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B超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报告

谢群香

谢群香(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超声科415900)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8-0438-01

【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B超引导,用射频消融专用穿刺针,治疗直径<6cm的子宫肌瘤153个病人,10个瘤体,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病体消失、临床症状消减的比率。结果术后6个月,病体消失总有效率96.3%,相关症状改善率85.0%。结论B超引导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总有效率高。是一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B超导引射频治疗子宫肌瘤

据统计,至少有20%的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1]。我院于2009年2月至2010年11月,对153例子宫肌瘤病人,作B超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报道于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上述时间内,经B超诊断为子宫肌瘤的女性,且同意作射频治疗的病人153例,流体160个,单发123例,多发30例。年龄26~40岁,平均34.6岁。瘤体直径约1.3~5.9cm之间,均有生育史。

1.2仪器

1.2.1超声仪为美国GE公司的LOGIQ7彩色超声诊断仪。

1.2.2依可邦有限公司S-500型射频消融治疗仪。工作频率550±50KHz,输出频率0~60W。

1.3术前准备

1.3.1月经干净后3~7天后进行。

1.3.2术前作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脏病,出、凝血功能异常者。

1.3.3术前半小时作异丙嗪静脉麻醉。

1.3.4B超监视下膀胱灌注生理盐水至超声可清晰显示子宫和肌瘤,确定肌瘤位置。

1.3.5带IUD的应先行取出。

1.4手术过程

膀胱结石位,电极板安放在臀或腰骶部。常规消毒外阴后铺巾,仪器功效为30~35W,在腹部B超检测下,穿刺针入阴道进宫腔,并确定最佳穿刺路径于方向。B超纵切引导,将射频电极送达肌瘤边缘,保持B超和电极平行,纵切观察电极尖端位置是否正确。再以B超横切,观察到电极尖端在肌瘤内侧即可治疗。治疗后,可见治疗区回声渐次增强,直至强回声覆盖整个瘤体。待完全气话立刻关机,中止加热,防止伤及正常组织。

1.5术后处置:

1.5.1保持外阴清洁,中止性生活8周。

1.5.2常规口服米非司酮3个月。

1.5.3术后3、6个月末作妇检与B超检查。以术后6月末B超结果,作为治疗疗效最终判定的标准,并记录。

1.6疗效评价

1.6.1治愈:瘤体、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1.6.2好转:肌瘤缩小未达20%,临床症状好转,但未完全消失。

1.6.3无效:B超下瘤体大如术前。回声无变化,临床症状无好转。

1.6.4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6.5射频治疗后,瘤体由低回声区变成高回声区,是由于瘤体脱水,组织变性的结果。本组术后肌瘤瘤体直径缩小18~28%,平均为23.9%。

1.6.6术前临床症状,包括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白带增多,下腹包块、各种压迫的症状,以及其他的症状。

1.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组相关症状改善率为85.0%

2.2不同部位子宫肌瘤射频治疗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不同部位子宫肌瘤射频治疗疗效比较[n(%)]

类型总例数治愈好转总有效无效

宫颈肌瘤1310(76.9)3(23.1)13(100.0)0(0.0)

浆膜下肌瘤149(64.3)5(35.7)14(100.0)0(0.0)

粘膜下肌瘤3124(77.4)6(19.4)30(96.8)1(3.2)

壁间肌瘤10273(71.6)24(23.5)97(95.1)5(4.9)

合计160116(72.5)38(23.8)154(96.3)6(3.7)

2.3不同大小子宫肌瘤射频治疗疗效比较,见表2。

表2不同大小子宫肌瘤射频治疗疗效比较[n(%)]

分组例数治愈好转总有效无效

A(≤3.5cm)9675(78.1)21(21.9)96(100.0)0(0.0)

B(3.5-5.0cm)4933(67.4)13(26.5)46(93.9)3(6.1)

C(>5.0cm)158(53.3)4(26.7)12(80.0)3(20.0)

合计160116(72.5)38(23.8)154(96.3)6(3.7)

注:A与B组比较(总有效率)P>0.05。A、B分别与C组比(总有效率)P<0.05

2.4在本组全部手术病例中,未现因手术而出现的任何对病人影响较大的副作用,也无死亡病例。

3讨论

3.1射频能产生热效应。

一定要防止热效应损伤到子宫周围的脏器[2]。治疗过程中,B超的作用不可低估。射频头必须在B超的指引下,准确地到达肌瘤的中心。这里有一个B超医生和手术医师默契配合的问题。电极向前推进的时候,超声必须在横、纵切面上连续观察电极的位置,确定尖端位置是否正确[3]。如果在观察中发现电极位置暂时搞不清时,这大多是因为热坏死组织致高回声光团,影响针尖定位。因此B超医生,一定要严格遵循穿刺顺次,即先后再前,先外后内,先上再下,先消融肌瘤后消融内膜的原则,防止意外的发生[4]。

3.2对于不同解剖位置的子宫肌瘤,本组治疗结果。

3.2.1对于不同解剖位置是子宫肌瘤,本组治疗结果显示,对宫颈肌瘤、浆膜下肌瘤疗效最好,次为粘膜下肌瘤与壁间肌瘤。

3.2.2对不同大小的肌瘤的疗效,对<3.5cm和3.5~5.0cm大小的疗效都好,但对>5cm的肌瘤,疗效就差些。

3.2.3这一手术安全、简便、花费相对较低,因此值得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9.

[2]张冰松.子宫肌瘤微创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超声医学杂志.2008,24(3):668~671.

[3]张晶,董宝纬,冯蕾等.超声引导经波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1例[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8,17(4):326.

[4]黄红,安丰娟,张英男.超声实时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论坛.2009,7(8):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