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临床护理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产后出血临床护理对策探讨

陈玉婷

陈玉婷

(南平市第一医院产科福建南平353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7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硬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3)、观察组(n=5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予以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时间、抑郁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显著缩短病情控制时间,降低抑郁评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是一种值得临床选用与推广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产后出血;临床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284-02

产后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胎儿娩出后阴道流血及出现失血性休克、严重贫血等相应症状[1]。产后出血严重威胁了母婴安全,一般而言,产后出血主要出现于产后及产后24小时内[2]。本文通过对107例产后出血患者的研究,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对策,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7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硬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3)、观察组(n=54)。对照组中,患者年龄在22~37岁之间,平均年龄(29.9±5.4)岁;发病时间是产后14min~24h,平均时间(3.6±1.7)h。观察组中,患者年龄在23~38岁之间,平均年龄(29.9±5.7)岁;发病时间是产后13min~20h,平均时间(3.6±1.6)h。在年龄、发病时间方面,两组患者比较无差异(P>0.05),组间具有比较意义。

1.2方法

患者在确诊是产后出血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予以吸氧、保暖支持,并且根据患者需要给予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等治疗;同时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情况[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就是密切监测患者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变化,对突发情况予以及时处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针对性护理,主要包括:(1)及时排空膀胱,均匀有节率地按摩子宫,行早期哺乳,刺激子宫减少阴道出血;(2)根据阴道出血发生时间、出血量与胎儿、胎盘娩出之间的关系判断产后出血的原因;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应按摩子宫加强宫缩迅速止血;对失血过多的患者应及早补充血容量;对失血多,甚至休克者应输血,以补充同等血量为原则;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环境,吸氧、保暖;(3)密切观察患者各项体征变化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并根据出入量的差异合理对患者进行全血、晶体溶液、胶体溶液的补充,指导患者多喝水等。当发现患者子宫收缩异常、阴道出血太多的时候,及时给予缩宫、止血治疗;(4)在治疗期间,鼓励患者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多进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在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操作轻柔,尽可能降低操作对患者的影响,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且在止血后检查患者血容量;(5)在给予药物治疗的时候,需要对不良反应情况予以密切观察,防止出现其他不良事件[4];以免发生急救用药过量的现象,影响急救效果,同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有效的抗感染治疗;(6)充分了解患者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针对患者的紧张、不安情绪,给予心理疏导,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让患者可以积极、乐观的接受治疗,以此加快患者康复。本次研究中的产妇多数为初产妇,分娩经验不足,在分娩后出现出血现象往往会出现焦虑、焦躁、抑郁等不良心理,护士格局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心理指导,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并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用专业性知识来对患者各种心理问题进行讲解,提高期认知度,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时间、抑郁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予以观察记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抑郁情况予以评分,评分越高,表示抑郁状态越严重。

1.4统计分析

将两组患者的观察数据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2.0中,用[n(%)]对病情控制时间、抑郁评分进行表示,并给予卡方检验,用(x-±s)对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表示,并给予t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时间为(10.5±2.4)h,抑郁评分为(53.7±5.8)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2%(16/53);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时间为(7.7±1.6)h,抑郁评分为(41.2±4.8)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6%(3/5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产后子痫一般均是由于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的消失,导致静脉血液及组织间液回流增加而引起的。产后子痫导致血容量明显增加,并且加大了心脏负荷,提高了血压,加重了患者病情。为此,医护人员一定要对产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予以高度重视,不要以为妊娠终止后,病因就会消失,此时放松观察与治疗护理患者是非常危险的。

在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下,倘若治疗与护理不及时,就会出现器质性病变,甚至造成死亡[5]。所以,一定要重视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时间、抑郁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以看出,对产后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显著缩短病情控制时间,降低抑郁评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是一种值得临床选用与推广的护理对策。

【参考文献】

[1]赵明臻.重度哮喘合并产后子痫1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0):104-105.

[2]钟丽红,翁田茵,文爱娣等.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14):51-52.

[3]刘芬,于红俊.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5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8):40-41.

[4]王楠.妇产科产后子痫的临床分析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5):281,284.

[5]李玉枝.咪达唑仑用于10例产后子痫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