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讲台”为“舞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变“讲台”为“舞台”

李萍

关键词:语文教学;加工教材;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是把课文每一件具体生动的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原本可以讲得很生动有趣的课文,但完全由于教师不善于口头表达,无法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沉闷死板。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只有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以巨大的情绪力量感染学生,激发创造的潜能。教师要以渊博的学识、民主的理念、丰富的情感、形象的语言、思辨的哲理、灵动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课堂上,一些学生思维涣散、目光呆滞、无所事事、制造混乱,主要根源就是教师的课缺乏吸引力、感染力。苏霍姆林斯基讲:“用惊奇、赞叹可以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正像用体育锻炼可以治疗肌肉的萎缩一样。”有时候,一则笑话、一句广告词、一联诗句、一段歌曲、几句声情并茂、形象可感的话语、促成思维飞跃的多媒体演示,都能产生惊奇、赞叹的效果。那么,怎样让语文的课堂充满阳光呢?不同的视角可以有不同的做法,笔者主要是把“讲台”让位给学生,让讲台成为学生的“舞台”。

一、立足生活,激发兴趣

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所得就是他们学习新知、锻炼能力的宝贵财富。课堂上有意识地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掌握的知识,学生就会有一种得意感、自豪感。在这个基础上引入新的学习课题以及新的学习内容,他们非常容易接受。如在教授《胡同文化》时,笔者一开始这样安排:

“多年以前,鲁迅先生曾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来激励自己,这之后,多少学子也纷纷效仿,在课桌上刻上激励自己的话,(当然,这都是以前,现在我们提倡保护公共设施),这俨然就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课桌文化。那么,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现象,能具体说一说吗?”一投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七嘴八舌说开了。

生1:“饮食文化。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招牌菜,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客人。就拿我们六合来说,最有名的恐怕就是‘猪头肉’了,好多南京人还专门坐车过来排队买呢。”这一下全班炸开了锅。

生2:“六合好吃的还有‘神功牌活珠子’‘六合牛脯’‘东沟盐水鹅’。”

师:“说的很好,我们继续讨论,还有哪些文化。”

生3:“还有‘周星驰文化’。他演电影太搞笑了,所以以后许多电影公司也在这方面大做文章。”全班笑倒一片。

师:“他说的很有道理,周星驰是香港电影界的一个杰出代表,很多人也在走他的戏路,这的确形成了一种文化,但是这叫‘周星驰文化’吗?”

这时,很多同学凝神苦思、窃窃私语,偶尔有这样的声音:“大概叫‘搞笑文化’吧。”一阵思索之后,终于有位同学怯怯地举起手来:“老师,是不是叫‘无厘头文化’?”

师:“对啦,你真棒。”一阵掌声后,我接着说:“我们身边有太多的文化现象,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它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前行的动力。任何文化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历史背景、社会原因,存在就是合理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解读一位文化老人写的小品文《胡同文化》,去感受北京文化的绵绵魅力吧。”

生:(兴趣倍增)好!

课堂一开始,学生们就调动了自己生活的知识储备,积极地投入课堂,何愁课堂不精彩呢?

二、表演再现,加工教材

语文课堂多年来都有一种尴尬现象:部分学生恹恹欲睡,提不起精神;教师提问,少数人应答,思维积极的往往人数不多。语文课堂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师问生答的模式呢?让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们来“演”教材。教师应该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起来。学生通过“演”教材,从而有效地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加深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

大家熟悉的高中语文教材里的话剧《雷雨》、《茶馆》、《三块钱国币》等是非常适合搬上舞台的,很多教师可能都没有放过这样的机会,让学生着实“演”了一把。笔者认为,不仅仅是话剧适合让学生“演”,很多课文,中国的、外国的、甚至是古代的文言文,都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作品本身。比如,笔者在讲授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有一段回忆祖母的文字,笔者让学生反复地诵读这么几句话: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可待乎!”

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

师:“读完之后谈一谈,为什么祖母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会让作者情不自禁?”

