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早产保胎治疗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关于早产保胎治疗效果分析

李萍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15581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钙离子拮抗剂、硫酸镁及沙丁胺醇在保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在2007年1月-2011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兆早产行住院保胎治疗18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心痛定组、硫酸镁组及沙丁胺醇组,观察显效时间(首次用药后宫缩被有效抑制时间)、保胎成功率(单一用药延迟分娩>48h)、新生儿结局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心痛定组、硫酸镁组及沙丁胺醇组治疗后保胎成功率分别为80.3%、76.7%及74.2%;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6%、46.7%及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分娩时孕周、体重、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痛定、硫酸镁、及沙丁胺醇治疗早产疗效相同,但心痛定、硫酸镁不良反应较轻,依从性好,而沙丁胺醇不良反应明显,多因不能耐受心率加快而减量或改为其他方法治疗。

【关键词】心痛定;硫酸镁;沙丁胺醇;早产;保胎

早产是常见产科并发症,又是围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发病率约占分娩总数的5%~10%[1-2]。早产儿病死原因多是与肺透明膜病、肺出血、颅内出血及孕母与脐带并发症及宫内缺氧和产时窒息密切相关,围生儿死亡中75%与早产有关。因此,减少早产的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改善和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的关键[3]。

早产治疗的目的是抑制子宫收缩,延长孕龄以赢得促胎肺成熟的时间。常用的宫缩抑制剂有六类:β受体兴奋剂(羟苄羟麻黄碱、利托君、沙丁胺醇)、硫酸镁、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消炎痛)、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心痛定)、催产素拮抗剂(安宝)及一氧化碳。近年来,国外报道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心痛定)治疗早产安全有效[5-6],但国内报道较少,本文对此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并比较心痛定、硫酸镁及沙丁胺醇治疗早产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2011年7月本院共收治先兆早产孕妇183例,年龄22~37岁,孕周28~34周。诊断标准依据乐杰主编的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7版《妇产科学》: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出现至少10min一次的规律宫缩,持续1h以上,伴有宫颈管缩短,可诊断先兆早产[1]。妊娠满28周至37周出现规律宫缩(20min≥4次,持续≥30s),伴有宫颈管缩短≥75%,宫颈扩张2cm以上或胎膜已破者,诊断为早产临产,部分患者可伴有少量阴道流血或阴道流液。入选者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心电图、胎心监护、B超等,均未见异常,均无重症肌无力病史。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三组,三组患者治疗前年龄、产次、孕周、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三组分别应用心痛定、硫酸镁及沙丁胺醇治疗早产。

心痛定组:初始剂量心痛定20mg舌下含服,30min后仍有宫缩再给予10mg舌下含服,如宫缩减弱则改为10mg口服,每8小时一次,持续至孕35周。用药过程中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变化,采用左侧卧位或半卧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硫酸镁组:先给予负荷量硫酸镁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30~40min内静点完,然后维持硫酸镁1~2g/L,滴速调至宫缩停止,6次/h,每日总量30g,用药过程中观察呼吸、膝反射及尿量,监测血镁离子质量浓度在0.05~0.08g/L,持续至孕35周。

