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街道金西村湘湖三期安置用房项目方案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蜀山街道金西村湘湖三期安置用房项目方案设计

孔维清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蜀山街道金西村湘湖三期安置用房项目方案设计,以供参考。

关键词:概况;功能布局;规划结构;场地出入口;立体交通体系;户型设计;建筑风格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蜀山街道金西村,用地面积约178.62亩,地块呈南北走向,西临风情大道,南靠南五路,北接南四路,拟建总建筑面积达49.2万平米现代化安置社区,其中住宅面积约26.73万平方米,配套公建面积约2.97万平方米,地下室面积约19.5万平方米,项目建安投资17.22亿元。(如下图)

图1蜀山街道金西村湘湖三期安置用房项目

图2鸟瞰图

总体构思理念

通过对项目性质、用地周边环境、设施等作深入探讨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在该项目的规划设计中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1、关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多方位诉求

2、在有限的投入条件下充分挖掘设计潜力,提升整体品质。

3、在设计的各个环节体现居住者多层次的行为和心理需要

4、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塑造新型都市邻里关系

设计特色:

一、合理的功能布局

本设计在总体布局上统筹考虑配套设施价值最大化与生活环境最优化的“双向”诉求。

将配套设施中主要商业部分及住区形象出入口布置在南五路上,考虑其配套商业面积较大以及后期租售业态的需求,布置成两层内街商业模式。利用地块东侧规划中的教育设施和社区主入口带来人气营造成熟的商业氛围。地块北侧根据任务要求沿街布置社区及养老用房。住宅沿南北后退,安排在相对安静的内部空间,整个布局外动内静,各有特色。

二、明确清晰的规划结构

配套商业部分以“街+广场”为规划特色

本案将商业与社区主形象出入口一体化设计,创造出大气对称的广场景观,提升社区和商业的空间品质。商业业态沿内外街区、入口广场等连续展开,界面积极,收放有度。

住宅部分采用“一轴、一环、多组团”空间形态

本案着力于提倡“小组团、大社区”的理念。以南北向的轴线序列奠定整个小区的空间导向,再以划整为零的规划手段形成几种尺度不一的特色组团,建筑、景观以此展开、层层递进。社区内部采用一条整体外环道路串联各组团单元。开闭所、临时停车位、垃圾房等公共设施沿环线布置,环内以休闲健康、绿化景观为氛围基调。

三、理性分析下的场地出入口组织

小区的主要人行出入口及形象广场设置在南侧南五上,次入口位于北侧的南四路上。考虑南五路上规划有公交站点和道路南侧高压电塔的影响,为避免了主入口与公交车站重合引起的不便以及正对高压电塔带来的负面心理感受。本案将南向主形象入口东移,与北入口形成一条南北向空间主轴线。

四、安全、高效、便捷、舒适的立体交通体系

1、完全人车分流系统

考虑社区规模大,停车数量多及早晚出行高峰期重叠等因素。本案南北道路各设两个机动车出入口,所有机动车流线按照均按机动车右进右出的原则,从两侧出入口进出地下车库,互不干扰。住户在地下停完车后可乘电梯方便的到达自家入口,高效便捷。机动车在住区入口处被分流,完全实现小区的人车分流。各出入口均设临时访客车位,人性化的满足多种停车需求。

2、精心考虑的垃圾清运路线

垃圾清运是社区日常生活不容忽视的内容,为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及环境的二次污染。采用垃圾箱多处布点,密闭压缩式垃圾房集中安排在机动车入口附近,尽可能远离住宅建筑,清运垃圾车在不必进入小区内部,就能方便快捷地运走。考虑处理方式的不同,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分开设置。

3、充足的停车位配比

依据《萧山区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要求,共设计机动车位3912辆,其中地面机动车位停车117辆,设有两层地下室,车位充足。

4.消防道路设计

消防车由机动车出入口进入住区内部,沿主环形道路到达各组团建筑,各单体均沿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宽度及净高均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地块内高层建筑高度均超过50米,沿建筑物长边布置有15mX15m消防登高带,以利于消防扑救.沿街建筑长度超过150米开设消防通道。超过80米设人行通道。

五、景观设计以“家园”为核心理念。

本案以“公园中的家”为设计理念,以“一轴多园”为景观构架。精心打造的景观环形步行系统,开合有度的组团邻里空间、丰富多样的运动设施。。。。。全“短板式、点式”的建筑布局,超大的楼间间距,保证每户均有良好的景观视线。

六、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塑造新型都市邻里社区

小区内考虑红白事用房及场地,红事用房及场地结合会所布置在小区主入口正对位置,开阔大气,环境优美。白事用房及场地布置在南侧西北角,位置独立隐蔽、对外干扰最少。

邻里关系的变化,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设计中的注重现代个人隐私空间的同时,积极创造多种开放交流的空间环境。如底层架空、组团庭院空间、公共会所、中心庭院等等,营造距离适度、和谐温情的新型邻里关系。

七、方正、简洁、大气、功能齐备的户型设计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落实到户型设计的每个细节.

在建筑单体设计中,所有户型均采用四明户型设计,注重入口处过度空间的设计,例如玄关,入户花园的处理.突破以往安置户型采光通风不佳的垢病,体现高品质居住环境的特征.

家庭厅在房屋的正中位置,采光通风效果良好,满足主人饮食起居、交流礼仪等各方面的家庭生活需要。

住宅套内设计动静分离、居寝分离、盥厕分离、室内布置紧凑,走道短捷,提高面积的使用率和舒适度。

每套单体同时考虑多个阳台设计,以增大使用面积。住宅每个房间均考虑空调位空调机室外机独立设计,力求外立面整洁美观。

厨房设计按照藏,洗,切,烹的操作流程布置,便于将来使用。

卫生间的设计紧凑合理,采光与排风均作了周到的设计。

主卧室均朝南布置,且大户型中主卧室配置了独立卫生间。卧室均具备了良好采光、通风条件。

八、简约、典雅、稳重、大气的建筑风格

我们始终把握设计经济性与艺术性的平衡关系,不过度设计、不滥用材料、不堆砌语言。

设计采用干净利落的线条语言、温馨的色彩搭配、大面积的仿石涂料与局部的石材配比,注重虚实变化。

使小区整体建筑形象对称挺拔,干净利落,散发出简约、典雅、稳重的建筑气质。

作为新型城乡一体化安置社区,我们始终关注整体品质的营造和居民情感诉求。宽敞明亮的居住空间、环境优美社区环境、成熟完善的配套设施、便捷高效的流线组织、和谐温情的邻里关系。当建筑被注入感情,住区被赋予生命,生活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