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小头骨折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儿童肱骨小头骨折治疗分析

张盛成卜由东

张盛成卜由东(四川省威远县第三人民医院642469)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肱骨小头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对52例肱骨小头骨折病例的损伤机制、手术方法、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随访35例,时间1-12年。优26例,良4例,差5例。结论儿童肱骨小头骨折可分为4种类型,手术治疗和积极正确的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肱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儿童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051-01

Clinicalanalysisontreatmentofchildrenhumeralheadfractures

ZhangshengchengBuyoudong

Thirdpeople'sHospitalofWeiyuanCountySichuanProvince642469

【Abstract】ObjectiveAnalysisofchildrenhumeralfractureoperationtreatmentmethodMethodsIn52casesoffractureofhumeralcondylecasetheinjurymechanism,operationmethod,resultsoffollow-upanalysisResultsFollowupin35cases,1-12years.Excellentin26cases,goodin4cases,andpoorin5casesConclusionChildhumerusfracturescanbepidedinto4types,operationtreatmentandcorrectfunctionexercisecanobtainsatisfactorycurativeeffect

【Keywords】Humeralfracturesfracturefixationchildren

儿童肱骨小头骨折临床相对少见。我院2008-2010年以来共收治52例,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男38例,女14例;年龄3-15岁。左侧39例,右侧13例。闭合性损伤47例,开放性损伤5例。术前明确诊断者46例,其中5例合并肘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摄X线片方确诊;肘部复杂创伤手术中发现7例,其中髁间骨折3例,桡骨小头骨折伴脱位2例,尺骨及鹰嘴骨折伴严重移位2例,另1例肘关节侧方脱位患者,经手法整复及鹰嘴牵引均无效,于术中见肱骨小头骨块嵌于肱尺关节中。受伤原因:跌倒时手撑地致伤36例,肘部屈曲位直接暴力伤10例,6例受伤情况不详。有合并损伤者21例,占40.3%,其中肘关节后脱位7例,侧方脱位3例,肱骨髁间、髁上骨折3例,尺骨鹰嘴骨折4例,桡骨小头骨折脱位5例。根据本组病例损伤的不同机制和手术所见,将其分为4种类型:(1)骨骺分离型(22例),其骨块为整个肱骨小头骨骺从干骺分离,有时可带有干骺端或外上髁骨片。本型多因跌倒手撑地的反作用力与身体重力互相作用在肘部产生强力内翻的剪力,引起撕脱性骨骺分离。亦有暴力直接作用于过屈位肘外侧所致。在不同的创伤机制和不同的年龄,骨骺分离移位的方向和程度不尽一致。(2)半肱骨小头型(19例),间接暴力通过桡骨小头撞击肱骨小头,骨块有时包括滑车的外侧部分,且常向肱骨近端移位或翻转移位。(3)粉碎型(8例),从高处跌下手撑地时,肘屈与肱骨下端前倾角基本一致,强暴力垂直作用于小头所致,此型常合并肘关节脱位。(4)边缘型(3例),较易疏漏,本组3例均在术中诊断。肘关节呈旋后过伸位时,暴力通过桡骨小头凹面背唇撞击肱骨小头前缘,造成小范围骨折,有时合并桡骨小头骨折脱位。

1.2治疗方法手术均在肿胀消退后施行。肿胀严重者先行尺骨鹰嘴牵引以尽快消肿。骨骺分离型、半肱骨小头型均应达到解剖复位;粉碎型则力求将较大骨块予以复位,以维持肱桡关节的稳定;边缘型应予摘除,否则日后有成为关节鼠可能。手术取外侧或后外侧切口,力求使骨折块解剖复位,用克氏针(49例)或丝线(3例)内固定。术中活动肘关节,了解固定情况。术后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石膏托固定4周左右去除内外固定,积极功能锻炼。

2结果

随访35例,时间1-12年。按武东升[1]评定标准,结果:优26例,良4例,差5例。

3讨论

由于儿童肱骨下端在X线片上尚不能清楚显示,给诊断带来困难。尤其在肘部严重损伤的病例,漏诊时有发生。究其原因:(1)只注意肘部明显的骨折脱位而将本病遗漏。(2)严重的关节创伤X线片上解剖关系紊乱,不易诊断。由此提示:肘部骨折脱位,尤其是采用闭合整复的病例,应警惕本病的存在。儿童肱骨小头骨骺骨折为生长期关节内损伤,对日后骨骺发育及关节功能可能有影响[2]。肱骨小头骨折移位,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成功的手法复位[3]。然而临床实践中闭合复位的成功率尚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达到解剖复位更为不易。手术治疗的优点是:(1)因其部位浅、创伤小,手术本身不影响功能恢复;(2)手术大多能达到解剖复位,确切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的恢复;(3)能清楚地了解损伤情况,彻底清除嵌入的软组织或骨折碎片。

克氏针以其固定确切、取出方便等优点已被临床所常用。进针方向可因骨折情况不同而略有不同。4周拔除克氏针行功能锻炼。骨折块边缘有软组织附着者用丝线缝合固定或骨块边缘打一小孔、再用丝线贯穿缝合固定。近来已有用可吸收材料制成的拉力螺钉内固定,可较早地进行关节活动,并可避免因克氏针外露引起感染。本组随访结果表明,儿童肱骨小头骨折经切开复位内固定,尽早的功能锻炼,其恢复多属良好。随访中4例功能较差,其原因主要为骺板受到挤压损伤致肱骨小头发育不良而影响功能;其次是惧痛,缺乏积极的功能锻炼,软组织粘连严重。

随访病例中未发现肱骨小头缺血性坏死,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骨折得以解剖复位,对合紧密,固定确切,有利于愈合;(2)骨折块边缘有部分软组织相连,血供未完全丧失;(3)儿童组织愈合再生能力较强。

参考文献

[1]武东升,张苏斌,李玉民等,小儿肱骨小头骨折30例临床治疗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8):1088-1089

[2]梁俊生,李朝军,肘关节前侧入路治疗单纯肱骨小头冠状面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7):689-689

[3]袁建明,汪定甫,彭金,儿童肱骨外髁骨折58例治疗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0,25(5):297-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