沙丁胺醇组:沙丁胺醇4.8mg口服,每6小时一次,至宫缩停止后停药,用药期间观察血压、心律变化,注意电解质紊乱及控制输液量,维持至孕35周。

三组患者病情反复时均重复用药,当用药达最大剂量后宫缩仍未被抑制,为治疗失败。

1.3观察指标给药最初6~8h每30分钟测血压及脉搏一次,观察显效时间(首次用药后宫缩被有效抑制时间)、保胎成功率(单一用药延迟分娩>48h)、新生儿结局及药物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处理将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0.0软件包计算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治疗后显效时间、保胎成功率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显效时间、保胎成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新生儿结局三组新生儿分娩时孕周、体重、Apgar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药物不良反应和依从性(用药>72h)硫酸镁组与心痛定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沙丁胺醇组与心痛定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心痛定是钙离子通道拮抗剂,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就已知心痛定可松弛妊娠和非妊娠的子宫。其作用机制是在子宫平滑肌动作电位的复极阶段,选择性抑制钙内流,使胞质内的钙减少,从而有效地减少子宫的活动。1980年Uimsten首先报道了心痛定对早产儿的治疗作用。此后许多作者也证实了心痛定可有效地抑制子宫收缩并延迟分娩48h以上,以促胎儿肺成熟。本文研究表明,心痛定治疗早产的疗效与硫酸镁、硫酸沙丁胺相似,其显效时间、保胎成功率与硫酸镁、硫酸沙丁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心痛定是有效的保胎治疗药物。择保胎药物时,除药物功效外,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对母儿的不良影响。心痛定除可引起子宫平滑肌松弛外,还可以使全身血管平滑肌松弛。本研究表明,心痛定的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主要表现为轻度头痛、潮热感,个别心率稍快,均无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继续治疗。而硫酸沙丁胺醇组引起严重的心动过速、心悸,常引起患者不能耐受而需减药或停药。硫酸镁可引起产妇头晕、头痛等症状。在子痫前期患者,心痛定不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阻力指数,口服心痛定后胎儿脐动脉血流比值明显降低,改善了子宫胎盘血供,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具有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对新生儿无不良反应,且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因此,心痛定治疗早产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线保胎药物应用于临床。

硫酸镁在妊娠合并症中应用较多,其作用机制为抑制子宫收缩,其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细胞,与Ca2+相拮抗。高浓度的Mg2+能在细胞膜上竞争Ca2+结合位点,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ATP转化为cAMP,降低了细胞内Ca2+浓度,从而抑制子宫收缩。镁离子可干扰肌细胞的去极化过程及减少去极化的频率,钙、镁离子竞争,使钙离子不能进入细胞,从而使细胞内的动作电位降低达到抑制宫缩的作用。硫酸镁治疗早产、抑制宫缩对胎儿影响较小,但患者在治疗中易出现镁中毒现象,尤其在用药早期,流速控制较快时易出现。其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较剧烈的头痛,需减慢滴速;口干、恶心、头晕、心慌,个别病例因自觉头痛剧烈而改用其他方法治疗,而在延续孕周治疗过程中,因其用药限制于静脉治疗,多数患者因惧怕静脉输液,且因其影响患者生活起居,而不能坚持用药,从而改为其他口服药物治疗。

沙丁胺醇为β受体兴奋剂,沙丁胺醇(舒喘灵)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β2受体激动剂,作用缓和,不良反应较轻。其作用机制为β2受体兴奋剂与子宫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使ATP转化为cAMP,使细胞内Ca2+浓度降低,从而抑制子宫收缩,减少子宫的活动,延长妊娠期;在腺苷酸环化酶被激活时,使三磷酸腺苷变为环腺苷酸,此过程中可减少肌浆蛋白轻链激酶的活性。因此,可起到抑制宫缩的作用。β2受体兴奋后,还可使血管平滑肌松弛,扩张小动脉,使子宫胎盘血供增加,改善宫内供血环境。但β受体兴奋剂不但可兴奋子宫、血管及支气管平滑肌,而且可兴奋β1受体使心率增加,糖原分解,引起心慌及血糖不稳定。故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在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因不能耐受心率增加引起的心慌而减量应用或改用其他药物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当一种药物治疗失败,均改用其他方法或行联合用药治疗,直至治疗有效。是因为早产的动因不明确,可以由不同原因引起,6类保胎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及作用使子宫收缩停止。因此,某一种保胎药物治疗失败后换用其他药物或联合药物治疗是可能有效的。

早产是造成围生儿死亡和疾病的首要原因,对其预测和预防极为重要。1980年,CREASY等设计了一个早产的高危评分系统,将评分超过10分的孕妇认定为早产的高危人群,给予严密的观察和相应的处理,对早产的预防有一定价值[2]。高危人群需要给予严密的观察和相应的处理。系统的早期围产保健、定期产前检查、孕期健康教育可及时识别早产的危险因素,通过一定的医疗措施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以降低或防止早产发生。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6-89.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