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7-17
/ 1

浅谈初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黄晶(西南大学文学院0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班,福建福州4

关键词:语文学习;兴趣;习惯;独立思考;课外阅读

一、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习惯

教师每接一个新班的语文课,都应向学生明确提出下列要求:不论是作业、课堂练习、笔记本或是其他形式的书面材料,都要书写规范,不写繁体字,不写俗体字,字体端正,字迹清楚。摸底了解全班学生的书写情况,对于书写基础较好的,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字体端正、字迹清楚的基础上,力求书写美观。写字基本功较差的,在加强基础练习的同时,务必把字写清楚。对于这方面的训练,不厌其烦,不厌其细。除对学生高标准要求外,教师在这方面更要做出表率,特别是上课的板书,对学生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应充分利用这块阵地。

二、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尤其在语文学习中,工具书是必不可少的“拐杖”,是不开口的良师益友。因此,要培养中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教师可规定每个学生配备《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经典工具书,要经常性地训练学生运用音序、部首、笔画、四角号码等常用的检字法。在读书时,遇到生字新词定要查字典,还要把其整理到“专用本”上,教师定期检查督促。这样,时间长了学生遇到问题,就会自觉去翻词典,真是既提高了读书的质量,又养成了“勤用会用工具书”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查找资料的习惯

所谓“媒体”就是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如日常人们使用的数字和文字、声像技术中的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动画等都可以称为媒体。学生可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多媒体使学生学习得更轻松、活泼。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效果的运用,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降低思维的难度,加深记忆,增进对知识的理解。网络也不例外,它现已成为一个永不陌生的新话题,在网络上学习知识也成为了一个新的网络项目。在网络上,学生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所讲不到的内容,能丰富学生们的知识面,能使学生们的视野更加开阔。网络的最大功能应该就是获取信息了,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公路覆盖全球,使庞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通过网络,能立刻知道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事情。

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习惯

对初中学生来说,口头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基本技能,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口语的重要作用与日俱增,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发展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改进教育和教学方法,无疑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有较多的初中学生在口头表达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同学在课内回答问题时常常出现词不达意,结结巴巴,甚至语无伦次的现象。还有的同学由于缺乏说的训练,致使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没有站在大庭广众间讲话的勇气,怕说不好,被人笑话,遭人讽刺。当他们有机会走上讲台的时候,出现“怯场”,口还未开就满脸通红,把原来准备好的内容顿时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无言以对,手足无措,“搁浅”在讲台上。这种令人担忧的现状,使我们急切地感到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我们语文教师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那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大力开展语文的第二课堂活动,把它纳入有目的,有组织的,有指导的活动之中。

五、培养课外练笔的习惯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练笔习惯对语文的写作尤为重要。课外练笔,一直是语文教学大纲倡导的内容之一,课外练笔的形式不拘一格:一段思想火花、一则日记、生活学习中的灵感、观看电影节目后的小评论、跟父母的交流、跟亲朋好友的通信、跟同学之间的一次误会等等,都应让学生以练笔的心态对待。这些都是生活的记载,是学生成长旅程中的一串脚印,我们应鼓励他们去创作。可以想知,学生们投身其中其乐无穷,这种写作的欲望极大的激发促进了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

总之,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一蹴而就绝不可能。指导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就能为语文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申书林、王榆兴,初中语文“六步教学法”初探[J],河南教育.1994.2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王荣生、张孔义,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