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声唱法的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1

浅谈美声唱法的特点

褚柏梅

欧洲文艺复兴至今几百年来,意大利歌剧美声唱法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普及。就意大利歌剧美声唱法自身而言获得了丰富的营养及长足的发展,从艺术理论到艺术实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流派和完整的艺术体系,其主要的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宽广的音域流畅而又统一

意大利歌剧美声唱法的发声是建立在气息上,从低声区到中声区再进入高声区都得到了气息强有力的支持,气息的支持点在横膈膜上,横膈膜强大的韧性和支持力使声音流畅而有弹性。在进入高声区也就是换声区后采用了关闭的方法,使换声区没有痕迹并极大地拓展了高声区音域。美声唱法的歌手一般都能唱到两个八度,花腔女高音和一些歌唱家都能唱到两个半八度,甚至能达到三个八度。如: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她的音域达到三个半八度,能唱花腔、能唱女高音、又能唱女中音,是一个全能型的歌唱家。在这么流畅、宽广而又统一的音域里歌唱家可以充分自由地表现作品,这是意大利歌剧美声唱法的一大特点。

二、优美的音色具有金属的穿透力

意大利歌剧美声唱法的音色优美统一,音质纯净无瑕,具有强大的穿透力。是世界歌剧声乐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美丽的声音,所以冠之为歌剧美声唱法是名副其实。

我们都知道发声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声带长在喉器中,喉器是由三块软骨组织组成,歌唱者叫做喉室。声带产生声频,喉室扩大了纯净的声源。美声唱法要求打开喉器,使之进入歌唱状态。用意识有机地控制声带频率的振动机能,充分发挥了声带的优美音色及音质的统一,通过咽腔、口腔等共鸣器官使声音更加扩大,集中到头腔发出。这种妙不可言的声音具有极强的穿透力,所以意大利歌剧美声唱法的演员在剧场演出歌剧时是不用麦克风的,他的声音要穿过乐队的音墙,送到剧场的每个角落。

三、稳定流畅的气息是坚实的基础

前面我们谈到了意大利歌剧美声唱法的特点:声音连贯、音色优美、音域宽广、音质纯净、声音具穿透力。产生这些特点的重要基础是稳定流畅的气息。

意大利歌剧美声唱法的呼吸方法采用的是当今最科学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因为是胸腹式联合,所以更准确地说是横膈膜呼吸法。顾名思义横隔膜分开胸腔和腹腔,它是极具弹性和韧性的韧带。随着呼吸——胸腔扩张与收缩的运动,横隔膜同时也在做着上下运动,只要人的生命存在,这一系统就在永不停止地做着无意识的机能运动。

意大利歌剧美声唱法呼吸方法的精髓就是在吸气时横隔膜下降,当呼气时有意识地要求横隔膜在保持下降状态的同时,继续推动腹腔向前以保持胸腔的吸气状态,扩大胸腔空间;在要求横隔膜有意识地做这一机能运动时横隔膜就产生了向下向前的力。这就是意大利歌剧美声唱法气息的支持点,这也是意大利歌剧美声唱法最重要的基础。由于横隔膜先天存在的机能特性,它的弹性非常好且运动稳定自如,这就使声音发出时连贯、流畅、自如、更具爆发力。所以世界著名的歌剧大师们都强调意大利歌剧美声唱法的灵魂是呼吸+呼吸+呼吸。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它就像是一台汽车的发动机,发动机不好,其他的组件再好也不能产生强大的动力。

四、整体共鸣使声音极具震撼效果

意大利歌剧美声唱法的另一大特点是整体共鸣。这和其他流派的共鸣系统有着明显的区别,局部共鸣和整体共鸣所产生的音响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整体共鸣的效果充分展示了人声的自然魅力,充满磁性,极具震撼力。因为意大利歌剧美声唱法的气息支持在横隔膜上,歌唱时其稳定的呼气使横膈膜以上的身体放松,各共鸣腔体自然地、积极地充分打开。气流是由肺部向上经口腔、鼻腔呼出,声带产生的声源向下共振了气管,产生了胸腔共鸣,向上通过喉腔、咽腔、口腔、鼻咽腔把全部共鸣腔体震响,产生了整体共鸣的效果。

男性的声带普遍比女性的声带发育的大、长、厚,声带的振动频率比女性的声带振动频率低。所以男子的声音低,女子的声音高,在同一声区女声比男声高一个八度,这就是男女的音乐不同之所在。声音的高低要求声带的长、短振动频率不同,以上三个方面就直接反映到各个共鸣腔体的共振比。唱高声区时头腔共鸣的成分多,中声区时口腔区鸣的成分多,低声区时胸腔共鸣的成分多,但缺一不可,完全是整体共鸣。这就是我们在听世界著名大歌唱家演唱时,被他那绕梁三日的美妙歌声所陶醉,为他那无与伦比的艺术造诣而疯狂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李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