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中快乐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1

快乐阅读中快乐成长

武赞虎

武赞虎甘肃省民乐县洪水小学734500

摘要:快乐,是人的积极、美好的情感体验,拥有快乐的人生是甜蜜的、幸福的,同样,拥有快乐的阅读生活,生命也是鲜活的、灿烂的。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近几年的课外阅读教学中,我潜心钻研,积极实践,把课外阅读教学转化为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适时给学生引一引,激发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营造阅读条件,积极评价阅读,安排阅读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在课外阅读中快乐成长。

关键词:激发兴趣加强指导营造氛围积极评价合理安排

让每个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积极地获取知识、在课外阅读中快乐成长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在沐浴新课程改革春风的日子里,我和孩子们一起耕耘、一起收获,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幸福成长,自己也同样快乐着、幸福着。

一、激发兴趣,驱动阅读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让学生乐于读书。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课外书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2.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想去阅读。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授之以渔”,学会阅读

教师传授学业要“授之以渔”,首先必须让学生识别何为鱼。书店里的书琳琅满目,而小学生因为年龄阅历的限制又缺乏一定的识别能力,很多家长也是以为看的书越多越好,贪多求量。教师应指导学生按年级段读书,低年级孩子多读童话、神话故事和一些拼音读物,中高年级可涉及小说、散文、历史人物传记、诗歌等多种体裁。其次,要教学生掌握阅读的五个步骤:读、查、思、注、摘。拿到一篇读物,要认真地读,可默读或朗读。读的过程要专注,感受情节,捕捉文章信息。可通过工具书解决难懂的字词意思,思考重点语句的含义,体验角色所处的环境,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动动笔墨,把自己的所感所想做一些批注。最后,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多诵读积累,把语言文字的精华融入到写作实践中。

三、营造氛围,让学生快乐阅读

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创造课外阅读的机会,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一个舒适、安静的氛围下读书。

1.开发图书馆。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能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海洋的好场所。

2.建立班级图书库。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

3.给学生创造足够的阅读时间。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要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

4.优化读书环境。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内,装点上几幅书画作品,增添了文化气息。读书时,放上一曲优雅舒缓的钢琴曲,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尽情地读书,平和的心境,互相感染,融入书海而不亦乐乎!

四、积极评价,让学生坚持阅读

1.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如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开展“古诗朗诵会”、“故事比赛”、“童话化妆表演会”、“文艺节目会演”、“小小读书讨论会”、“课本剧比赛”、“名人的读书格言接力赛”、“我的读书方法”及出墙报、展览读书笔记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总结读书成果,交流读书心得和经验。

2.密切配合使学生坚持读书。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做到:一是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半途而废;二是定时,针对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是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定出一个读书计划,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五、指导学生学会安排阅读时间

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长与短的统筹,假期的时间长,可以多读些长篇名著,平时阅读还是以短篇为好;做到内与外的链接,课本上学到一个章节,如果能在课外对其补充,阅读相关背景文章,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总之,快乐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而且更是大语文课堂所必不可缺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有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学习,让快乐阅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