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门诊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分析

张水莲唐潘红潘秋民

张水莲唐潘红潘秋民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深圳龙岗518172)

【摘要】目的:门诊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2012年1~12月份(A组)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25089例次(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功能制护理,护士只是盲目地做治疗护理。2013年1~12月份(B组)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30218例次(观察组),对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椅”边工作制,班次管输液椅,比较两种方法的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满意度。结果:缩短等候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结论:改善输液室环境,优化流程,为门诊输液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提升临床护理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输液流程;优质护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3-0301-02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医院的满意度。2011年10月全院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门诊输液室跟着病区优质护理服务的步伐,首先优化各项工作流程,改善服务态度等。因此,进行输液流程优化,减少门诊输液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1],现就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作个效果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12月份(A组)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25089例次(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功能制护理,护士只是盲目地做治疗护理。2013年1~12月份(B组)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30218例次(观察组),对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椅”边工作制,班次管输液椅,A组护理人员14人次,B组护理人员14人次,女性,年龄24~40岁,文化程度均为大专以上,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患者自已进入相应输液区域,护士只管治疗和护理。

1.2.2观察组对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2.2.1优化输液环境完善硬件设施,安装电视,背景音乐,提供健康宣教栏,报刊区,提供一次性水杯和冷热水,为有需要顾客送水,更换舒适的窗帘,更换温馨的输液椅套,增加舒适感,放上几盆绿色的盆景,墙上贴有温馨提示和动画贴纸,提供舒适的输液环境。儿童和成人区域划分,提供优雅的环境,输液区域与穿刺区域划分,保护患者隐私,保持安静环境。

1.2.2.2优化输液流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理念,对流程进行人性化整理,为患者提供便捷、舒适的一站式服务流程。(1)接药登记,患者在输液窗口取号,核对药物,等候叫号输液,护士在电脑根据发票号查找,打印瓶签。(2)双人核对药物和用法无误后配药。(3)穿刺,叫号系统呼叫患者排队号和姓名,患者在固定的穿刺台进行穿刺,分儿童和成人穿刺台,与患者双人核对至少两种识别身份,组长负责小儿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4)健康宣教,穿刺护士与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和疾病知识宣教,每位患者知道自已输注药物和瓶数,掌握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为有需要的患者取药和送水。(5)“椅”边工作制,输液区设工作台,巡回护士及时为患者接换液瓶,为患者做健康宣教,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护士服务理念由“要我服务”转变成“我要服务”,我的病人我负责,科室护士人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

1.3效果评价

比较A组和B组我院输液护理质量(包括输液环境、护士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各项满分均为100分),输液不良事件(分为加错药、漏接瓶、拔错针),患者对科室满意程度(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方差不齐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实施优质护理前后,输液室护理质量得分比较(表1)

表1优质护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得分比较(分,x-±s)

*

3.讨论

门诊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流程优化后,患者一站式服务,减少排队,首先患者集中等候叫号穿刺,缩短等候时间,护士之间互帮互学,提高穿刺成功率,有利于年轻护士成长,其次做到双人核查药物,输液室分儿童和成人区域管理,有分管护士负责患者的健康宣教和巡回接瓶,设立护士“椅”边工作站,负责专管患者的接瓶和拔针。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向病人讲述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分散病人对输液疼痛的注意力,将健康教育与温馨服务融为一体,使病人感到舒心[2],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医院窗口患者满意度。实施优质护理前,对照组480人次,发生加错药、漏接瓶、拔错针等不良事件共6例次,患者呼叫护士换瓶和拔针,护士在治疗室来回走动取药液接瓶,浪费时间,护士没有时间去照看病人,治疗室药液多摆放混放,容易拿错,流程混乱,患者得不到照料。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538人次,发生不良事件例次为0,护士在工作站执行治疗,及时为患者更换药液和观察病情,健康宣教,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患者不用担心找不到护士,护士主动为患者服务,增强责任感。

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的比较,对照组480人次,比较满意45人次,不满意36人次,不满意存在问题集中在输液室环境不舒适,护士没有及时更换药瓶,健康宣教不到位,穿刺技术有待提高等问题,观察组538人次,比较满意16人次,不满意8人次,只是对个别护士穿刺技术不满意和服务态度问题,以上存在问题明显得到改善。此研究表明,改善输液室环境,优化流程,为患者提供安全护理。与实施前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门诊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使护理人力资源合理使用,减少高峰时段排队现象,改善临床护理质量,“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是全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更是护理管理者的追求目标[3]。

【参考文献】

[1]季文英,张青丽,项崇悟.流程优化在门诊输液室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62-63.

[2]刘瑛.优化急诊输液流程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7(3):55-56.

[3]王斐,张佩雯.创新特色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09,24(1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