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移动终端无线打印的NFC应用试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面向移动终端无线打印的NFC应用试论

蔡继涛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通信中心广东广州510220

摘要:当前科学技术在快速的发展中,无线网以及信息技术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往的办公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所以,基于信息技术基础上产生了现代办公模式,就是利用移动终端,就可以做到移动办公。以NFC为基础的移动终端通用打印技术,把无线网络通讯技术融合其中,这样移动终端就可以利用多种无线通讯技术和无线打印设备进行连接,实现无线打印,本文分析了面向移动终端无线打印的NFC应用试论。

关键词:面向;移动终端无线打印;NFC应用

面向移动终端无线打印的系统是依托NFC为基础产生的,在运用移动终端打印的过程中,不管使用哪种无线技术,也不用担心打印机是不是支持打印不同的文档,都能够做到没有障碍的打印,让移动终端以及打印机之间能够做到有效的连接。所以,研究面向移动终端无线打印的NFC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更多的用户使用提供便利,促进办公效率的提升,带动有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无线打印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

1、系统架构情况

依托NFC为基础的移动终端通用无线打印系统,在硬件架构方面包括:无线打印设备、移动终端、打印云服务平台、文档存储服务以及安全日志服务器,系统在架构设计中运用的是安全加固的C/S架构,其在稳固性以及安全性方面都较高,客户端就是移动终端,用安卓设备做实验分析,打印云服务平台就是服务端,其操作系统采取的是Linux,主要就是对文档进行翻译和转换,且和安全日志以及文件存储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存储服务器能够把要翻译的文档进行临时性的存储,而安全日志就是将所有的打印请求日志都记录下来[1]。

该系统软件构成部分包括三个子系统,分别是:无线连接管理、文档翻译以及文件传输,文件传输子系统中包括跨域、云端文件、本地件三个传输模块无线连接管理子系统在移动终端中进行运行,其主要是将无线打印设备以及移动终端之间进行连接;文档翻译子系统是在打印云服务平台中进行运行;文件传输子系统的几个模块分别负责传输打印云平台以及移动终端的文件、传输无线打印设备及移动终端间的文件、传输文档存储服务器以及移动终端间的文件,每个子系统之间都是进行协作的,全面对无线网络的优势进行运用,让无线打印的操作变得更加简单,不用顾及打印设备和文档方面的不同,进而从本质上对移动终端的打印问题进行解决。

移动终端在连接了无线打印设备以及无线连接管理子系统后,就要把要打印的文档利用互联网发送到多样云服务平台中,在受到请求后会把其发送到安全日志服务器中,对本次的请求进行审核以及记录,之后会到文档翻译子系统中,对文档的格式进行分析,找出最优解码算法,之后把文档翻译成让打印机可以识别出来的格式。最后,翻译好的文件被在文档服务器中得到临时的储存,产生一个临时下载地址。文件传输系统对移动终端的IMEI串号进行加密处理后会将其传输到打印云服务平台,进而可以打印。

2、无线连接管理子系统设计

以往移动终端要和打印设备进行连接,通常的方式都是USB数据连接,后来随着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无线网络和蓝牙的连接方式,当前的连接都是利用无线技术实现的。

为了让二者能够互联,本文基于当前的无线连接技术,面向移动终端,引入NFC近场通信技术,通过该技术和无线打印设备进行数据的交换,进而更好的选择连接方式,把需要有人工进行干预的环节隐藏起来,让人们感受到不到其中的复杂程度,在连接以及传输中不需要人进行匹配,这给移动打印技术奠定了基础,让交互的人性化得以加强。

该技术在建立连接时效率较高,花费的时间较少,在0.1秒内就可以实现。所以,在二者都支持该技术的情况下,无线连接管理子系统第一次使用该技术和无线打印设备进行通信,交换打印中要基本信息,如,打印机编号、无线打印机的物理地址、打印机支持的无线连接方式。移动终端在受到返回信息后,要结合这些内容选择出最适合的连接方式,进而进行打印。需要打印文档通过文档翻译子系统翻译、转换后的文件大小和复杂程度之间的关系是正比例,即文件越大,这个过程的复杂性也就越高。所以,移动终端在对无线打印设备的通讯方式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该要全面的对各种因素进行考虑。

3、文档翻译子系统

面向移动终端设备的文档翻译技术,能够结合需要打印的文档,对其的类型进行分析及判断,进而找出最好的解码方法。文件类型分析包括两种,第一种是结合文件特征码进行分析,第二种就是结合文件的扩展名进行分析[2]。前者需要全面深入的了解文件结构,判断分析一个文件是不是docx文件,只需要看其开头的前八个字节,如,打开word2007文件,要是以“504B0304”作为开头,那么其就是这种文件,否则就不是,这几个字节一般被叫做特征码。当然Word的版本不同,那么特征码自然也不相同,如果,是2003版本的,那么对其是不是docx文件进行判断就要看其开头的前面18个字节。结合特征码进行判断,其优点就是正确率更高。然而因为办公软件是一直在更新和更替的,这也会让文件特征码的数据库不断增加,在维护上存在较大的难度,所以,这就成为该方法的一个不足,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一般都是通过文件的形式在存储设备中进行保存,文件属性由文件名以及扩展名构成,扩展名就是文件的类型,可以对类型进行分别,且其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户在要打开一个文件时,会由系统来决定使用那个软件打开。可以看到用这种方式判断很方便,操作上较为简单。然而因为扩展名缺乏一个统一的机构能对其进行管理,这也让各个软件的开发者都能够自由的制定自己文件的扩展名,可以看到这种方法会在正确率上存在不足,会出现一些误判。

这两种文档分析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以及不足,所以文档翻译子系统中的文档类型分析就将两种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并且应用了云计算的优点。系统在接受到办公文件后,会先提取其扩展名,对其的类型进行初步的判断,后缀名要是主流办公文件,就会进行判断,否则就会把其提交给云平台,分析文件的特征码,进而掌握其类型。这一方法极大的提升了识别效率,可以减少误判。判断好类型后,系统会运用合适的算法解析文档中的内容,把需要打印的内容进行翻译,满足打印设备格式的要求,进而直接进行解析以及打印。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中对基于移动终端的无线打印系统进行分析,对其中的NFC设计进行分析,主要有系统架构、无线连接管理子系统以及文档翻译子系统。加大对该项技术的推广和运用,能够为更多的用户提供便利,极大的提升办公效率,对我国无线打印相关技术的发展也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秦怡,杨云,闵玉涓,赵晶晶,姚明.面向移动终端无线打印的NFC应用设计[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7(2)

[2]袁晓娇.基于Android的NFC移动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东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