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蔡丁一张敏吴宏玉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类专业一门重要的综合性极强的专业技术课,内容覆盖面广,实践性很强,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很难满足目前的教学需要。针对当前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了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实践;教学改革

一、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和特点

1.综合性突出

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研究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方法和技术学科其综合性突出,所以需进行课堂讲授、参观、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顶岗实训等多项教学环节。

2.实践性很强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建筑工程类一门重要专业课,实践性非常强,它是从工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果又用于指导工程实践的知识通过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系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应为职业教育培养职业能力的专项能力和就业顶岗能力不断增长的需要。

3.广泛的课程内容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主要涉及的方向比较广,它与建筑材料、建筑测量、建筑结构、地基基础、房屋构造等课程有相关联系。因此,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掌握实用的施工技术,还能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

4.工艺性创新

解决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和发展,让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工程中出现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生对课程作用认识不足,学习热情不高

通过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学习,学生虽然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有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不高通过了解不难发现,主要由于学生对所学知识重要性了解还不够,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困难,因此造成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比不高详细分析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过分强调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很容易忽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也有一定的内在的联系,前期为后期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但现实中也有一些不合理做法。

(2)不能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现有的实践教学主要按照知识结构而没按照能力结构实施技能训练,这就注定了这种训练只能是单一或局部的技能训练,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3)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差,知识适应能力差,这样在讲授理论和指导学生实训时缺乏真实性、权威性。

(4)实训基地的建设不具备良好的社会功能,仅停留在院校内部,没从社会实际需要角度去规划。

2.教学内容滞后于工程实际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不断涌现,旧的技术也在不断淘汰,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传统教学所选用的教学内容中施工工艺、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却以传统的工艺原理和方法为主,部分内容在实际工程中已很少使用,而一些成熟且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的新技术、新工艺却未加以讲授。课堂上学的在实际中用不上,实际中见到的却不懂,这种情况对学生势必会产生一种不利的影响。

3.理论讲授与工程实践相脱节

目前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尽管教师认真备课和讲授并运用多媒体教学但教学效果不理想对学生来说,只听教师的讲解、只看教材上的图片资料和仅有的几次现场参观,而不到施工现场去观摩体会,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对于一看就明白的机具、构件、施工工艺等,往往教师很费劲的解释半天,学生还是似懂非懂。

三、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1.理论和实践结合,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建筑施工技术”作为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要求任课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施工实践经验。对于近两年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来说,除了要提高授课技巧和改进教学方法外,加强实践方面的锻炼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我校的学科发展规划和教师中长期进修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到施工现场进行至少1年的锻炼,参与实际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以此来提高教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近几年我校担任“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任务的教师已先后取得“双师(教师、工程师)”资格认证。通过这种锻炼,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更具针对性,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施工现场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水平提高很快,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效果较好。另外,在施工现场聘请了部分具有相当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授,定期到学校举办大中型工程项目施工方面的专题讲座,以此来增加学生的认识,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巩固学习效果。

2.关于课堂教学改革

(1)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应用在技术上为教学改革扩展了空间、时间,是新的教学思维多媒体教学将教学性、可交互性、集成性、可演示性融为一体能给课堂教学增加一定的信息量,发挥网络优势,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各种感知器官和兴奋点得到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直接参与课堂讨论,自由提问,设计一套与教学过程配套的思考题等做法,也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营造了一个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我们不能依赖多媒体技术,在多媒体应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人”这一原则,避免人为物役在教学课堂之中,教师处于一个主导地位,然而学生属于主体地位,课堂采用动态交流的模式虽然在多媒体的协助之下,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授课,但是不能靠教师静止的坐在课堂上只按键盘,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2)启发性教学原则应充分运用

采用类比启发和对比启发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采用这些方法如讲到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先张法”和“后张法”时,由于混凝土施工中“钢筋工程”的基础这两节在内容上有类似的地方,因此采用了类比启发和对比启发的方法首先提示学生这两节内容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然后请学生根据“钢筋工程”一节的有关内容说出制作普通混凝土构件的过程反复强调“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先后是以什么为标准之后,补充完善所讲内容,然后播放一段“先张法”和“后张法”的是施工录像,使学生生动直观的理解“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类比、对比和观看录像的方法进行学习即可以加深印象又可以迅速掌握有关知识。

(3)发挥教师主导地位作用绝不可忽视

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课程的介绍,明确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求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本课又寸学生今后工作有什么样的作用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主要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同时不断收集建筑工程方面的相关资料、政策法规,补充最新成果,使学生掌握到准确的知识与工程施工技术的实际情况同步,尽可能克服教材的缺陷。

四、结束语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课程的改革要遵循就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位,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要求、行业发展情况和产业发展结构进行适当的教学调整,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真正适应未来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未来就业岗位的需要,这样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臻辉.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周兆银,张长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5,(3).

[3]蒋红妍.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冶金教,2004.

[4]杜曰武.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