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病人管理中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病人管理中的体会

张珍李林

(1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浙江台州318020)

(2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浙江台州318020)

【摘要】目的:探讨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于慢病管理中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210例慢病管理状况,均应用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慢病管理,评价患者实施慢病管理前、后对疾病的认知、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施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较管理前显著提高,生活方式明显好转,P<0.05;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分(92.34±3.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5.82±5.49)分,P<0.05。结论:应用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慢病管理可更好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病管理;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生活质量;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331-02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凸显,我国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发病人数逐渐增多,此外,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也是导致慢性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1]。目前我院应用的信息系统主要有卫生服务系统和体检系统等,我院通过对各信息系统的整合来形成多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此次研究于信息系统建设基础上搭建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创建慢病管理新模式,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210例慢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及管理状况,均在本地生活1年以上且可按时就诊。男性110例、女性100例;年龄52~72岁,平均为(63.8±3.7)岁;高血压158例、糖尿病级40例,其他12例。

1.2方法

将社区居民信息完整录入至具体工作网格与管理网格中,以实现对管理对象的定性、定量和定位管理。每位责任医生团队和责任医生负责各自相应网格和管理网格,并将慢病管理对象相关信息录入至相应网格中,在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首页上可形象的看到社区分布状况和方位。通过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可实时查看慢病患者健康档案,通过点击相应社区可显示社区相关情况和责任医生信息及责任医生管理情况。通过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慢病患者从检出、建档、随访和诊疗及转诊、死亡的全程管理,责任医生则负责对慢病患者的全程管理。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多个系统接口互联,以实现资源共享,有助于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应用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责任医生和其团队均可实现无纸化和电子化,由责任医生为每位慢病患者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并签订保健合同,随访1次,健康教育1次,并录入到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中,由责任医生通过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来实施网络管理。责任医生可通过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及时了解和掌握患者情况,并通过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发送相关信息,提高健康教育等及时性,让患者享受到更及时的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是整合多个系统的综合性平台,医生可通过该平台来全程掌握患者信息,以便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及时的联系和沟通,责任医生可将患者实际情况及时录入至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让社区医师等共享,以便为患者更好的服务。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工作程序,让工作变得更加简便,方便患者就诊和医师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1.3观察指标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患者实施慢病管理前、后对疾病的认知、生活方式情况。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其生活质量越高[4]。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应用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前、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生活方式情况比较

应用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后,慢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较管理前显著提高,生活方式明显好转,P<0.05,见表1。

表1应用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前、后患者对疾病的

2.2应用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慢病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得分(92.34±3.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5.82±5.49)分,t=36.52,P=0.00。

3.讨论

本次应用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管理,以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慢病管理可更好的规范日常管理工作流程,提高责任医生工作效率,同时应用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还可实现无纸化工作流程,做到从人工、纸质等向计算机控制模式转变,同时应用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可实现信息和管理及人力资源的整合,为医院管理提供更多信息资源,并优化工作流程,让工作目标变得切实可行[2]。此外,应用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可通过数字平台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实现计算机自动汇总和分析,提高信息化程度和信息的可利用度,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应用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实施慢病管理取得显著效果,然此次作者也体会到通过应用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实施慢病管理可有利于医师全面掌握患者健康情况,从而针对患者实际情况来实施合理的干预方案,并通过掌握患者情况来合理调节治疗措施,体现出慢病管理的灵活性,更好的为慢病患者服务,提高干预效果,从而获得患者满意,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慢性疾病是一种终身疾病,需患者长期服药来控制病情,然药物本身具有一定不良反应,从而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必要的健康管理十分关键。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也是一种管理趋势,因此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于瑶,高颖,柳红芳,沈蔷,周莉.社区慢病管理模式的现状与思考[J].世界中医药,2017,12(7):1491-1494.

[2]刘戈,曹晶,贺茜,吴欣娟.健康信息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3):3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