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1

中学物理教法探究

邹国鹏

邹国鹏(平昌县邱家镇初级中学四川平昌636400)

在今天的物理教学中,运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解决问题,对启迪我们的智慧、引导学生思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反过来,运用物理学已有的知识,来论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作用巨大。

1.弄清物理学的过去

1.1物理与哲学密不可分;人们在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中,产生了物质观、世界观,从而也形成了物理学的一些观点。如远古人们解释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就产生了一些物理知识,从而形成了朴素的物质观。在十六世纪以前,它与哲学融为一体,那时的哲学家往往也是物理学家。直到今天,在西方的有些国家仍把物理学称为自然哲学。我们现在所用的“物理学”,是由日本人翻译过来的,而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学习西方翻译西文东西采用汉字意译。在北京大学前身,1912年京师大学堂物理学叫做“格致学”,此说,从宋明理学中“格物致知"而来,物理学所在的系叫做“格致科”。

1.2物理学促成唯物辩证法的形成;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运用物理学的知识能认清物质世界,有利于物质世界观的形成,如近代我们认识到的电场、磁场的存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不管你看见没有,能否摸着等。这样物理学促进了唯物辩证法的形成。

1.3唯物辩证法促进物理学的进一步完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是辩证统一的,且是对立的。在物理学的研究过程中,人们首先认识到带负电的电子,卢瑟辐用哲学的观点分析运用它的对立面——有带正电的物质存在,从而发现了原子核的存在。比如,有负电子,从而人们由哲学的对立性提出“是否有正电子存在”,这样给物理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1.4在物理学的研究中,不运用唯物辩证法就会走向死胡同,运用唯物辩证法就会走向光明;历史上牛顿是一位伟大的经典物理学家,但晚年走向神学研究,提出“地球的首先转动是上帝推动"的谬论。在十九世纪,人们认为物理学发展以至臻完善,而物理学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世界是发展变化的,提出了还存在着两朵“乌云”,从而建立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建立了相对论,这些都是唯物辩证法的结果。

2.掌握物理教学的方法

2.1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在讲“力”的概念时,说明世界是物质的,又是普遍联系的,说明力不能离开物质而存在,它是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唯物辩证观点,又有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理解。在讲解电荷、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时,运用辨证法的观点,说明世界是对立统一的,有相互吸引,就有相互排斥。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物理规律。

2.2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便于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如分析重力的施力物体时,牛顿就是不知不觉运用了世界是物质的观点和普遍联系的观点;麦克斯韦提出的电磁场理论过程中,运用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且是发展变化的,这样,“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激发变化的电场。”

2.3渗透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有利于认识、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如液体吸热并不马上沸腾,要达到一定的沸点才会沸腾,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积累、飞跃,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液体要达到沸点才能沸腾。在认识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中,说明物理世界都有一定的量,且是守恒的。认识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说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把握物理学是一门定量的科学。

综上所述,引进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物理问题,从而既给他们提供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又培养了他们唯物辩证观,有利于启迪他们的智慧,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为培养高素质、网络型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