以对电力设备的维修人员进行具体安排,创造出最科学的计算模型和优化算法。企业要想实现对电力设备维修的优化管理,必须遵循相应的优化原则。

首先,企业要遵循费用原则。费用原则的要求有三个:第一,发电费用达到最低水平。第二,维修费用实现最小值。第三,运行费用降到最小。

其次,企业要遵循便利原则。便利原则的要求有两个:第一,相对现有维修计划的偏差要达到最小。第二,约束违限的程度应该最小。

再次,企业要遵循储备原则。储备原则的要求有三个:第一,要求电网容量储备的最大储备。第二,要求各时段职权重的电网容量储备总和实现最大化。第三,要求电网容量促倍的偏差累积量达到最小值,也就是偏差的平方和达到最小。

最后,企业要遵循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的要求有两个:第一,实现最优的可靠性指标。第二,可靠性指标偏差的累积量应该达到最小。

3.4加强质量管理

传统的电力设备维修坚持“三级验收”的体制,这种体制对验收结果过度重视,对反工验收不合格缺乏监督[3]。企业要想实现电力设备维修的优化管理,应当坚持人力和技术的结合,以客户为服务中心,改进电力设备的管理程序,加强电力设备的质量管理。企业也可以依靠合同的形式来进行电力设备维修工作,从而保证双方利益都能有效实现。

结论: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水平越来越高。电力设备维修管理使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企业必须寻找有效的管理方法,实现维修成本的效益最大化,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治政.电站设备维修优化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2]徐剑中,杨跃平,潘明波.电力设备维修计划优化管理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5:128.

[3]秦学良.电力设备检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