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软基处理施工要点张振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1
/ 2

公路工程软基处理施工要点张振国

张振国

身份证号码:37012619881229XXXX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基础建设的数量逐渐在增多。而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软土地基就是含水量较大,孔隙较多,压缩性较高且透水性较差,抗剪强度不足的地基。软土中含有大量的碳酸盐以及蒸发盐,这些化学成分会影响地基承载力,出现质量隐患问题,对此要对其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要点

引言:在公路质量影响因素中,施工因素是决定性因素,如果无法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妥善解决,必然会对公路质量造成影响,埋下安全隐患。而在公路建设中,地基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软土地基的主要作用就是承载地基的所有重量,因此在管理公路建设的时候,必须要重视软土地基的处理。

一、软土地基概述

1、软土地基特性

作为土质的一种,软土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渗透系数小、凝聚力不大、强度较低、空隙很大、蕴含水分丰富。在开展公路施工的时候,软土的特性会引发地基建设存在安全隐患。第一点,因为其变形性非常大,实际的抗剪强度较差,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出现变形,导致地基下部土体被挤出。第二点,因为软土沉降存在不均匀的情况,实际在沉积的时候会出现路基沉降不均匀的情况。最后,软土因为其透水性低的特点,实际的载荷稳定性会逐渐降低,出现大幅度沉降的情况。

2、处理软土地基的必要性

在公路施工的时候,软土地基出现的问题是比较常见的,如果没有采取妥善的方法进行处理,必然会使路基出现倒塌的情况,从而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不但对施工企业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对人们的出行安全造成直接的威胁。所以,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选择科学的、恰当的处理技术,应不断提高软土地基的处理水平,使公路质量不断得到强化。确保施工企业的最大经济效益,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二、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的要点及难点

软土由于其含水量大、孔隙度大、流变性强等特点,在剪应力作用下会发生缓慢的剪切变形。它会导致衰减软土地基在完成固结沉降过程中的抗剪强度和二次固结沉降。同时,实际抗剪强度相对较低。软土在荷载作用下,会受到直接影响,软土排水固结速度越快,其强度优化效果就会越来越明显。软土地基在荷载的反复作用影响之下,导致地基土进入到软土层中,这样就会降低荷载强度,无疑影响了其受力的均匀性,导致路面出现损坏等问题。因为在土壤中其含水量增多会出现翻浆等问题。而如果软土面积过大在实践中没有有效的处理就会造成路面开裂、下沉等质量,这样无疑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问题。在一般状况之下,软土路基问题以及危害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1)强度与稳定性。在公路工程的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抗剪强度不足,无法承受路堤以及路面外荷载的时候,就会导致软土路基出现局部以及整体性的剪切破坏性问题,这样就会诱发路堤塌方等问题,造成失稳以及桥台破坏等影响。(2)沉降变形的问题。在软土路基以及其上部荷载、外部荷载作用之下出现一些沉降变形问题的时候就会影响道路的稳定应用。而在产生一些较大的不均匀沉降问题的时候,就会导致路面出现横坡变缓、积水等问题,进而造成路面损坏等问题,导致结构物以及路堤衔接位置出现差异性的沉降问题,进而诱发桥头跳车、通道凹陷以及沉降缝拉宽而诱发的漏水等问题。

三、软土地基处理存在的问题

1、没有选择恰当的处理技术

现阶段,在开展公路施工的时候,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时候一定要加强重视,必须要充分认识都其重要性。但是,从目前实际的工程建设情况就可以发现,在选择技术的时候,存在严重的盲目性,对土质的实际情况没有充分进行分析,没有做到因地制宜。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设计技术比较单一,但不比较不同软土地基的技术方案,因此方案不完善。如果技术方法选择错误,就算是采用妥善、科学的方法,也会使施工时间出现延长,从而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国对公路工程软基的建设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监管部门对公路工程软基处理的监督不负责任。它往往只适用于建筑企业和施工过程,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质量检测手段无法及时发现某些基础处理的质量和安全性,无法有效保证软土地基处理质量。

3、人员素质不高

在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文化程度较低,而且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培训,对于理论知识和安全知识方面的内容不是特别了解。事实证明,不同的软基处理措施各有特点,对于教育水平较低的建筑工人,在遇到特定情况时,缺乏正确选择合适的处理措施的能力。一些建筑工人必须节省时间和精力,削减角落和切割材料,并忽略了项目的要求。最终导致地面处理质量下降和安全隐患增加。

四、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

1、换填处理法

在施工的过程中,换填处理是非常关键的一种技术手段,在土质松软的公路路基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在实际的应用环节,需要对路基承受的压力进行确定,在此基础上,对路基换土的具体深度进行有效控制。应注意更换材料的选择。在正常情况下,可选择稳定性好,强度高,耐腐蚀性强的材料,与软基相适应。用选定的材料替换软土路基中的软浅层土层,然后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夯实处理,从而有效提高软基的坚固性,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刚性。路基和承担路基的承载力、符合要求的标准,促进软基施工的正常运行,为道路质量提供重要支持。

2、排水固结法

在公路软基处理技术中,排水固结处理被广泛使用。该技术可有效提高饱和黏土处理土壤质量,使路基硬度最大化,发挥科学合理的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对公路工程的特点进行详细,全面的调查,结合路基的实际情况,加强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避免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预防措施,使排水固结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具体而言,排水体应垂直排列。在压实软土路基过程中,应及时排出软土路基中的水,通过减水加速软土路基的固结速度,可明显改善软土路基。稳定性和坚固性为平稳施工提供了最大保障。

3、碎石桩处理法

在开展公路施工的时候,碎石桩处理方法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路基的稳定性得到增强,使建设的公路满足使用要求。碎石桩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公路建设,可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而且对成本更加容易控制。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应用碎石桩处理方法,一定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最为恰当的方式,必须完全冲洗振动部件,直到形成孔。将砾石型填料加入孔内,促进碎石桩的形成,妥善处理软土路基,能够有效提高路基承载力,为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4、化学固结法

4.1灌浆法

灌浆法主要是将具有胶结性的材料注入到软土地基结构中,使地基的结构密度不断增强。实施灌浆法对地下水流通道进行切断,避免了对路基造成持续的冲蚀,使抗渗性能大大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承载力。

4.2高压喷注浆法

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直接将喷嘴插入到预定深度位置,首先要确保有足够的压力。之后在利用高压射流,充分混合固化液与土体,使整块土地被固化。该方法的使用范围,主要是淤泥、黏土或是砂土路基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想要确保公路的使用寿命满足设计要求,最大程度的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就必须要加强重视软土地基。因为软土地基的稳固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实际在开展施工的时候,妥善应用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公路质量,更好的为人们及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张鹏.关于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门窗,2017(12):106.

[2]王玲玲.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决策探索(中),2017(1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