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制度下的初中学校管理模式改进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现行制度下的初中学校管理模式改进浅谈

何日生

遂溪县草潭镇下六初级中学广东湛江52400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促使当今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有了极大的创新与转变。本文通过对现行制度下的初中学校管理模式改进方式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初中学校管理综合素质质量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现行制度;初中学校管理模式;改进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通常为13—15周岁,不仅心理尚未成熟,且处于个性与习惯养成阶段,而校园作为学生生活的第二个“家”,若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将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讲,叛逆、心理脆弱以及抗压能力差等是较为突出的表现,加之我国大多数初中仍然沿用传统校园管理模式,即以班主任等校园管理者为主体向学生施加管理压力的模式,致使学生在被动管理的校园生活环境中,无法感受到温暖与校园生活的乐趣,进而会出现逃避、消极等负面情绪,不仅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综合发展,还使得初中校园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高,面对当今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态势,缺乏科学有效的校园管理模式,将严重降低学校的综合竞争实力。基于此,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也使得校园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浅谈现行制度下初中学校管理模式改进的相关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1.分析改进现行制度下当今初中学校管理模式的意义

首先,在初中院校进行校园管理模式改革可有效提升学校管理综合能力。管理是确保学校正常运行的基础因素,只有完善的管理模式才具有执行意义且可推动学校向前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学校管理模式需要不断迎合时代发展进行创新与转变,从而使管理模式可适应新形势、新制度以及教育发展新方向,让创新与变革成为提升学校管理综合能力的方式方法;其次,在初中院校进行校园管理模式改革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受传统初中教育管理理念影响,学校在集权制管理模式下仅以学校为基础落实管理制度,旨在推行学校朝着科学方向发展,却并不注重学生的管理需求,使得学生无法有效融入到管理模式中,产生滞后于管理需求的现象,因此无法提升综合素质,基于此在新制度下学校应改进管理模式,使得管理更符合学生成长需求,达到提高管理制度运行效率的目的。

2.初中学校管理模式改进方式方法

2.1健全初中学校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促使当今教育管理模式有了极大的创新与变革,而现行制度下对初中学校管理模式早已跳脱以学校管理为基准的固有框架,已然将学生、教师、社会、家庭、社区以及法律等客观因素紧密关联在了一起,从而使学校管理更加健全,由于管理模式的改进均依照初中学校管理与发展需求而科学制定,因此具有极强的校本管理性质,符合现行制度下教育管理模式国际化发展潮流。为了使初中学校管理模式更具改进意义,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学校应从学年制角度着眼落实分级管理模式。将学校按照一年级组、二年级组以及三年级组形式进行管理,使得年级管理在统一的校园管理模式中,还具有学年区分管理模式运行体系,从而使管理模式更具针对性,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与成长需求;二是学校应从学科角度着眼落实学学科管理模式。学科管理主要依照不同学科的管理需求落实针对性管理模式,从而使学科在体制健全的管理模式中得以有效落实,达到改进初中学校管理模式的目的。

2.2改革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具体落实学校管理模式的相关内容,是将抽象的管理模式变为可以落实与执行的制度体系,从而使在校学生与教师均明确管理模式目的,因此若想改进初中学校管理模式,需要改革规章制度,使得校园管理更具落实意义。为了使初中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改革更具价值,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做好安全管理。现阶段在我国一些较为偏僻的地域内,初中阶段有许多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的留守学生,这些学生需要常年生活在学校,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为保障学生基本人身安全奠定基础,同时教师也应从学生主体出发做好日常安全管理教育工作,使得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从而达到杜绝一切校园安全事故的目的;二是学校应完善校园监督机制。所谓“监督”并不仅针对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状态进行监督,还需对教师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使得教师可规范自身行为树立榜样,做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避免教师出现触碰国家法律与道德准绳的不当行为,从而为改进院校管理模式奠定基础[1]。

2.3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运行原则

所谓“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指在管理模式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规划管理模式与落实管理制度时均以学生现阶段成长需求基准,科学改进初中学校管理模式,使得初中生可从心里上认可学校的管理制度,从而提升其在学校的归属感,为提升初中生管理模式执行力奠定基础。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要素是应高效落实“人文教育”,这是由于当今初中生多处于青春期,且多为独生子女受到家庭的百般呵护,因此使得学生为多面个性的集合体,致使传统集权式教育管理模式已然不适合当今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基于此教师应将学校主体地位交给学生,在人文教育中落实管理内容,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管理模式下感受到来自教师与学校的关爱,让“关爱”去化解一切难题,让“关爱”成为打开教育管理模式困境的钥匙,使得师生之间在温馨和谐的校园管理环境中,可以畅所欲言抒发心中所想,而教师则可结合学生心理成长现况与管理需求有效落实管理内容,从而达到改进初中学校管理模式的目的。此外,初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运行原则,还可避免教师在落实校园管理过程中出现“走弯路”的情况,可以更为直观真切的感受到来自学生的需求,为灵活调控管理模式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依据,从而使初中院校减少管理投资成本,同时可推动初中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2.4优化初中学校师资力量提升管理团队综合水平

健全的初中学校管理模式是根基,而雄厚的师资力量则是垒建校园管理屏障的砖瓦,使得初中校园管理模式可以应对一切挑战、解决一切问题,为提升初中学校综合实力奠定坚实基础。为了使初中学校师资力量得以提升,为建立强大的校园管理团队夯实基础,且提升管理制度运行能力,初中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增加教师数量。现行初中会存在班主任兼任某一学科教师的现象,有些较为落后且地处偏远地区的初中学校甚至出现教师兼任若干学科的现象,这使得教师产生分身乏术的消极后果,并无法有效优化提升专业课程以及相关管理效率,因此初中学校应结合本学校发展与管理实际情况,合理征聘教师并分配至需要的教育与管理岗位中,从而使教师可各司其职,在自己擅长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达到改进初中学校管理模式的目的;二是学校应建设人性化管理模式。现行制度下初中教师所面临的压力较大,既要和中职等社会型院校瓜分生源,还要迎合新课改做好教育创新实践工作,使得初中教师无形中承担了极大的工作与精神压力,基于此学校应建设人性化管理模式,为教师展开工作营建和谐高效的工作环境,使得教师在人性化管理模式下得以充分发挥自身工作优势,为提升师资力量奠定基础;三是国家与社会应做好优化改进师资力量团队的支持工作。在现行制度下我国仍然十分注重教育,并期许通过初中阶段的教育为学生建立健全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夯实基础,从而为国家培育更具优秀品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然而当今社会却存在较为严重的师资力量分配不均衡的现象,致使当今初中教育管理制度参差不齐,缺乏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后盾,再健全的教育管理制度也将无法运行。基于此,国家与社会应结合当今教育管理发展实情,鼓励新近毕业的教育专业学生来到教育管理落后的初中进行历练,为提升自身吃苦耐劳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营建良好环境,也应科学配置我国师资力量,让具有优秀管理能力的教师走向需要他的岗位,从而为我国初中管理模式注入新鲜血液,为改进我国初中管理模式奠定基础[2]。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行制度下的初中管理模式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建设原则,加之国家与社会的支持让我国师资力量得以提升并优化配置,从而达到改进初中管理模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左慧.现行制度下的初中学校管理模式改进[J].教育科学研究,2014(9):37-40,54.

[2]左慧.现行制度下的初中学校管理模式改进[C].//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359-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