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氮平用于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奥氮平用于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临床效果

李解明

平江县精神病医院(第四人民医院)湖南平江414500

【摘要】目的:探究奥氮平用于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48,予以奥氮平治疗)与参照组(n=48,予以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1.2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奥氮平用于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中的疗效确切,且药物安全性高,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奥氮平;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感知觉障碍、情感及思维障碍、意志及行为障碍、认知损害等为主要表现的严重致残性精神病,呈慢性发展,且易反复发作[1]。该类患者在确诊后主要是依靠抗精神病类药物进行控制病情,维持性治疗是指长期服用药物来稳定病情,这便需要为患者选择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的药物。此次研究对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部分患者采用奥氮平维持性治疗方案,并将其效果与利培酮进行对比;现将研究过程及对比结果作如下整理: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数据

此次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我科接受维持性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诊断依据为《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2],患者来院时的PANSS评分均在50分以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48)与参照组(n=48)。实验组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集中在20--58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0.2±4.3)岁;病程为1--9年,平均(3.9±0.7)年。参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集中在21--56岁之间,中位年龄为(39.5±4.5)岁;病程为1.5--10年,平均(4.1±0.6)年。对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以上患者中,已经剔除年龄不满18周岁患者、药物过敏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药物滥用者、伴有严重躯体疾病者。此次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及批准。

1.2方法

实验组:本组患者采用奥氮平维持治疗方案,所用药物为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欧兰宁(国药准字号为H20052688),以5mg/d为初始剂量,之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调整,单日最高剂量不超过30mg。

参照组:本组患者采用利培酮维持治疗方案,所用药物为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维思通(国药准字号为H20010310),以1mg/d为初始剂量,之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调整,单日最高剂量不超过6mg。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月后对比疗效。

1.3疗效判定标准[3]

采用PANSS评分量表(阴性与阳性症状评定量表)对患者维持治疗前、后的精神分裂症状进行评估,统计减分率;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X100%。

治疗后,患者的PANSS减分率超过75%则为临床治愈;患者的PANSS减分率处于50%--75%之间,则为显效;患者的PANSS减分率处于25%--50%之间,则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则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基本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

1.4观察指标

①生活质量评分:采用GQOLI-74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心理功能、身躯功能、物质功能及社会功能4个维度,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佳[4]。

②不良反应。

1.5数据分析

此次数据分析所采用的工具为统计学表格SPSS22.0,对计量资料(±s)的比较结果进行t值检验,对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进行2值检验,以P<0.05作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的检验标准。

2研究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46/48),其中有21例为临床治愈,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2例;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39/48),其中有14例为临床治愈,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9例;值检验结果为P<0.0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2.2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前,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分数均有所提高,但实验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t值检验结果为P<0.05;详见表1。

表1:生活质量了评分对比(±s,分)

2.3不良反应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值检验结果为P<0.05;见表2。

表2:不良反应对比(n,%)

3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与多巴胺功能失调、5-羟色胺功能改变有关,额叶皮质D1功能下降可导致阴性症状出现,中脑边缘系统D2功能亢进可引发阳性症状。

大多数患者的病情经药物治疗后都可以得到好转,但精神分裂症的病情易反复、迁延,有研究显示该病的5年累计发病率可达82%[5];而随之病情反复发作,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造成渐进性损害,使病情治疗更具难度。维持性治疗是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的有效途径,在维持性治疗方案的药物选择上应更加慎重。奥氮平与利培酮均属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具有显著疗效,但不足之处是其不良反应多,如果患者长期用药,在改善阴性及阳性症状的同时,还易带来明显的毒副作用。奥氮平是一种多受体作用药物,对5-HT的阻断作用,约是DA的8倍[6];同时还可对中枢谷氨酸系统发挥一定作用,对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及认知障碍均有重要帮助。且该药物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较低,用药安全性有所保障。此次研究发现,实验组经奥氮平维持性治疗方案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参照组更高,组间比较P<0.05;这一结果说明奥氮平在精神分裂症维持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优于利培酮。

由此可见,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奥氮平维持治疗方案,安全又有效,还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超,张向荣.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7,50(6):476-479.

[2]赖欢,胡显琼,张莉娟等.奥氮平治疗维持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B,2015,(11):292.

[3]周燕玲,何红波,李冠男等.维持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减药后复发风险及服药态度的1年随访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7,30(5):427-431.

[4]邹海欧,李峥,王红星等.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的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1):51-56.

[5]梁剑辉,韦智昆.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与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13-15.

[6]张学阳,李传龙,翁平等.分析奥氮平治疗维持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7):5723-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