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主要设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主要设施探讨

赵文升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24

摘要: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与城市防汛排涝深度融合,因地制宜选择“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措施,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打造绿色生态的公共活动空间。本文主要依托西安小寨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主要设施做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设施;探讨

1、概述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西安小寨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因地制宜选择“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措施,充分利用该区域内企业、机关、学校等既有资源,建设分散式源头减排系统与海绵体系,缓解排水管网压力;改造现有雨水管网拥堵路段,新建部分规划雨水干管联通管网体系,提高雨水干管排放能力;新建调蓄设施,满足超标雨水排放需求,打造绿色生态的公共活动空间。

2、主要海绵设施

(1)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是指采用具有透水特性的铺装材料,如生态透水砖、透水混凝土、彩色整体透水路面、嵌草砖等,通过相应的透水基质将雨水渗透至地下的蓄水设施,有效减小地表径流的技术设施。

透水砖铺装主要适用于广场、停车场、人行道。透水水泥混凝土、彩色整体透水路面除适用于广场、停车场、人行道外,还适用于车流量和荷载较小的道路,如建筑与小区道路、市政道路的非机动车道等。嵌草砖主要适用于停车场。

(2)下凹式绿地

下凹式绿地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且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的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下凹式绿地的下凹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性能确定。下凹式绿地内一般应设置溢流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

下凹式绿地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建筑与小区、道路、绿地和广场内。对于径流污染严重、设施底部渗透面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岩石层小于1m及距离建筑物基础小于3m(水平距离)的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3)生物滞留设施

生物滞留设施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生物滞留设施分为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和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按应用位置不同又称作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高位花坛、生态树池等。

生物滞留设施主要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内建筑、道路及停车场的周边绿地,以及城市道路绿化带、开敞空间等城市绿地。对于径流污染严重、设施底部渗透面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岩石层小于1m及距离建筑物基础小于3m(水平距离)的区域,可采用底部防渗的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

(4)植草沟

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除转输型植草沟外,还包括渗透型的干式植草沟及常有水的湿式植草沟,可分别提高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效果。

植草沟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内道路,广场、停车场等不透水面的周边,城市道路及城市绿地等区域,也可作为生物滞留设施、湿塘等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预处理设施。

(5)蓄水池

蓄水池指具有雨水储存功能的集蓄利用设施,同时也具有削减峰值流量的作用,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砖、石砌筑蓄水池及塑料蓄水模块拼装式蓄水池,用地紧张的城市大多采用地下封闭式蓄水池。

蓄水池适用于有雨水回用需求的建筑与小区、城市绿地等。根据雨水回用用途(绿化、道路喷洒等)不同需配建相应的雨水净化设施;不适用于无雨水回用需求和径流污染严重的地区。

(6)调蓄设施

雨水调蓄池是一种雨水收集设施,占地面积大,一般可建造于城市广场、绿地、停车场等公共区域的下方。主要作用是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存其内,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调蓄池中将雨水慢慢地排出。既能规避雨水洪峰,实现雨水循环利用,又能避免初期雨水对承受水体的污染,还能对排水区域间的排水调度起到积极作用。

3、结束语

海绵城市把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减少地面积水与外排径流,降低区域的防洪和排水压力,实现本区域内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缓解本区域内防洪和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营造绿色生态的人类生活环境。

随着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全面展开,先进的海绵城市理念和主要设施的成功应用经验将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