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修辞易混辞格辨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2-12
/ 3

汉语修辞易混辞格辨惑

张泽渡

关键词:辞格引喻格映衬格排比格回环格回文格兼格

汉语修辞学从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正式提出以来,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系统成熟的语言学分支学科。无论是在哪一个层次的汉语教学当中,汉语修辞中的辞格都已经是必不可少的讲授内容。为了满足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需求,各级教学单位的专家们编写了各种汉语修辞学教材。虽然同样是以汉语修辞为对象,在修辞格的表述说明上却存在不小的差异。这些差异只是出现在学术探讨与交流当中,对于活跃学术空气当然是令人欣慰的,但如果类似的现象体现在教材中并顺势延伸到了课堂上,就不能用以上的观点去看待它了。对于经常发生在学生当中的一些易混修辞现象,有必要进行专门的辞格析疑辨惑研究。本文正是打算就一些平时不容易被学生准确区分的辞格提出一些鉴别特征。

首先是比喻格,通行的教材或学校教学中,都会将比喻进一步细分为三种,也就是明喻、暗喻和借喻。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句中采用多个比喻词形成了明喻,达到了妙语连珠的比喻效果。暗喻则是通过含有判断意味的词将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的辞格。有的教材又称为隐喻。例如:

2.“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鲁迅《藤野先生》)

3.一夜大雪重新塑造了天地万物。世界变成了一座洁白的宫殿。

(李汉荣《雪界》)

借喻则是本体、喻词都不出现,而借助喻体代替本体。例如毛泽东同志的一个妙喻:

4.党委的同志必须学好“弹钢琴”。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比喻格三种类型中,明喻要求本体、喻体和喻词缺一不可;暗喻是借助判断性词语来联结本体和喻体;借喻则无需出现本体以及喻词,而只需直接以喻体代之。一般的教材或论著,介绍到这三种常见的比喻类型,比喻格就算是讲完了。但是还有一种比喻格,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但却无需使用喻词的“引喻”。引喻是以喻体在前作“引”,随后带出本体的一种比喻格式。例如:

5.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民谚)

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周南》)

例5前一句为喻体,后一句为本体;例6前两句是喻体,后两句是本体。用喻体“引”出本体来,中间并没有喻词。一般论著不讨论这种辞格,不知是不是因为它过于简单抑或是过于罕见。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不讲它终究是一种遗憾。缺失一种比喻辞格类型,对一个完整的修辞学理论体系就留下了一丝缺陷。并且学生在语言实际中一旦遇到类似修辞现象,也会感到无所适从或一筹莫展。

至于比喻跟借代两种辞格的区别,倒是只需一句话就可以简单区分,比喻跟借代都有本体跟客体(喻体或借体)的特征。但比喻是两者相似而毫不相关;借代是两者相关而绝不相似。例如:

7.。。。。。。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

(鲁迅《故乡》)

8.胖大汉走不到一半,就歇在路边的槐树下;长子比秃头和椭圆脸走得快,接近了。

(鲁迅《社戏》)

这样一来,以上两个例子就很容易被我们区别开了:例7是暗喻,例8是借代。不必提出更多的分析条件,那样反而有可能扰乱分析思路。

还有就是对偶跟排比的区别:对偶格在意义上成对、句式上成双,情感鲜明、语势强烈、朗朗上口。是汉语的一种传统辞格。排比格是在我们运用对偶句不足以抒发强烈情感时采用的一种比对偶更富感染力的修辞方式。排比格要求具备三句以上含有相同词语、具有相同句式的句子排列使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排比句,读起来节奏明快、音节铿锵。例如:

9.皓月当空,群山肃立,大江激荡,银波万里。。。。。。。

(同怀周《天安门诗抄》)

10.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宋史。王安石传》)

如果句式长短交错,就必须依赖相同词语进行连接,否则就不能算是排比。例如:

11.行了几年白话,弄古文的人们讨厌了;做了一点新诗,吟古诗的人们憎恶了;做了几首小诗,做长诗的人们生气了;出了几种定期刊物,连别的出定期刊物的人也来诅咒了。。。。。。

(鲁迅《并非闲话》)

有的教材提到连续两个句子具有相同词语的也叫排比,这样就容易混淆排比格跟对偶格之间的界线。排比格是三句以上内容相关、语势连贯,结构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或句子串联使用的一种辞格。两句含有相同词语的句型,只能看作反复辞格。

对偶格当中有一种“串对”,俗称“流水对”,例如:

1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对这种对偶格一定要从严把握,当上下句没能在词语上形成相对或相反形式时,即使两句意义连贯,也不能当作对偶。例如:

13.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俗语)

上例就不属对偶格。所以不能将字数相等意义连贯就轻易算作对偶。

对比是近二十年才被修辞学家提出来的一种辞格。它是将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相反或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有的修辞学家也将对比称为“对照”,或称“对衬”。对比格跟衬托格也是经常发生混淆的辞格。将对比格称为“对衬”的,客观上已经将它划归“映衬”也就是“衬托”辞格中了。

对比格跟衬托格中的反衬很容易发生的混淆,我们可以为此提供两条鉴别特征:在形式上,对比是对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加以比较,从而使两种事物、两个方面都更加突显。反衬则是为了突出主体,而将与之相反的事物、现象放在一起比较,从而深刻揭示主体事物的本质;对比可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或两种事物。衬托则必须具备本体和衬体两种事物;在意义上,对比格中的两个对立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矛盾方面不存在主次之分。衬托格中的衬体,是为了突出主体而涉及到的,因而它是为主体服务的。两者有主宾之别。例如:

