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电气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探讨

鞠飞

(武汉凯迪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223)

摘要:自动化技术是电气工程项目中最常用的一项技术。其就是将具备检测和自动控制装置的设备组装起来,实现电气系统的自动检测和管理功能,同时保证监控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在科学技术带动经济和工业产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有效地提高科学技术的运用是形成工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就是提高生产效率和收益的关键,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作者结合电气自动化工程的特点,探讨了相关的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措施。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安全防护

前言

电气自动化,是指运用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通过系统合成,实现远程程序控制,保障自动控制电气系统运行与维护的功能,具有集成化、智能化、综合化及在出现故障时能迅速自动反应的显著特征[1]。大部分的工业单位都引入了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节约了很多的人力资源,提高了单位的运行效率。为了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运作,通常会在系统上增加监控模块,目的是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因此文章具体探讨相关的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措施。

一、从软件方面着手实现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

电气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进行远程控制的,由于运用到网络方面的原因,很容易产生网络病毒入侵或是黑客攻击的风险,因此在保证硬件设施完好的情况下,要极力加强软件方面的安全防护工作。常用的软件保护方式有使用杀毒软件或是防火墙等。由于黑客网络入侵能力和攻击能力的不断提升,采用往常的软件防护已经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因此,应对防护措施进行改进。采用远程程序保护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就是在监控系统中装上相应的杀毒程序或是防火墙,当病毒经过网络进入到监控系统中时能对病毒进行拦截,并加以报警的装置,提醒工作人员有黑客入侵,并采取相应的人工防御措施。也可以通过运用局域网的方式,将监控系统最初的无限外网模式转换成局域网的形式,并减少监控系统与外界环境连接接口的数量,只留下最低限制的外接接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由于外界USB接口带给系统未知病毒的概率,从根本上阻断病毒或黑客的直接入侵,保护监控系统。可通过研发和构建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通过嗅探器主要是负责抓获网络数据包,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结合一定的数据算法将入侵的网络数据包进行识别,增强软件方面的防御模式,实现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智能化和高效化。

从单位管理模式着手实现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

针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应成立相应的系统安全保护小组,建立相关的安全保护责任制度。可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设置为安全保护系统的第一人。安全保护小组中一定要包含IT部门的技术人才和硬件操作能力强的工程师。单位可统一设计出一份日常的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方案,由相关的技术部门和硬件部门进行修改,最终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条例。安全保护小组成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应熟悉防护系统相关软件的基本操作、维护和升级等,严格记住每个防护区域的责任制度,特别是针对外接接口或是关键接口中管理员权限进行严格设置,严格按照安全管理条例实行。

三、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分析

3.1硬件和软件防护方案。监控体系程序的保护方案就是说监督电脑装置杀毒程序以及防火墙,防止病毒经过网络或者软件等媒介带进监控体系中并且对侵略开展监管控制,降低病毒还有黑客的入侵。对计算机的使用环境进行维护从一个角度讲能够降低监督控制电脑和外界环境接口连接的数量,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能够减少连接在电脑以及服务器之间的其他硬件设施,同时再装置上相应的保护程序,搞好有关的装置。

3.2管理防护方案。建立健全分级负责的安全防护责任制,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安全防护第一人。将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纳入热工监控体系和安全监控体系,将违反规程操作视为违反安规行为做相应处理。

(1)设置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小组,由相关部门和IT部门派员组成。(2)新系统必需提供安全防护规划设计,并在技术要求中明确提出安全防护要求,以及系统升级、系统漏洞修补的条款。

(3)制定工程师站和电子室的进出管理条例。还要制定文档和备份管理规程,由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更换系统密码,仅有关人员拥有相应密码权限。

(4)制定逻辑修改、参数调整管理条例,履行相应审核手续,修改调整后必须出具书面报告并做好备份。

四、从技术人才方面着手实现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

任何单位的监控系统都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中,无论是从硬件方面的保护还是从软件方面的保护来看,单位都缺乏对应的技术人才进行管理。大多数的单位监控系统都是从国外引进或是直接请专业技术的设计团队进行设计,系统需要随时进行维护或者更新升级,而大部分的售后服务工作有滞后现象存在。有些单位虽然高额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上门进行维护,但从长远性和单位自身的利益来看,这样的做法是不合适的。因此,应从根本上着手,为单位储备相应的技术人员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单位必须为自身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分配一些必要的驻地专业安全技术人员,主要是用来应对日常的紧急状况或是维护以及系统的更新和升级工作。通过储备技术人员,避免了监控系统日常的维护工作出现滞后的现象,并从根本上专业的保护监控系统不受外界入侵。

五、从单位制度和联动手段实现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

为了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转,单位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和防护制度。制定制度的原则不能与实际的防护工作脱离,制度制定之前应对现有的防护措施进行调查和统计,在明确防护工作的基础之上制定更加完善的制度。制度中应包含的内容有监控防护系统的维护和更新时间规定、每一个防护区域的工作责任规定、关键外接接口的管理员权限规定、每一次防护措施的记录规定和实施防护方案的规定等方面。虽然现阶段建好的监控安全防护系统可以满足目前的实际需求,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安全防护系统的提升空间还是非常大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和该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系统两者是不一样的系统,二者之间既相关联又明显独立。安全防护系统的顺利防护能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的顺利监控,但两者在反应上不可避免的出现一段时间间隔的延迟。因此,两者的联动功能并没有完善,实际上安全防护系统并没有与自动化监控系统的中枢操作功能连接,当发生无法防御的安全隐患时只能发出警报,要求技术人员进行人为的手工处理,没有办法通过安全防护系统的预防网络入侵智能系统进行防御,因此,加强二者的联动功能非常的必要。

结束语

自动化技术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就是自动电压控制、动力机械控制和自动发电量控制等三方面。因此,现阶段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形式越来越多,有水电厂、火电厂、变电站等,在这之中很多都运用了自动化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并结合相应的传输技术实现监控系统的集成化、智能化和综合化。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对其的安全防护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从硬件、软件、管理模式和技术人才等方面着手,实现对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合理把握监控系统的升级速度,使得安全保护系统更加的独立和强大,从而提高单位生产效率和收益。

参考文献

[1]李枫.探讨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J].电子世界,2014.

[2]田镜.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