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实效性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实效性评价

欧降红1张志强2

欧降红1张志强2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内分泌风湿科830054)

(2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风湿科843000)

【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的有效性评价;方法对收治的120例患者,分别为观察组60例,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实验室的指标和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28.9±9.8VS37.8±14.8)、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计数(PLT)和不良反应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有显著差异,均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中西医结合疗法更为显著,应得到肯定与推广。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临床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7-0262-01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其主要特征是对称性,是一种骨状症性疾病[1]。类风湿关节炎可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在中国人群中得此病的人较多。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食欲不振、耗心伤肾和劳逸不当。目前此疾病无法根治,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因此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2]。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来自我院门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时间二零一一年一月至十二月,病例120例,分为观察组60人,其中男女各为32、28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6.5±6.5)岁,病程1-9年,对照组60例,男、女各为34、26,年龄22—63,平均年龄(39.2±8.1)岁,病程9月-8年,通过统计处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每日口服二次尼美舒利颗粒,每次100mg,症状减轻后可慢慢停用,每周口服一次甲氨蝶呤,每次10mg,每日口服二次羟氯喹,每次0.2g,每日口服三次雷公藤多甙片,每次20mg,6周为一个疗程[3]。

在观察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在对照组中,结合传统的中国药物治疗观察组药物如下:独活20g、红花20g、党参20g、鸡血藤25g、黄芪25g、骨碎补20g、茯苓20g、牛膝20g、桑寄生20g、甘草6g等。将上述的药物煎汤后给患者服用,每天一剂,一天两次[4]。药物服用2个疗程后,观察并记录患者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患者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计数。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情况

有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参数比较,ESR、CRP以及PLT的P值均小于0.05,阐述了差异显著,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更好的临床结果。

表1:二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均值±标准差)

项目组别例数CRP(mmol/L)ESP(m/h)PLT(109/L)

治疗后观察组6028.9±9.843.5±11.8174.8±30.2

对照组6037.8±14.868.2±25.3269.2±43.2

P值<0.05<0.05<0.05

2.2两组的不良反应

治疗后,对照组有10例不良反应,其中恶心2例、腹胀痛2例,白细胞减少3例,肝功损害2例和皮疹1例,观察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包括恶心1例、白细胞减少1例和皮疹1例,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不良情况比较

项目不良反应无不良反应

观察组357

对照组1050

P值P<0.05

3讨论

传统中国医学认为,造成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因素是劳逸不当,久病体虚,食欲不节,外感风寒、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和湿邪所致[5]。现代医学,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滑膜,现代病理学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键),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6]。据相关资料调查结果显示,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对称性发病的特点,其全球发病率约为0.35%-0.45%。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迟发症状,但行动缓慢,长期治疗有副作用,有些患者难以接受。类风湿关节炎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的措施,以中国传统医药与西医结合治疗已成为一种公认的方法。本研究中,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血小板计数(PLT)与对照组的指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对照组患者的指标,观察组患者也明显优势。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也明显处于优势;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包括恶心1例、白细胞减少1例和皮疹1例,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这充分说明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得到改善,且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指标也得到明显的改变,安全性能高,副作用小,得到患者的好评,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应该临床中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本研究中,在采用常规西医的治疗基础上,再加上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中药的煎服的剂量,其临床效果比单纯的西药更为快速有效,不良反应和实验室指标改善更为明显。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克服了手段单一、疗法弱、副作用大等弊端,形成一套具有特色的治疗模式,可以更好的为患者治疗与服务,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福,郑献敏,谢淑慧.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72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6):69-70.

[2]杨珍.医学留学生实习管理工作体会与建议[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6):1521-1522.

[3]SfrisoP,SalaffiF,MontecuccoCM,etal.MonitorNet:studioitalianoosservazionalemulticentricoperlavalutazionedelprofilorischio-beneficiodeifarmacibiologicinellapraticaclinicareumatologica[J].Reumatismo,2011,61(2):132-139.

[4]石飞.活血祛风通络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指腹微循环血流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3

[5]邱永明,金义超,冯智英,等.神经外科学PBL教案设计,撰写与应用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4):829-831.

[6]黄胜光,陈辉,周汝云,等.蜂针疗法对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2,18(9):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