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协同教育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浅析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协同教育探究

赵红艳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新希望幼儿园723500)

摘要:幼儿园、家庭、社会是幼儿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微观环境。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拟的。让幼儿从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以及人际交系出发,协调相关的社会群体力量,统整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就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教育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要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给幼儿更多选择的机会,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可见,幼儿园教育本身的发展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社会力量的支持;那么,幼儿园如何与家庭社区统整合力来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呢?

1.幼儿园与家庭的协作

1.1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

幼儿园定期举办家长活动,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让家长更加了解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情况;请幼教专家开展讲座,举行家教知识竞赛;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各种情况,并及时公开幼儿的伙食情况。不定期的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班级门口设立“家长园地”,通过“家长园地”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每周的教育要求和教学内容,让家长及时、直接的深入各个教育环节中,征求家长意见,对家长的一些好的经验、建议、意见,及时反馈、及时加以总结运用、推广,从而使家长更加理解、了解幼儿园,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2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强化家长“不仅是养育者,也是教育者”的意识,及时总结和推广家庭教育的先进经验,帮助家长解决疑难问题,改善家长的教育行为、教育方法。我园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份《家园联系册》,详细记录幼儿在园表现情况,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情况并及时反馈幼儿在家情况;根据家长反馈,针对幼儿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并请家长一同配合,同心协力、有的放矢地改正幼儿的缺点,效果自然事半功倍。例如针对不少家长反映幼儿在家里长时间看电视的情况,我园开展了一系列健康活动:“爱护小眼睛”、“眼镜找朋友”,并指导家长:首先自己减少看电视时间;其次多带幼儿一起进行户外活动;父母和幼儿多玩亲子游戏;陪伴幼儿有选择的、适当地观看一些优秀儿童节目……幼儿热衷看电视的问题,马上就轻松解决了。另外还通过家访、家园小报、引导配合家长深入教育过程,针对幼儿的个性,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新的教育观念。

1.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交流

当原有的家长栏、家长讲座已无法满足家长的需求,家长需要更近距离地交流和针对性的教育服务和指导。我园实施的家校路路通联系方式和网络建设,使教师和家长的联系沟通更加方便快捷:首先我们利用家校路路通做到及时联系及时反馈:教师可以通过信息交流系统了解到幼儿在家里的情况与家长的反馈意见,并直接指导家长,实施对幼儿的及时教育与保育,从而更加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与教养体制。其次,我园还在网站上建立了幼儿园的主页,开设了园所概况、教师风采、宝宝论坛、教师博客、图片新闻、幼教拾苑、家长看台等栏目,每个班都建立了班级主页,家长可以通过班级网站,查询幼儿的学习、生活情况,观看幼儿在班上的活动图片,并对教师、幼儿园提出建议和意见。

2.幼儿园与社区的协作

2.1充分利用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学习空间

利用社区的各种机构:社区办事处、敬老院、医院、小学、中学、邮局、银行等;社区的各种设施:绿化、娱乐广场、健身器材等,达到资源共享与节约教育经费的目的。平时邀请社区内的医务人员、警察、邮递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听听他们的日常工作,了解各种知识、小常识,开阔幼儿的视野和知识面;带领幼儿参观敬老院,帮助老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培养敬老尊老的好习惯、好品质,利用社区的历史、风俗作为幼儿园的乡土教材,社区因此成为幼儿教育的宝贵资源。

2.2教育教学活动与社区活动有机结合

让社区文化、社区的精神文明成果成为幼儿园培养幼儿德育的沃土和促进者,当社区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抗震救灾”“公共卫生,从我做起”“爱护公共财物、人人有责任”“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尊老、爱老日”等,幼儿园也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情系灾区,珍爱生命,永不言弃”“我们从小讲卫生”“讲文明、讲礼貌”“废物利用小制作”“保护我们的地球”等,通过与社区合作的活动,不但能促进幼儿德育社会性发展等素质,还能培养幼儿从小爱科学、爱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发展,积极推动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

2.3充分利用社区自然环境,让幼儿亲近大自然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让幼儿身临其境,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玩玩,使幼儿感到自由自在、激动有趣,从而促进幼儿思维,开拓幼儿视野,丰富幼儿知识,培养幼儿情操。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感受生机盎然,观察自然界千恣百态的变化,使幼儿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赋予幼儿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

总之,幼儿园、家庭、社会是幼儿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微观环境。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拟的。让幼儿从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以及速交的人际交系出发,协调相关的社会群体力量,统整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就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全面健康的发展。所以幼儿园、家庭、社会的合作是幼儿的发展需要,是幼儿教育现实的需要,是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吴海云区域活动空间设置的有效性初探[].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05)

[2]刘云艳主编幼儿园教学艺术[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沈龙明着课堂教学艺术断想录[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