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职业素养,打造高素质人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注重职业素养,打造高素质人才

代宇州

济南市技师学院山东济南250002

摘要:职业院校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否胜任岗位工作和发挥应有的作用,既要看他的专业知识技能,又要看他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形象。因此,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提升其职业素养,是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素养人才培养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缺失,不能满足新时期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使职业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使其顺利就业并取得更大的职业成就。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应该具有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职业院校通过设置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促进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的交叉融合,把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使之转化为学生的气质和修养。还应当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名著导读、名曲欣赏、影视评论、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通过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使学生能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

二、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院校要坚持德育为先,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把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职业院校要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不断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努力把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不同职业对道德的要求有所侧重,因此,要结合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将职业道德渗透于专业教学中,分析其职业道德要求,进行相关教育,这种贴近学生专业实际的教育,能加深学生对本专业职业道德的理解。

三、加强学生的职业心理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心理教育,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心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职业院校必须对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给予高度的重视,提出相应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目标和任务,帮助学生认识从业人员的心理特点,做好职业心理准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于进取的职业心理品质。职业院校要结合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面临各种具体的心理问题,比如职业角色心理、抗挫折心理等,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教育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强化学生的风险意识,学会一些必要的心理调试方法,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心理调控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另外,还要专门针对毕业生容易出现焦虑等心理问题,重点做好毕业生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世界,认清职业发展的趋势,了解相关职业的特性及其对就业者心理素质的要求,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四、企业文化入校园是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

企业文化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融入校园,使企业用人标准和企业文化课程置换到教学课程中,企业人员参与授课,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企业按照自己的人才需求标准,选拔人才,定向培养,在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设备,建设模拟职业教育环境,学生在这种模拟职业环境中,身份就是企业的“员工”,严格遵守企业规范,近距离感受职场环境,深刻体会企业文化和精神。在这种“企业化”教学环境中,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实际的操作规范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竞争意识,而企业需要学生具备的敬业、责任、合作、奉献、服从等职业素养在这种环境中自觉养成。

五、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

实践证明,通过工学结合,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在学生履行职业责任的过程中增强职业责任意识,是职业学院培养学生职业责任的有效方法。学校要加强工学结合,为学生创造真实的生产环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参加生产实践,做事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这种方式既能提高学生职业核心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强化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学生和员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身份,学生身份决定了其学习态度,学生在思想意识上会以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为出发点,而员工身份决定了其工作态度,表现为认同企业规章制度,在真实的生产过程中,学会自觉服从管理、协调团队合作、寻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学生和员工二者身份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职业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蒋龙余职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12)。

[2]杨淑珍职业素养是学生成才的根本[J].职业教育研究,2013,(08)。

[3]肖润花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内涵体系构建[J].经营管理者,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