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电力线损线损计算及管理措施吴昊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解析电力线损线损计算及管理措施吴昊亮

吴昊亮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嘉峪关、酒泉供电公司)

摘要:线损是电力营销企业的一个综合性经济技术指标,也是衡量供电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线损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电力企业在营销的中的线损情况,严重的制约了电力企业的高效发展。本文对电力营销中线损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阐述了电网线损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形成电网线损的主要原因,并对降低线损提出了研究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电力营销;线损管理;问题;对策

线损是考核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也是衡量供电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直接反映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做好线损的控制工作是供电企业生产、管理和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加大对线损的管理和管控力度,成为供电企业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因此,电力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合理的对线损进行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本文介绍了线损的原因和影响线损管理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提出了线损管理的对策。

1电力线损的基本概念

电网在传输、分配、管理电能的各个环节中会产生线损,电力线损是指电能在电网传输过程中经过各种电气设备、传输线路时造成的能量和电压的损耗,是线损电量占所供电量的比例。电力企业要降低电力损耗,就必须根据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综合施策,有效地将线损控制到可允许范围内,尽可能降低电网的电能损耗,最大限度地实现电能传输的经济性、环保性和安全性,达到电网传输的高标高效。电力线损一般包括管理线损、理论线损、定额线损和统计线损。管理线损指的是人为因素或计量装置误差等原因导致的损失,通常情况下能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减少或根除,属于可控损失;理论线损也叫技术线损,是指电网输送和分配电能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产生的合理的电能消耗,可以根据电网负荷实际情况和供电设备的各种参数,通过理论数据计算得出,是一种合理的电能消耗,无法避免但可采取电网线路改造、添加节能新设备等技术手段有效降低;统计线损是供电量和售电量的差额,也成为实际线损和考核线损,其是上级考核下级线损计划指标的主要手段。

2线损计算

线损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电阻消耗,电阻的多少由电线的截面积和长度决定,电压或电能损失的多少由电流决定。通常根据公式Q=I^2R,可以计算导线在运输过程中所销耗的线损。根据公式可以知道,通过的电流越大,电压损失越多,电能损失就越大。通过的时间越长,电能损失越多。另外,衡量供电系统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是线损率,指的是线路上损失的电能占线路输出电能的百分比。线损率公式:ΔP%=(供电量-用电量)&pide;供电量×100%,式中供电量是供端电度表的抄表电度,用电量是受端电度表的抄表电度。另外,根据线路的计算损失功率与首端输送功率,也可以计算线损率。公式ΔP%=P′&pide;P×100%,式中:P′表示线路的损失功率kW;P表示首端输送功率kW。需要说明的是,线损率很少对一条线路考核,通常以一个电力系统或一个供电区域,来计算线路的综合线损率,能综合反映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的供电经济性,也间接反映除了该地区的供电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一般情况下,线损率要控制在5%~8%之间较为合理。

3电力线损形成的原因

3.1电阻作用产生的电网线损。电路中存在电阻,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电流必然要克服电阻的阻碍作用,导致导体温度的升高发热,电能转化为热能,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到媒介当中,而产生电能损耗。这种损耗的产生是因为导体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被称为电阻损耗,这种损耗可以随着导体中通过的电流的大小而发生变化,所以这种损耗也是可变损耗。比如,在电网传输过程中,从发电机到电网中的线路、变压器、无功设备、调压设备、绝缘介质、测量、计量设备、保护装置等输送和变换元件都要消耗一部分电能。

3.2磁场作用产生的电网损耗。交流电路中电流通过电气设备,会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电气设备会吸取并消耗系统的无功功率,使之建立并维持一定的磁场,电气设备才能正常运转并负载做功。比如,电动机就是运用电磁转换这一原理,建立并维持旋转磁场,才得以正常运转,从而带动机械做功。在做功的过程当中,因为磁场是作用在电气设备的铁芯中,想必会产生一种磁滞和涡流现象,时间一长,电气设备的铁芯温度自然升高和发热,从而产生部分电能损耗。

3.3管理原因产生的电网损耗。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农业和居民用电量不断剧增,加上对电气设备的维护、更新不及时不到位,导线经过长期的高负荷传输,加快了线路的老化程度,因线路漏电出现线损状况在所难免。另外由于线路规划的不尽合理,也会造成线损。比如,有时配电所为节约成本,一般会对附近有配电所但没有被线路覆盖到的偏远用户增设低压线路,输送交流电量增加,从而电压质量降低,增加了变压器自身和线路损耗。

3.4技术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电网损耗。90年代初设计的60MW的110kV变压器,配套设备连接是铝绞线、铜导体,目前这种变压器运转已经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变压器会自身因磁路饱和增加磁损耗,线圈发热导致线圈自身电阻增大,增大了有功功率损耗,导致变电站的线损增加。另外,统计人员的方法不当或变电站计量设备的综合误差造成了理论上的线损异常。

4加强线损管理的有效对策

4.1加强线损营销制度体系创新。当前线损营销管理过程中还存在技术滞后的问题,阻碍了线损管理工作的较好发展。必须不断加强线损管理知识的培训和创新,依托市场营销部作为主体,在某一个区域的电网中将配网、电费结算、台区设置、计量、抄表、客户服务等进行有效统一的管理,并建立规范的制度,优化电能营销格局,加强技术创新,及时有效解决线损问题。

4.2升压改造电网。当负荷功率不变时,如果提高电网电压,通过电气设备的电流将相应减小,因而负载损耗也会随之降低。及时进行旧电网改造,减少电压等级,简化电力网接线,满足负荷增长所需,有效降低电网线损。同时,不断优化电网结构,科学调整负荷中心,科学改造不合理的线路布局,减少迂回线路和线路长度,消除迂回倒送、近电远供现象。及时更换线径细、运行时间长、损耗高的线路,更新老化损伤主变器,加大节能型主变器使用。

4.3加强降低线损的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线损管理责任制,使绩效考核和线损率指标有效结合,提高线损管理的积极性。每个月做到线损的统计和分析,每一度总结,将奖惩绩效与线损考核管理紧密挂钩,切实担负起线损管理的责任。对线损管理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线路故障及时清除,定期对线路和设备元件进行维护,防止线路漏电现象。要确保抄表核算中不出现误差。

4.4加强技术人员管理。实施技术人员分段、分片的责任制,明确职能和职责范围,便于及时发现、妥善处理问题。在技术人员的工作中应注重对线损率的测量和计算工作。因为线损率不但是控制线损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发现线损的有效途径。加强制度建设,明确技术人员的工作范围和目标是有效控制线损的保障。

结语线损问题制约了电能的高效发挥,只有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研究科学有效治理线损的对策,才能促进电能的高效运营,促进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文.浅析电力系统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J].新西部(理论版),2015,(03):59+63.

[2]张轶.关于配电网线损管理要点的解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7):116-117.

[3]曹丽琼,赵冬梅,于东明.电力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及案例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S1):369-372.

[4]祖渝生.浅析山区林业现存问题与对策[J].中国林业,2015,(0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