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合胞病毒与其他病毒感染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合胞病毒与其他病毒感染的研究

傅美娇谢辉柯红红

傅美娇谢辉柯红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361000)

【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8-0013-02

【摘要】目的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1、2、3型6种病毒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感染情况;方法所有收集2011年12月-2012年3月期间就诊于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的的患儿样本根据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分为以下两组:RSV阳性而其他五种病毒为阴性的一组与其他五种病毒阳性,合胞病毒为阴性的一组。用统计学方法、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表现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合胞病毒的感染率会比其他五种病毒高,0~6个月婴幼儿易受病毒感染,病毒分布高峰期是3月。

【关键词】呼吸道病毒婴幼儿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

婴幼儿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当感染发展到下呼吸道的时候,过多的分泌物堵塞在狭窄的呼吸道,出现临床症状——喘息。在引起婴幼儿喘息疾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最常见的病原。此外,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1、2、3型及一些肠道病毒均与婴幼儿的喘息相关。本课题将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其他五种病毒感染进行比较,以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合胞病毒的临床特点,为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早期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1年12月-2012年3月期间于厦门市妇幼保健入院诊断为六种特定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喘息性疾病患儿,其中男101例(67.8%)、女48例(32.2%),男女之比约为2.1:1。年龄分组:<6月龄65例(43.6%),6月龄至l岁42例(28.2%),1~2岁23例(15.5%),2~3岁19例(12.8%)。年龄最小45天,最大3岁。病毒感染分布:合胞病毒113例(75.8%),流感病毒29例(19.5%),副流感病毒3例(2%),混合病毒4例(2.7%)。

1.2检测方法

对RSV、流感病毒A型、B型、副流感病毒1-3型等6种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采用直接荧光法,试剂为Chemicon呼吸道诊断试剂盒(ChemiconInternationInc.Temecula.CAUSA),检测方法严格按试剂盒要求执行。细菌培养是将标本接种至巧克力琼脂平板及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上,放入含5%-8%CO2的培养箱中,在35℃环境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有无致病菌生长,检测方法严格按试剂盒要求执行。

1.3统计学处理

用统计学方法、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资料构成比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信息

2.1.1两组患儿年龄比较

合胞病毒感染组和其他病毒感染组的患儿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年龄比较[例(%)]

注:X2=21.559,P=0.000

2.1.2两组患儿病程比较

合胞病毒感染患儿的平均病程(12.68±0.553)d,其他病毒感染患儿病程(10.43±0.747)d。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2.1.3两组患儿月份分布比较

两组病人在月份的分布上没有显著先差异(P>0.05);2011年12月-2012年3月,每月的合胞病毒组月份分布为12月7.1%(8/149),1月2.7%(3/149),2月38.9%(44/149),3月51.3%(58/149),其他病毒月份分布为12月2.9%(1/149),1月8.6%(7/68),2月45.7%(16/149),3月42.9%(16/149)。病毒分布的最高峰期是三月。

2.2两组患儿临床表现的比较

2.2.1两组发热程度比较

两组感染后的临床症状相似,两组的发热程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两组发热程度比较[例(%)]

注:X2=0.878,P=0.349

2.3实验室检查

2.3.1六种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

149例标本中病毒检测阳性者,其中合胞病毒阳性113例(75.8%);流感病毒A型阳性13例(8.7%),流感病毒B型阳性16例(10.7%);副流感毒1型阳性3例(2.0%),4例有混合感染,流感病毒A与流感病毒B阳性1例(0.8%);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与腺病毒阳性1例(0.8%),流感病毒A与腺病毒阳性1例(0.8%),流感病毒B与腺病毒阳性1例(0.8%)。

3讨论

3.1本文研究结果与其他的研究结果相似[1],再次证明合胞病毒是引起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的主要病原。在1岁以内婴儿合胞病毒感染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大合胞病毒感染率逐渐降低,在年龄分布上0~6月龄合胞病毒感染患儿59例,占研究病例总数的52.2%,0~6月龄合胞病毒感染患儿33例,占研究病例总数的29.2%。年龄分布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报道相似,RSV住院病人的年龄<6个月,Weber等研究后发现,平均39%(20%~62%)的病儿年龄<6个月[2],6~11个月玲平均占病例总数的24%(14%~38%)。所以RSV感染的严重类型多见于1-6个月的小婴儿,尤以毛细支气管炎最为严重。

3.2感染的各项病毒中合胞病毒占首位,合胞病毒阳性113例,占引起喘息性疾病病毒的75.8%,其次是流感病毒19.5%,副流感病毒2.0%,混合病毒2.7%。严密监测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有助于临床采用针对性强的治疗防治滥用抗生素有重要意义。

结论

1)合胞病毒是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

2)合胞病毒组和其他病毒感染组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故其流行季节需常规对确诊新生儿肺炎的患儿进行合胞病毒病原体检测,尤其1岁以内的婴儿。

参考文献

[1]瑜,程茜.婴幼儿毛细文气管炎的病毒学检测分析[J).重庆N学,1999;28(3):178-180.

[2]WeberMW,MulhollandEK,GreenwoodBM.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infectionintropicalanddevelopingcountries.TropMedIntHealth,1998,3(4):26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