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隔腔异常胎儿产前检测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透明隔腔异常胎儿产前检测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蔡准顿

蔡准顿

(泉州市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超声科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检查透明隔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500例孕妇进行胎儿透明隔(CSP)宽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透明隔腔正常胎儿设为对照组(479例),透明隔腔缺失胎儿设为观察组(21例),观察CSP宽度与孕周之间的关系,同时比较两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结果:(1)经过:回归分析后发现孕周与CSP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2)观察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为1%,两组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前检测透明隔腔是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关键环节,临床建议推广运用。

【关键词】透明隔腔宽度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产前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7-0227-02

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不但对患儿家庭带来沉痛打击,同时给社会造成极大负担,故探寻一个产前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指标是目前妇产科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透明隔腔又称第五脑室,是体现胎儿中枢神经发育是否正常的主要指标,2010年美国超声医学会(AIUM)颁布的最新指南将透明隔腔的扫描规定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检查的常规项目[1,2]。笔者为了分析产前检查透明隔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意义,通过对500例孕妇进行胎儿CSP宽度的检测,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500例孕妇进行胎儿透明隔(CSP)宽度检测,均为单胎妊娠,年龄为23-42岁,平均(25.1±2.5)岁。所有孕妇经过腹部超声检查,其中CSP清晰显示且正常者479例,设为对照组,另21例腹部超声未显示CSP缺失者设为观察组。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胎次等一般情况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使用日本Akola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MHz,所有孕妇检查均由同一名主治医师进行。所有孕妇平卧并充分暴露腹部,常规进行产科检查后测量胎儿丘脑水平横切面,然后测量双侧侧脑室前角间内缘之间的距离,测量3次后取平均值。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胎儿的CSP宽度,且分析其与孕周之间的关系;(2)观察两组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线性回归方法对孕周与CSP关系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CSP异常发生率及与孕周关系

500例孕妇中有21例胎儿被检测出CSP存在缺失,发生率为4.2%。为了进一步研究,将CSP异常因变量赋值为1,无CSP异常为因变量赋值为0。以单因素分析选择孕周为自变量。在a=0.05水平上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孕周与CSP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具体如表1,表2:

表1CSP宽度与孕周关系分析

18-20周例数3.91±0.19

21-23周814.17±0.19

24-26周795.32±0.21

28-30周885.67±0.26

32-34周715.65±0.30

36-38周975.70±0.11

39-40周845.65±0.28

表2单因素分析结果

因素βX2νP值OR值95%CI

孕周0.145.7010.2045.354.40-6.05

2.2观察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为100%,其中脑积水9例,前脑无裂畸形6例,胼胝体发育异常3例,Dandy-Walker畸形2例,孔洞脑1例;对照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为1%,两组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贺晶[3]认为18-37周胎儿CSP显示率为100%,而胎儿发育至38-41周,该数据下降为79%。吕国荣则认为孕周19-27时,随着胎儿的发育CSP的宽度随之增加,而在孕周超过36周时,CSP宽度逐渐减少。国内外文献关于CSP宽度与孕周关系的报道不尽相同。NybergD[4]等认为孕周小于17周的胎儿超声扫描未显示透明隔腔属于正常现象,故本研究所入组的孕妇孕周均超过17周。同时经过大量样本统计后证实中孕期透明隔腔宽度为(6.5±1.7)mm,这一数据与本次研究所的结果相近,但是经过回归分析后发现CSP与孕周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p=0.204X2=5.70)。笔者认为本研究结果与部分文献的差异可能与样本量有关,下阶段以期增加样本量做更深入研究。

胼胝体、透明隔、边缘系统三者具有相同的胚胎起源,透明隔的异常可作为胼胝体以及边缘系统异常的依据[6]。在解剖学和胚胎学方面均证实透明隔和胼胝体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是胼胝体的发育早于透明隔,故部分学者认为没有胼胝体就没有透明隔。透明隔缺失是透明隔异常的主要类型,超声检测透明隔腔缺失时应着重观察双侧侧脑室之间是否存在融合,亦或者是否存在大脑半球间隙。WinterTC认为透明隔缺失与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有关,本研究21例CSP缺失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为100%。

总之,产前检测透明隔腔是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关键环节,临床建议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李胜利.产科超声检查[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06-110.

[2]向红,王自立,罗江平,等.MRI与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先天性异常对照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5):480-482.

[3]贺晶,蔡淑萍.胎儿颅内间隙增宽超声监测和临床咨询[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5(12):898-901.

[4]NybergD,McGahanJ,PretoriusD,etal.DiagnosticImagingofFetalAnomalies.Philadelphia,PA:LippincottWilliams&Wilkins,2003:22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