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机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员工健康损害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1

某电机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员工健康损害调查分析

李在堂

李在堂

(无锡市滨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无锡214062)【摘要】目的:了解我区电机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及其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影响,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生产车间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企业噪声均超标,最高达99.6分贝;粉尘、三苯监测未超标;一线职工体检185人,主检医师确认需专科复查者147人。其中听力检查109人,异常者64人。

【关键词】电机制造;职业病危害;噪声【中图分类号】R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68-01

我区电机制造业有数家,为了解在其生产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种类及其对职工的健康影响,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保护职工健康。我们对某电机厂进行了作业现场中存在的噪声、粉尘,三苯进行了检测;对从事各种铸件、电焊、打磨、冷作、冲压、喷漆等岗位的一线职工进行了体检。现将该厂工人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生产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对铸件、电焊、打磨、冷作、冲压、喷漆等工人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检测。

对该厂从事铸件、电焊、打磨、冷作、冲压、喷漆等作业场所的185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1.2方法

1.2.1检测方法

检测依据:GBZ/T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GBZ/T160.42-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

评价依据: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二部分:物理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1.2.2健康检查方法

根据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该厂接触粉尘、噪声、苯系物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进行相关目标疾病的健康检查。

2结果

2.1检测结果

表1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冲压、冷作、电焊打磨作业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其中冲压、冷作处噪声强度均大大超出了国家卫生标准;电焊打磨处噪声也超标,粉尘浓度符合国家标准;喷漆处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苯、甲苯、二甲苯,其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2健康检查结果

表2100名员工职业健康体检结果

从表2中可见,接触噪声的109名工人中58.72%的人听力下降、25.69%血压升高、10.09%心电图异常、异常率为127.52%。接触粉尘(主要是打磨)的27名工人中40.74%听力下降、18.51%血压升高,异常率为99.97%;接触苯、甲苯、二甲苯的49名工人中28.57%血常规检查异常,异常率为99.98%,主要是血红蛋白和白细胞下降。

3讨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机制造行业也迅速增加,但企业的经营者,重经济、轻防护,导致防护设施陈旧,有的防护设施形同摆设,同时多数职工来自山区,文化水平低,卫生知识贫乏。自我防护意识差,职业病防治形式严峻。从该电机制造厂现场检测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来看。该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噪声、苯、甲苯、二甲苯,同时各工序间无明显的分界,没有有效的间隔,以至于有害因素相互叠加,加大了对职工的危害,是许多一线职工出现多种职业危害体征。噪声是该行业普遍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其除了引起听觉损伤外,对神经、心血管、生殖、消化系统也可能引起特异或非特异性损害,如噪声是高血压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接触的噪声强度每增加30dB(A),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增加一倍,且在高血压发病中噪声暴露有累积效应。根据以上监测、检查结果,建议行政执法部门要督促电机行业从工艺和技术上进行改进,各工序间进行有效的分隔,加装有效地吸音装置,减少各工序间的有害因素叠加效应,要求一线员工配戴耳塞等防护用品,以降低噪声及其他有害因素对员工的伤害,同时加强对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的培训教育,定期对一线员工职业健康体检,以早期发现健康损害,及时调离,早期治疗。有效预防职业病。

参考文献

[1]杜艳菊,薛迪,金兆和等.噪声对纺织女工健康的影响[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2,28(2):116.

[2]吴家兵,凌瑞杰.铸造作业中职业病危害因素[J].中国厂矿医学,2008,21(6):764-76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