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0例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0例调查分析

邓镇荡

湖南省浏阳市集里医院410300

【摘要】目的:对脾虚生湿型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中医针灸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脾虚生湿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0例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n=50)和常规组(n=50)。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6.0%,实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脾虚生湿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用中医针灸治疗,能够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中医针灸治疗;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effectofTCMacupunctureinthetreatmentofspleendeficiencyandwetgoutarthritis.Methods:fromJune2017toMay2018werebornwetgoutyarthritispatients,100casesofpixu(spleendeficient)forclinicalresearch,accordingtorandomnumbertablemethod100patientswerepidedintoexperimentalgroup(n=50)andnormalgroup(n=50).Patientsintheconventionalgroupreceivedconventionaldrugtherapyandthoseintheexperimentalgroupreceivedacupuncturetreatment.Thetherapeuticeffectsofthetwogroupswerestatisticallyanalyzedandcompared.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was92.0%intheexperimentalgroup,76.0%intheconventionalgroup,andsignificantlyhigherintheexperimentalgroupthanintheconventionalgroup(P<0.05).Conclusion:theapplic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acupunctureinthetreatmentofrheumatoidarthritiswithspleendeficiencyanddampnesscaneffectivelyimprovetheclinicalsymptomsofthepatients,whichhashighvalueofclinicalpromotion.

[Keywords]goutarthritis;TCMacupuncturetreatment;Clinicalcurativeeffect

痛风性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因患者体内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长期升高引起的,该疾病以中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并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通常存在关节畸形、关节痛、肾脏病变、尿路结实等临床表现,其中最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会对患者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过去临床中针对该疾病主要开展常规西药治疗,但通常难以收获满意效果。相关研究[1]认为针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开展中医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0例,对患者分组分别应用常规药物治疗、中医针灸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0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满足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诊断标准;患者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存在其他严重基础性疾病;药物过敏者;存在认知障碍或精神障碍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n=50)和常规组(n=50)。常规组包括女20例、男30例;年龄范围39~73岁,平均(47.4±3.8)岁;痛风病程1~9年,平均(4.6±2.5)年。实验组包括女19例、男31例;年龄范围40~73岁,平均(47.7±3.9)岁;痛风病程1~8年,平均(4.4±2.5)年。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口服嘌呤醇片(陕西兴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1058)治疗,每天1次,每次200mg。同时对嘌呤摄入量进行控制,避免食用海鲜、动物肝脏、浓肉汤、豆类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实验组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取受累关节中局部淤阻较为严重的部位为主穴,例如支沟、三阴交、内庭、足三里、陷庭、阿是穴。患者为肘关节痛风则加曲池、合谷,患者为膝关节痛风则加血海、阳陵泉、膝眼,患者为第一足跖趾关节痛风加太冲,患者为腕关节痛风加外关、合谷、阳池。常规消毒处理受累关节后,应用毫针于阿是穴行围刺法。消毒处理配穴和主穴后应用毫针直刺,并进行小幅度捻转提插,留针30分钟,期间每10分钟加强手法。中医针灸治疗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征、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血尿酸检验结果无异常,不再有关节红肿热痛症状,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血尿酸检测结果显著改善,关节热痛红肿症状大幅缓解,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血尿酸检测异常,临床症状加重或未改善。总有效率为显效

与有效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50例患者经治疗20例显效、26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0%;常规组50例患者经治疗15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6.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数据详见下表1。

3讨论

痛风是代谢性疾病的一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相关研究显示,痛风发病和高尿酸血症关系密切,只有机体组织中大量沉淀尿酸盐并产生损害时,患者才会出现痛风。该疾病患者通常存在反复发作的跖趾关节、拇指、足跟、足背、指、踝、腕等小关节红、热、肿、痛,更有甚者会出现关节功能障碍和畸形,会严重影响健康和生活[2]。在生活和饮食习惯改变过程中,该疾病发生率在逐年提升。当前临床中尚无方法根治该疾病,过去临床中针对痛风性关节炎主要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其作用是减少机体受到血尿酸的损害,但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副作用,不可长期服用。

痛风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患者局部会有红、痛、肿、热等,并同时存在口苦、便干、舌质红、尿赤、咽干等,进而垂涎脉弦滑或脉滑数,在中医中属于“湿热痹”范畴[3]。中医认为脾虚生湿型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病机为淤热痹、经络阻塞、痰湿阻关节,针对该种症型应采取除湿气、疏通经络、清热等治疗措施。本研究针对实验组患者开展针灸治疗,针灸疗法中医生向关节病变处刺入毫针,可软坚散结、舒筋活血、清热除湿,由于受累关节需较大刺激量,针感较强,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抑制关节疼痛。三阴交为足三阴的会穴,足三里是胃经合穴,阴陵泉胃脾的会穴,三穴相配可除湿、通络、健脾[4]。本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0%,显著高于常规组76.0%的治疗总有效率,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治疗脾虚生湿型痛风性关节炎中中医针灸可调经活络,具有良好的效果。

当前,应用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通过其药物和生物制剂无法获取良好的疗效,并且会产生较强的副作用,并危害人体健康[5]。通过研究显示,在脾虚生湿型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应用中医针灸,能够使关节肿胀、疼痛、关节功能、皮肤温度等得到显著改善,使发病关节数量减少,并且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高,能够使患者全身症状得到改善[6]。

综上所述,在脾虚生湿型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中医针灸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效果显著,而且长期应用无副作用,并且操作简便,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任玲,明悦.针灸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2(27):208-208,210.

[2]陈日兰,庞学丰.中药内服结合针灸治疗86例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6,26(10):1471-1473.

[3]李跃兵,魏巍,贾一凡.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选穴规律分析[J].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18,16(1):59-66.

[4]刘日强.中药内服外洗配合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8):115-116.

[5]王海红.金黄膏外敷联合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8):38-39.

[6]梁爽,黄凯裕,许岳亭.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选穴规律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1(12):2598-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