14.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海鸭也在呻吟着。。。。。。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高尔基《海燕》)

句中的表述主体只是海燕,海鸥、海鸭都是衬体。这就是衬托格。为全民所熟悉的“八荣八耻”,则是对两种态度、两种作风的对比。肯定了前八荣,同时也否定了后八耻。就属于对比格。正是因为两种辞格存在以上细微差别,它们才有了被人们分为两种辞格的必要。

当然,对比跟衬托有时候也还缺乏客观的区别标准,以至于需要我们根据语境适时分析。例如:

15.你是懂得多而又时刻以为不足,而在有些人本来只有“半桶水”,却偏要“淌得很”。

(毛泽东《给徐特立的信》)

对于此话,理解为颂扬徐特立的态度谦逊,而以“有些人”为反衬,那就属于映衬格;如果肯定徐老的目的还在于批评否定“有些人”,那它就是对比了。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对比跟映衬既然如此缺乏客观标准,那就应该合而为一才有利于汉语修辞学的规范化研究。

在常见的修辞格论著中,对于回文格与回环格也是缺乏辨析标准的。甚至在多数研究当中,回环格跟回文格根本就被认为不过是同格异名而已,也就是说,回环格或回文格这两种各具不同特征的汉语修辞格,被一些学者忽略甚至否认了其中一种。而认为回环格或回文格无异,也就将相关的修辞形式混入了其中某一种辞格当中。例如:

16.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鲁迅《故乡》)

回环格的特征是它根据严密的逻辑关系一气呵成,产生了不容置喙的修辞效果。上例中主人公若要把话说成“真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也毫无二致。多年前曾经有一句鼓励发展生猪生产的口号“猪多肥多粮多、粮多猪多肥多、肥多粮多猪多”,另外还有印制在茶具外盖上的一段文字“可以清心也”,将它念成“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都有道理。这些都应该视为回环格的经典例句。

以上两例足以说明,回环格是可以循环阅读的一种修辞格式,无论从何处开头,都可以读出一定的意义来。而回文格就不一样了,它要求具备高超的语言文字技巧,普通人一般是难以企及的。例如“天得一以清”,亦可读为“清以一得天”,反念正念皆成妙趣。还有一首《题金山寺》诗,相传是苏东坡的佳作,读来也是令人叫绝:

17.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巷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遥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此诗从头至尾咏毕已足以令人陶醉,但若从尾至首吟诵将更加叫人倾倒:

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巷,小径松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另有一首清人词作《菩萨蛮》亦属文人之作。虽然颇有意趣,但基本上只能视为文字游戏了:

18.客中愁损催寒夕,夕寒催损愁中客。门掩月黄昏,昏黄月掩门。翠衾孤拥醉,醉拥孤衾翠。醒莫更多情,情多更莫醒。

(清无名氏《菩萨蛮》)

这种回文格的特征是可以“反复”阅读,它是一种没有倒顺之别的修辞格式。如果我们将回文格与回环格等同视之,实际上就是忽略了一种汉语修辞格,对于汉语学习与教学都是一种损失,因而是不足取的。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都在发生着急遽的变化。有的变化符合语言文化规则和语言发展规律,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生命力。在语言变革中,某些非常传统的经典修辞格也焕发了活力。例如仿词格近几年在网络语言的影响下,就在汉语构词法中表现得异常火爆。利用仿词格已经产生了“股民、基民、彩民,网吧、氧吧、书吧、陶吧”等大量新词。

修辞连格是指将同类或异类辞格在一段语言中接连或交叉使用。修辞的连格与兼格具有特殊作用。例如:

19.你是有深度,有广度。你是洞庭湖,你是长江,你是东海,你不是一条小小的山溪水,你不是一个人造的池水啦。”

(同怀周《天安门诗抄》)

上例就是标准的暗喻格连格。又如:

20.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象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鲁迅《药》)

此例是比喻跟夸张的连格。在文学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更为丰富和复杂的修辞连格。例如:

21.他早起从楼上外望迷迷茫茫的,像一张洁白的绒毡儿将大地裹着,大地怕寒,便整个儿缩在毡里去了。

(来源失记)

句中“像一张洁白的绒毡儿”是比喻格中的明喻;“将大地裹着”属拈连格;“大地怕寒,便整个儿缩在毡里去了”是比拟格;“缩在毡里去了”还是比喻中的借喻格。短短的不到五十个字,就连用了四种修辞格,充分显示了汉语的生动性。兼格则是指一种表达形式兼有多种辞格。例如:

22.他赢而又赢,铜钱变成角洋,角洋变成大洋,大洋又成了叠。

(鲁迅《阿Q正传》)

这句是形式上的顶真格,意义上的层递格。

对于汉语修辞学,我们与其在旧辞格上弄些名目翻新,或者设法另立新辞格,还不如就现有修辞学理论做些分类辨析研究。修辞学研究不能满足于罗列现象,更应该追求理论归纳。事实上,研究汉语修辞学并注重研究辞格析疑辨惑,对于丰富发展汉语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准确识别并正确区分各种修辞格,有助于我们真正领略汉语的韵律美与汉字的构形美。在语言实际中懂得适时运用语言修辞手段,对于丰富发展历史悠久的汉语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作者简介:张泽渡(1954——)男,重庆江津人,贵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