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内固定术治疗手部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闭合内固定术治疗手部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吴昌盛1潘振宇2李平华3

12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显微骨科湖北武汉430071

3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手足外科湖北荆州434000

【摘要】:目的观察通过使用闭合内固定手术对手部掌指骨骨折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手部掌以及指骨新鲜闭合性骨折的病人108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所选取的病人均为2015年3月-2017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所有病人全部使用手法整复以及闭合克氏针内固定手术实施治疗,对病人手部的肌力、影像学检查以及关节活动范围实施分析研究。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手术之后通过X线片检查发现所有骨折全部复位,病人的平均拔除克氏针的时间是3.7周。最后一次随机方位X线片表明108例病人骨折全部愈合,病人的关节活动范围以及肌力等和正常人没有明显不同,没有出现针道感染或者肌腱粘连等情况。结论通过使用闭合内固定手术对手部掌指骨骨折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损伤较小以及固定确切等多个优点。

【关键词】:闭合内固定术掌指骨骨折临床效果

在骨科中,手部掌、指骨骨折为极其普遍的上肢损伤疾病[1]。而由于手部解剖学结构极其复杂同时功能也较为精细,因此对骨折处实施处理的过程中要求处理能够达到解剖复位的要求,最大限度的恢复病人手部正常功能[2]。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手部掌以及指骨新鲜闭合性骨折的病人108例作为研究主体,分析通过使用闭合内固定手术对手部掌指骨骨折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手部掌以及指骨新鲜闭合性骨折的病人108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所选取的病人均为2015年3月-2017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其中男性病人有76例,女性病人有32例,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病人为57岁,年龄最小的病人为24岁,平均年龄35.3±4.8岁。右手有62例,左手病人有46例。打击伤病人有30例,挤压伤病人有26例,挫伤病人有22例,重物砸伤病人有18例,绞伤病人有10例,其他因素致伤的病人有2例。另外在本次研究的病人中,末节指骨骨折的病人有40例,中节指骨骨折的病人有16例,近节指骨骨折的病人有12例,第一掌骨骨折的病人有16例,第二至第五掌骨骨折的病人有24例。所选取的108例病人全部是新鲜闭合性骨折,手术开始之前全部通过X线片进行检查确诊。

1.2方法

首先针对末节骨骨折病人的处理方法是:使用1-2枚大小为0.6mm克氏针或者7号注射针头,通过爪粗隆纵行穿入直接打到骨折线,于手提3线机监视下,通过借助克氏针或者注射针头于复位之后,继续通过插入钢针实施固定处理。针对末节骨基底背侧出现撕脱骨折的病人的处理方法是:使用石黑法复位。通过极度屈曲远侧指间关节,在病人远侧的指间关节背部横纹穿入大小为1.0mm克氏针,同时需要沿着中节指骨纵轴穿入病人的中节指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完成上述操作之后需要被动固定远侧的指间关节在背伸位,同时在病人爪粗隆处纵行穿入克氏针达到固定的目的。

针对中近节指骨和掌骨骨折的病人处理方法是:通过使用直径是0.8mm-1.0mm克氏针通过指骨两踝交叉穿入,直接达到病人骨折位置。通过手提X线机监视下手法整复之后,通过插入克氏针的方式达到治疗的目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过程中插入的克氏针必须超出指骨甚至是掌骨基底。

针对Bennelt骨折的病人其处理的方法是:纵行牵引第一掌骨,另外需要使得第一掌骨外展,在第一掌骨的基底进行加压处理之后,在病人第一掌骨干近端位置斜行插入克氏针,到达大多角骨。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一掌骨基底横行需要穿入1枚克氏针以达到对骨折断端进行固定的目的,也可以把第一掌骨以及第二掌骨进行固定。

1.3手术结束之后的处理

手术结束之后隔日换药,通过使用石膏进行外固定,时间为14天,手术结束之后的3-4周将内固定物进行有效的拔除,与此同时进行必要的功能恢复锻炼。

2.结果

手术结束之后通过X线片进行检查发现,所有病人的骨折切口全部复位。同时病人全部在手术之后的3.7周将克氏针拔除。108例病人在手术之后的随访3-8个月,通过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已经愈合。病人手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等与正常人没有任何差别,所有病人都没有出现诸如针道感染或者肌腱粘连的情况。

3.讨论

5°的旋转移位,就能够起到指骨屈曲和重叠畸形,所以手部骨折必须要求真正意义上的做到解剖复位[3]。应该指出的是,骨折闭合内固定手术,因为很难真正意义上的直视骨折断端,因此对医生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要求操作者有极为准确的整复手法。Bennelt骨折于掌内侧遗留了1块三角形形状的骨块,其于第一以及第二掌骨之前以及之后骨间韧带的牵拉下,往往不会出现移位或者仅仅出现较为轻微的旋转移位。因此对于新鲜Bennelt骨折,一般只需要纵向牵引第一掌骨,另外让第一掌骨能够有效外展,在第一掌骨基底加压之后就能够起到解剖复位的目的[4]。

在掌骨和指骨中节骨折的过程中,闭合穿针部位必须选择在病人的掌骨部或者指骨位置,该位置骨面相对较为平滑,骨质也能够接近松质骨,对进针等操作非常方面,另外进针的过程中位置也更加容易固定,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针头滑移[5]。需要注意的是,进针的深度一般可以通过该骨基底为判断标准,如果进针太短则达不到固定的目的,如果进针太长则可能会损伤病人的关节软骨,该部位进针远离伸肌腱,最大限度的降低手术之后肌腱粘连机会,因此手术结束之后能够有效获取相对较为满意的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夏晓明.克氏针与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掌指骨骨折:手部功能及不良反应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17):2741-2744.

[2]曲野,刘立柱.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11):50-52.

[3]陈智,陈歌,尹一然等.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29):4095-4098,4102.

[4]王桂龙,李翠云,刘加田等.微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技术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和适应证的探讨[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7,33(2):151-152.

[5]宋永焕,林大木,丁健等.3D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4,30(2):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