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WiFi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1

浅谈WiFi技术

王志贺马国旗纪亿

王志贺马国旗纪亿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9-15班,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及普及,人们开始对互联网有了依赖性。WiFi已经从迅驰笔记本电脑、使用WiFi无线上网的iPhone、中国电信CDMA+WiFi业务等方面,越来越广泛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文章主要介绍了WiFi技术的原理,分别阐述了WiFi技术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通过与WiMax、3G的对比,进一步深入了解WiFi技术,最后又展望了WiFi技术发展的未来。

关键字:WiFi技术;无线局域;WiMAX技术;3G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0000-01

1.WiFi技术概述

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IEEE802.11a及IEEE802.11g等标准的出现,现在IEEE802.11这个标准已被统称作WiFi。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同时,它也是在家里、办公室或在旅途中上网的快速、便捷的途径。WiFi无线网络是由AP(AccessPoint)和无线网卡组成的无线网络。在开放性区域,通讯距离可达305米;在封闭性区域,通讯距离为76米到122米,方便与现有的线以太网络整合,组网的成本更低。WiFi以其自身诸多优点,受到人们推崇。

2.WiFi技术的优点和不足

(1)WiFi技术突出的优势在于

较广的局域网覆盖范围,WiFi的覆盖半径可达100米左右,相比于蓝牙技术覆盖范围较广;传输速度快:WiFi技术传输速度非常快,适合高速数据传输的业务;无须布线:WiFi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布线,因此非常适合移动办公用户的需要。健康安全:IEEE802.11规定的发射功率不可超过100毫瓦,实际发射功率约60~70毫瓦,而手机的发射功率约200毫瓦~1瓦间,手持式对讲机高达5瓦。与后者相比,WiFi产品的辐射更小。

(2)WiFi技术的不足之处

首先它的覆盖面积有限,其次它的移动性不佳,只有在静止或者步行的情况下使用才能保证其通信质量。为了改善WiFi网络覆盖面积有限和低移动性的缺点最近又提出了802.11n协议草案。802.11n相比前面的标准技术优势明显,在传输速率方面,802.11n可以将WLAN的传输速率由目前802.11b/g提供的54Mbps提高到300Mbps甚至600Mbps。在覆盖范围方面,802.11n采用智能天线技术,可以动态调整波束,保证让WLAN用户接收到稳定的信号,并可以减少其它信号的干扰,从而将获得更宽的覆盖范围。

3.WiFi、WiMax、3G之间差别与联系

WiFi、WiMax、3G都属于宽带无线技术,由于各自的技术特点,其技术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以下分别对WiFi与WiMax的关系、WiFi与3G的关系进行比较说明。

WiFi与WiMax的关系:两者不属于同一个范畴,WiFi是无线局域网的标准IEEE802.11x相关的互操作性组织,而WiMax则是无线城域网的标准IEEE802.16x相关的互操作性组织。WiFi主要作为无线局域网范畴使用,而WiMax主要作为无线城域网范畴使用,两者存在互补关系,不存在替代关系。可以认为WiFi更适合在城市室内使用,而WiMax更适合在城市室外使用。

WiFi与3G的关系:对于WiFi和3G的关系,从覆盖区域、速率能力、基本业务类别、可移动速率、前向扩展演进走向等多方面综合分析,都可以得出3G与WiFi是一种优良的互补组合,不是正面竞争关系。3G和WiFi的比较如表2所示。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WiFi技术更倾向于对有线局域网的替代,同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对3G网络的补充,承载低移动性的高速数据业务。

4.WiFi技术发展的未来

随着3G时代的来临,WiFi技术因其低成本、无线、高速的特征备受关注。在手机的3G业务方面,目前支持WIFI的智能手机可以轻松的通过AP实现对互联网的浏览。随着VOIP软件的发展,以Skype为代表的VOIP软件已经可以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在装有WIFI模块的智能手机上装上相应的VOIP软件后就可以通过WiFi网络来实现语音通话。所以3G与WiFi是不矛盾的,而WiFi可以作为3G的高效有利的补充。在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已经尝到了WiFi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孙利民等.无线传感器网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王殊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理论及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3]于海斌等.智能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寿建琪.浅谈无线网络技术与无线图书馆.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