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新课程视野下素描教学的多样性、现代性和民族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试谈新课程视野下素描教学的多样性、现代性和民族性

周丽丽

周丽丽江苏省建湖县第一中学224700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小学的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要求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我国新《美术课程标准》提到的“有意识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充分发展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感和认识特征相适应。

一、素描教学的多样性

“素描”(英文drawing,法文dessin,德文zeichnung)一词在中国的字典里大概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一般泛指所有单色绘画。素描是造型艺术之基础,自然素描也是各种绘画的基础,由此可见素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搞好素描教学呢?笔者认为,首先应了解素描不同的表现形式及对美术各专业的作用,然后根据所学专业特点进行严格的素描训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素描的表现形式较多,如明暗素描、结构素描、线描、线面结合等(用铅笔、碳笔、毛笔、钢笔等工具所作的单色画或用墨水、淡彩等几个颜色颜色所作的画)。它是造型艺术中一个极为广阔的领域,有着丰富的色彩面貌、流派与体系。素描早期指古代造型艺术大师的创作稿子或粉本,在近现代才赋以它更广泛的意义,通过素描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点线面”,提示表现了客观物象的最好方式。

在实际教学中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新颖的材料运用到课堂,如色粉笔、蜡笔、水彩笔,也可用黑白纸的拼贴等。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可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加以积极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观察与表现方法,使枯燥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这样,就潜移默化地调动了课堂上每位学生的参与意识,并且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材料作画。

随着信息技术的到来、学生眼界的拓宽,美术课堂单一的教学形式不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当代学生所需求的是更加生动、更加敏捷、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就对我们美术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驾驭课堂和驾驭学生的能力,而且还要很好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二、素描教学的现代性

在素描教学中,我们要把素描的有关观察、思维及表现的科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即造型能力与造型意识的培养。因为教学的目的,就是把学生的眼、脑、手高度地协调统一在一起,使之本能化,能够灵活自由地去表现客观物象,最重要是使学生能够自由地组织物象,构造成营造一幅画面的能力,也就是说,能独立地创造画面,使他们逐步地找到适合表现自己内心精神世界的视觉造型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

在严格、科学、系统的素描基础训练的同时,还要向学生阐述清楚各阶段的不同要求,及灵活地掌握和运用素描最基本的造型词汇,如点线面的不同造型艺术特点,在不违背造型艺术规律的情况下,让学生尽可能地用各种材料和手段去大胆尝试,去试验,争取会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来表现客观物象,去创造画面,而且还要研究怎样把这些东西转化为造型语言,去表达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所以要摆脱陈旧的艺术观念的影响,灵活组织学生研习课堂作业。例如把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各种废旧物品搬入课堂,就会使人的视觉感受耳目一新,这样既调动了大家的画面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表现空间。这样做的结果,能激发学生一种求新变异的冲动,呼唤大家的表现欲望。

法国雕刻家罗丹曾说:“如果没有体积比例、色彩的学问,没有灵敏的手,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

个性作为创造性的存在方式,必须尊重,但个性应包涵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才具有创造的良好条件,对个性不予正确引导和锻炼,任其自生自长,并非对个性的尊重。因此,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素描基本功训练是必要的,是否会束缚艺术个性的发展,那是教学水平的问题。现代绘画的艺术个性,不是“有意识”地制作出来的,那是伪个性,真正的艺术个性是画家全方位的艺术修养的总和,是一幅画一幅画累积一生才得来的,它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做作!

三、素描教学的民族性

时代呼唤反映民族精神内涵的高品位、质量上乘的造型艺术力作出现,因此加强学生的全面修养显得非常重要。从事造型艺术的人都很清楚,素描不只训练学生如何观察、思维和表现客观物象及营造画面之美的诸多能力,更主要的是加强学生的思想审美观念和情感等精神内涵!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的造型艺术,留给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不仅他们的造型艺术,更主要的是从艺术作品中传达出来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因为在大师思想及审美观念中这种强大的民族性精神的内涵在支持着艺术创作,那是种摆脱宗教(基督教)桎梏后,一种豪迈、开朗及全新的入世艺术观念,一种人性被解放的欢欣和充满理性光辉的对科学的探讨与渴望!没有“人文主义”艺术思潮的精神性内涵,就不会产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的造型艺术,也不会产生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虽然现代素描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只要多关注、多借鉴古今中外优秀中小学的教学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把民族性的精神内涵注入绘画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