因为是文言文,加上又没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们大都答不上来。这时,笔者说:“大家想一想,你们的奶奶曾经有没有亲切的叮嘱过你一些事?让我们把当时的场景再现一下,我请两位同学来给大家表演一下。”准备3分钟后,两位同学上台。

(开始表演)一位一边打着哈欠,一边还在做作业的同学,时不时地揉揉眼睛,实在是太困了。这时,“奶奶”推门进来了,手里还端着一碗什么:“哎呦呦,乖孙子,学习到这晌子,先吃点桂圆汤提提神吧。”缓缓坐下,用手摸了摸“孙子”的头,“你看奶奶,一辈子没认识几个字,你爸爸小的时候,我们家里也穷,只能供他上到初中。没文化就吃没文化的苦,出门都觉得自己矮人半截子。我们现在都指望你咯,将来你考上大学,就是我们祖上积德咯……”

生活化的场景,让很多同学很快找到了感觉,一位平时比较内向的男同学举起手来要发言。

“我奶奶以前就和我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半年前,她因病住院还一直在问我的学习情况,我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取得好成绩,让奶奶高兴。可是,没想到……”声音哽咽了,“两个月前,她走了,她没能看到我考上大学……”许多同学也红了眼圈。在这样的情境下,再去理解归有光的情感,应该是水到渠成了。

通过这样的“演”,不仅解决了文本中的难题,也让学生更好地体悟了亲情。

学生的表演是对教材内化后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在对作品的认知与自身原有经验的融洽与建构的基础上,借助动作、语言、神态等手段来表达情绪,展现自我的方式。笔者还鼓励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可以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没有对话的可以补上对话,为了更好地表现,可以外加一些动作,内心的想法可以变成内心独白,必要的话还可以有旁白。学生在多次表演之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甚至,他们还会把社会上的现象,自编自导自演地搬上讲台,既锻炼了自己,丰富了课堂,也让全体同学无形中积累了许多写作的素材。

三、超越文本,沟通内外

教师要树立“超文本”的大语文教育观,即不要死死拖守教材钻坚仰高,固守一隅,而应跳出“语文教语文”的模式,积极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不断拓展信息渠道,使学生拥有充满生机和意蕴的生活。引导学生看电视,听广播、上网,使课内、课外知识融会贯通。

如在教授《等待戈多》一文时,学生们对欠缺逻辑的剧情、凋敝的舞台形象、支离破碎的戏剧语言毫无兴趣,他们认为剧中的主要人物-----两个流浪汉毫无可以识别的个性特征,可以互换角色而丝毫不影响演出效果,这和中国传统戏剧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人物个性鲜明的特点大相径庭。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问:“大家都看过《大话西游》吧,觉得好看吗?”顿时一阵骚动,许多学生熟练地背着其中的经典台词,有位学生发问了:“老师,《大话西游》是好看,但和我们今天学的课文有什么关系呢?”我说:“你们想想,这部电影是不是时空颠来倒去,人物语言非常滑稽而不合常理?”学生们点点头,笔者接着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和《等待戈多》是一致的,这种貌似荒诞的剧情,就是从西方流行起来的‘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二战后在西方萌芽发展的社会现象和哲学思潮,对其推波助澜、拍手称快者有之;冷峻分析、尖刻否定者有之;折衷调和、观望徘徊者有之。但我们从周星驰无厘头电影来看,“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们真是费尽了口舌,说来说去也说不到点子上,反而不如周星驰的“搞笑”来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和感性地道。

师:关于《等待戈多》,它给我们什么人生启示呢(提示:任何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对人生、对社会有积极的启示作用的)。经过讨论后,学生们踊跃发言:

生1: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在我们整个人生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它也许是某个事件,一件东西,一个人或是死亡,这是一种生命的常态。

生2:戈多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物质、一种渺不可见的希望。人类正是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憧憬中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生3:两个流浪汉一直在原地等待戈多,但戈多是谁?干什么的?他们不清楚。他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等着,只是习惯使然,本能使然,他们只觉得必须日复一日地等待下去。他们实际上是在等待解救人生痛苦的希望的到来,期望未来发生点儿什么事,给这沉闷、痛苦、厌烦的生活带来哪怕是微小的变化。然而什么希望、什么变化,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这种等待意味着碌碌无为的人生——这种虚无的等待的累积,或无限的日常琐碎动作的机械反复,即人生:它象征着虚无飘渺的希望。文本和电影的有效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堂其实是很有趣的。

语文教学需要解放的感觉,需要弹奏出她那流动着美的韵律……当我们领着学生畅游在五彩缤纷的语文海洋中时,为何不彻底脱掉镣铐呢?语文课堂应当让更多的阳光洒进来,有了阳光才会有活力!有了“舞台”,学生才能大展拳脚。

(作者单位: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