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融合

石东岳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风景名胜区红门管理区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凭借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现代设计的发展也应该更有深度。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还是流传下来的文化习俗,经历过历史的洗礼,都已根深蒂固。中国古建筑是古代劳动人民和匠师们,在不断探索改造和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它不仅凝结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劳动,也散发着属于我们民族的光彩与风格,是我国建筑宝库中一份难能可贵的珍贵遗产。而面对现代文明的辉煌成就和发展速度,我们应将古建筑的精粹和现代建筑文化进行完美的融合。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文化;现代建筑文化;融合

引言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其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并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自成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在现代主义建筑的冲击下,如何更好地将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中重现与传承,必然会成为新时代建筑师所要面临的现实挑战。

1文化在建筑中的表现

文化就其定义来说具有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物质文化,另一个是在物质文化之上的精神文化,建筑的文化也是如此,人们对建筑的营建活动就是建筑文化的开端。建筑的形式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材料也随着时代不断地推陈出新。就建筑本身而言,从最初的纯粹的土和纯粹的木到后来的土木结合,从最初的简单的架构到后来的复杂的架构等等都属于建筑营造的范畴。我们所说的建筑文化指的是由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营造的,打上人的烙印的建筑。建筑的出现意味着人类走出洞穴,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营造,从而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家园。从此,不一样的居住形式有了不一样的文化意义。建筑可以带出社会的演进,从文化角度来看待建筑的过程,笼统的概述了建筑文化的由来和发展。建筑文化其实就是通过建筑的建造方式以及建筑形式来告诉人们其内在的精神内涵。

2中国古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融合的主要方式

2.1哲学观念的体现

中国传统建筑哲学观强调的是阴阳和合理论,在这个理论中讲究的是事物的和谐发展,自然、建筑、人三者之间的和谐。这便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强调的“天人合一”“物我一体”。建筑的建造要融于自然之中,寻求与自然环境的共生之路。现代建筑越来越注重建筑对环境的尊重,在现代博览建筑中应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应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2伦理观的体现

中国的社会是一个讲究礼制的社会,从不同的建筑格局、空间形态、色彩等等方面可以看出其建筑主人在社会的地位等级。因为这样的思想意识的存在,使得不同性质的建筑在布局的时候呈现出不一样的原则。现代社会人人平等,建筑不再是区分等级的标志,但是从古建筑的轴线对称,四周发展等等手法来看仍然可以为现代博览建筑所运用。一方面可以唤起人们对于传统建筑空间的联想和回忆,另一方面也是出自建筑本身的使用目的来考虑的。

2.3自然观的体现

中国传统建筑哲学观念上强调的是天人合一,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无论是儒家文化思想下形成的考究礼制的四合院建筑布局形式还是道家文化思想下形成的园林建筑布局形式都不同程度的将自然元素纳入到建筑中来。

融入自然环境,强调建筑在与自然环境对话是的从动性,要以自然为主体进行建筑意象的提取与设计,使得建筑消隐与自然环境之中;纳入自然要素,是将传统建筑自然观中的建筑空间形态对自然意趣的一种重现手法;与自然共生,强调建筑与自然的两者对等关系,建筑创造出属于自身的自然环境来。

3现代建筑中对古建筑文化的把握

西方建筑比较看重建筑的技术和艺术,而中华先祖则更加看重的是建筑的伦理规范意义,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纵观几千年来中国建筑的发展,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礼记》当中所体现出来的“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有别”这种伦理思想。体现等级是物质匮乏时代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显著特征。以屋顶为例,造型、色彩、层间和高低无不显示着等级。中国的屋顶形式多达几十种,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等等。这其中皇室宫殿的正殿或者重要建筑才会用到庑殿顶或者歇山顶,而一般的百姓家中或者等级不是很重要的建筑才会用到悬山顶和硬山顶,体现出了贵贱的等级差别。

我国的古建筑文化之所以能够保存延续下来,不仅经过了历史长河中时代变迁的考验,也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考验。它是现代文化和未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现代建筑中,对古建筑文化应进行传承和汲取并发扬,但在这个传承汲取的过程中应要有所把握,对古建筑文化的理解和运用,绝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不应一味地想着生搬硬套盲目复制,而是应该吸收古建筑文化中丰富的内涵。

4将中国古建筑元素融入现代建筑中去

传统文化是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历经历史风霜,积淀、保存、延续下来的文化才被称为传统文化。那么,古建筑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果现代建筑摒弃这种传统文化底蕴,完全采用新世界的新潮流来创造,这样只会沦为这个世界中平淡无奇的一类。因为它将古建筑中的文化底蕴丢失了,没有了属于自己民族的特色和风采。所以,在现代建筑中应吸收中国古建筑的元素,将两者完美合理的融合起来,展现出古建筑与现代建筑文化风采和建筑风采。MAD设计事务所在设计鄂尔多斯博物馆之初,便考虑到了鄂尔多斯复杂多样的地貌特征,既有草原又有高原,既有丘陵又有沙漠。而建筑的整个外观从远处看去形似一块饱经风雨侵蚀的磐石象征着鄂尔多斯的悠久文化底蕴同时也更好的与当地粗狂的地貌环境相呼应。

结语

我国建筑文化历史留给我们巨大的建筑财富,长时间发展形成的建筑传统符符号传承了传统建筑中的思想与文化。建筑师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出新的建筑形式来,并将其融于运用于现代建筑的设计过程之中。使得在新建筑能够唤起人们意识中对于传统记忆的认同感,同时又符合现代建筑的审美形式。

参考文献:

[1]刘琦.中国古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融合[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

[2]史葱霞.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4).

[3]贺奇,罗鹏.刍议江西古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中的传承应用[J].四川水泥,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