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及其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及其应用探讨

关淇中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阳江供电局广东省阳江市529500)

摘要: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的优势即为能效高、安全性高、经济效益好、清洁环保、削峰填谷等。但是现如今,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在法律、行业标准、规范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天然气资源就很难得到保障。所以为了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的发展进步,进一步提高一次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就必须要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现行法律法规的完善,吸取国外先进的经验,使配套的政策得到落实。本文主要探讨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技术

分布式能源是新兴的通过建设小型的分散设备在用户端的需求侧给用户提供能源的利用方式,这和传统的集中式能源模式下的大电厂、大热电、大电网、大热网等集中生产的大型供应端的生产模式有所不同。冷热电三联供技术作为分布式能源的主要技术形式,其燃料为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其发电设备为燃气内燃机或者燃气轮机,并在进行发电的同时,通过发电产生余热来生产热、冷产品,还可以就近为用户供应冷、热、电。

一、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我国已经建成了广州大学城、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闵行医院、上海环球国际金融中心、中关村、北京奥运媒体村等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项目40多个。截止到2011年初,在建和已建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项目装机的总容量已经超过了500万kW,在投产后的发电量可以达到每年180亿度。然而,投入使用的这些项目大多为孤岛式运行,其节约电力方面反馈给实现上网、电网、并网等没有突破,有些项目甚至因为电力技术、并网、效益等问题而停止。

为了推动应用分布式发电,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节能减排,国家发改委于2013年8月发布了《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了综合能源的利用效率大于70%,电力就地消纳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技术的分布式能源的项目,应该“根据其接入方式、电量使用范围,提供高效的并网服务”。这一办法的颁布鼓励了企业和专业化的能源服务公司以及各类电力用户经营建设分布式发电的项目,阐述了入网时的计价问题。《办法》为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推动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发电技术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发电技术还面对着很多挑战。

二、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发电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发电上网的机制有待完善

国家电网公司于2013年出台了《关于促进分布式电源并网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网相关技术规定》等规定,但是仅适用于“以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且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MW的发电项目”,但是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装机容量大多大于6MW,所以这些规定并不能适用于很多项目。同时《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缺乏配套的电价的核定标准、实施细则、综合规划等。此外,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办法》要求的并网申请流程简化、提供调试、咨询、并网验收等服务。

(二)无法保障资源的供应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离不开天然气的稳定供应,只有保障了资源供应,才不会影响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发挥作用,影响经济效益和人们的生活生产。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有少数的分布式能源项目可以和直接掌握天然气的供气企业签订合同,其余的大部分气源都来自于城市的燃气公司。但是由于城市的燃气规模越来越大,加之储气调峰的设施不完善,其供应的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

(三)成本比较高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和与传统的化石燃料相比,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成本更高,其中包括燃料的成本、投资成本等。除此之外,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审批程序比较复杂,企业成立项目需要经过申报文件及材料的提交、项目的申请、评审和核准等环节,这些复杂的环节也加大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成本和项目设立的难度。想要进一步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就可以通过金融手段、财政税收、简化程序等扶持性方法,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项目发展创造条件。

(四)项目需要的投资比较大

和如光伏发电等的分布式能源小型项目相比,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技术需要的装机容量比较高,所以投资规模就比较大。比如,南宁的华南城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总投入8.5亿元,在初期阶段,投资甚至超过了一亿元人民币。而近些年,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保障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达到70%,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已经朝着规模更大、装机功率更大的方向发展。比如,华电江门蓬江区的江沙冷热电三联供的项目,其装机为2×115MW,静态总投资达到了12.16亿元,年供电量计划为11.42亿度;再比如,珠海市的钰海电力有限公司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的联产项目,其装机为2×400MW,主要针对平沙地区和珠海金湾的供热(冷),其总投资达到了30亿元,年供电量计划为40亿度左右。由此可见,分布式能源的投资者进行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的门槛越来越高,其配套的投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

三、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发电技术的对策

(一)出台配套的政策

历史上,欧美、日本等国家为了促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发展,都曾出台了相关政策以支持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并都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而我国也可以吸取并总结其他国家的分布式能源发展的经验,理顺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发电、上网的机制,进而出台配套的鼓励性的政策。把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归到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实施投资补助、土地政策、气价补贴办法等配套的措施,打破格局的束缚,帮助供气企业和电网公司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为城建公司、地方政府创造利益。

(二)坚持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发电技术关乎着供冷、供电、供热问题,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如上文所述,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项目必须要有稳定的气源,加之投资规模越来越大的背景,此时选择国有企业作为气源就是最佳的选择。目前我国的供气格局是以3家国有的大型的石油企业为主,所以可以继续坚持其投资主体地位,为大型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项目发展提供支持,这样一来就既可以保障气源,还可以保证项目的顺利、稳定、安全运营。

(三)结合LNG接收站的发展

目前很多LNG接收站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运营,还有很多接收站正在建设中,LNG进口是当地天然气资源的重要来源。由于LNG储存调峰便利、供应多元的优势,就可以在冬季这一用气高峰的季节,充分发挥和管道气互补的作用。此外,东南沿海的夏天也是用电的高峰,但是民用、工业的天然气量并不是很大,所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发电技术就需要在夏天结合电网的需求进行调峰发电,实现削峰填谷。在LNG接收站的附近建设起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就既可以实现气源的稳定,还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结合的清洁环保的优势,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杨朝红.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趋势[J].国际石油经济,2012;1-2:107-109,115

[2]朱建文,石琳,谢治国.天然气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发展对策研究[J].城市燃气,2014(04):37-4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Z].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