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经济运作管理与电价政策关系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电力经济运作管理与电价政策关系探讨

郑才强沈强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六安供电公司安徽省六安市237006)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加深,我国的电力市场同时还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怎样才能有效的对电力经济运作管理以及电价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已经成为现代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居民用电以及工业用电所定价格受到国家发改委电价政策的影响非常大,所以,电力企业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就必须保证对电力经济运行管理与电价政策进行有效的处理,进而保证对电力企业发展与社会电力需求的满足。

关键词:电力企业;经济运作管理;电价政策;关系分析

一、电力经济运行概述

由于电力科技高速发展,此时电力的大面积发展带来了利润以及受益的提升。从电力单位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在电力的需求力的影响之下,由于电力的生产面积开始不断的扩张,此时电力单位经历了规模收益递增、不变、递减三个阶段。换句话讲,电力经济属于非常典型的经济。电是一项有着较高的技术性的基础资源。在当前的社会中它属于公共要素,所以其市场的需求和别的产品之间有着一定的差距。通过分析价位的弹性特点我们得知,电是城乡群众使用的电器的基础能量,其有着一定的弹性。在价位变动的时候,需求量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动。在价位变高的时候,很多群众就会降低对空调等用电量多的设备的使用数。在价位下降的时候,很多群众会加大对于此类设备的使用量。

二、电力经济运行的特征

随着发、输变电等电力技术的突破及充分运用,使得电力行业生产效率和投资收益大大提高。相关企业的发展史充分证明:在政府宏观指导下,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业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

现阶段电力经济典型的规模经济。从价格弹性角度看,电力已成为必需资源,其价格必然负有弹性。电力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将减少对耗电量大的电器需求及其使用时间;电力价格下降时,耗电量大的电器的需求及其使用时间将减少。但是,日常用电不论电力价格怎么变动,相关生产线不会因价格的变动而改变,日常用电的需求量都会相对固定。新阶段我国电力经营的垄断明显。如省级的区域内,市场上只有唯一一个企业,只有该公司覆盖省域的销售;由于没有相近的替代品;其他企业进入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政府特许下省电力公司专营该区域内电力是形成电力经营垄断的原因,同时规模经济运作和资金密集也是形成垄断的条件。

三、现行电价政策及弊端

(1)大工业电价构成

主要包括基本电价,电度电价和力率调正电费三个部分。电度电价是根据用户电度表数计算的电价;基本电价是指按用户用电容量计算的电价;力率调正电费是根据用户用电力率水平的高低进行减、增的电费。并规定基本电费的计算;可按用户变压器容量计算,也可按最大需量计算,对最大需量的核准计算也做了具体的规定。

(2)存在的弊端

①对大工业用户所采用的两部电价政策不利于能源的节约使用。因为两部电价中的基本电价是按用户设备容量进行计算的电价,这种电价规定必然促使用户为节约电费支出,而尽可能地压缩变压器的投运容量,使变压器处于满载或超载状态下运行,这样不仅影响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和安全运行,而且对节约电力的消耗没有任何好处。

②对基本电价问题,虽然规定了可按变压器额定容量进行计算,也可按最大需量进行计算,但权限规定并不明确,如何使供电部门与用户在基本电费的计算方面更加公平、合理和具有科学性,还有待电价制度的改革。但由于权限归属不明确,加上企业改革在市场经济下,行业利益的影响,电力用户在电费上经常是吃亏的。

③现行的电价政策虽然已开始实行分时计价。但是选择的权力不在用户手中,电力紧张时供电部门鼓励用户实行分时计费,电力缓解时用户申请实行分时计费,电力部门也很难批准,所以不能刺激用户开展计划用电。致使电网峰谷昼差过大、负荷率偏低,使发供电设备交通得不到充分利用。

四、电力经济运作管理与电价政策关系现状及对策

1、电力经济运作管理与电价政策关系现状

(1)长期不变的电价政策无法适应电力企业的市场化发展需求

虽然市场化改革已经开始,但是我国现行的电价政策受计划经济时代电价政策的影响依然较大。事实上,从电价的形成机制来看,现在使用的电价形成方法基本沿用了1953年以来的计价与调价相结合的办法,由于电价政策长期变化不大,而电力企业已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导致电价政策与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不匹配,因此,电价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电力企业市场化的发展要求。

(2)基本电价计算方式影响电力企业与客户的关系

在电价政策中,基本电价是核心问题,也是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基本电价是电力资源价格产生的基础,而基本电价的形成与电力资源的耗用计算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按基本电价规定了供电部门和用户在基本电费的计算上实行损耗共同承担,但实际供电的无功损耗损失基本都是由用户承担的。

(3)现行的分时计价方法导致电力企业经营处于被动地位

现行的电价政策虽然已开始实行分时计价,但是选择的权力不在用户手中。电力紧张时,供电部门鼓励用户实行分时计费,电力缓解时,用户申请实行分时计费,电力部门也很难批准。这是因为,实行分时计价会导致配网线路需重新设计、完善,成本过高,这显然是一般供电企业所不能承受的。

2、电力经济运作管理与电价政策关系更好发展的对策

(1)调整经营管理策略、推动电价政策改革和完善

针对电力市场化发展的需求和市场化改革的需要,由于电价政策至今变化不大,因此,电力企业应该从自身经营管理的角度,处理好市场改革变化与电价政策不变之间的关系,调整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积极推动电价政策改革和完善。

①要积极调整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从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看来,电价几乎是相对不变的,因此,电力企业应该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经营方法、营销建设等方面适应电力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②要利用自身的政治影响推动电价政策改革的深化,不断完善电价政策。目前,虽然经过市场化改革,但是电力企业仍然是国家垄断部门之一,民营企业和外企还没有资格进入国内市场,这既是一种短处,也是一种长处,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对电价部门的政策影响力依然比较大,企业应该利用好这种影响力,推动市场化电价政策机制的形成。

(2)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推动基本电价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

①电力企业要重视企业内部挖潜工作。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成本比较高,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企业包袱比较重,这就需要从这几个方面重视企业的内部挖潜工作:第一,深化电力企业组织机构改革,实行“精兵简政”,将一些不适合留在电力企业内的部门、人员分流出去,成立自负盈亏的市场经营主体;第二,要真正树立成本意识,企业应该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从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加强企业的内部成本控制,降低企业经营发展中的成本。

②要推动基本电价形成机制的完善,就目前发展情况而言,主要是将按变压器额定容量进行计算的政策进一步细化,明确这一政策的具体计算权限,平衡电力企业与用户的利益。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应该从改善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出发,在推动价格政策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在现有价格政策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电力市场竞争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杜明,舒广奇,郑能洁.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电力客户服务中的应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2]殷令姣,相明琼,郝朝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效益综合评价[J].当代经济,2011.

[3]李善同,何建武,李笑蓉.我国经济增长前景与电力需求[J].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