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宫内复苏的护理干预分析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胎儿宫内复苏的护理干预分析进展

马丽恒

马丽恒

(全州县妇幼保健院;桂林全州541500)

【摘要】胎儿窘迫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严重的分娩并发症,其病因与孕妇及其自身存在的病症有密切的关联,如:母体血液含氧量不足、母胎间血氧运输及交换障碍、胎儿自身因素异常,均可导致胎儿窘迫。如胎儿窘迫无法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则症状加重甚至危及胎儿生命。本文就胎儿窘迫的宫内复苏护理干预进行综述。

【关键词】胎儿窘迫;宫内复苏;护理干预

胎儿窘迫指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其发生率为2.7-38.5%。急性胎儿窘迫多发生在分娩期;慢性胎儿窘迫常发生在妊娠晚期,但在临产后常表现为急性胎儿窘迫。以往临床上针对胎儿窘迫常采用母体静脉补液、母体供氧、抑制宫缩以及改变体位等干预手段,主要是为了帮助胎儿减轻缺血缺氧的症状,且同时促进孕妇机体内的血氧含量,但是从整体上进行分析,效果并不理想[1-4]。现在临床上出现了一种“宫内复苏手段”[5],先分析了致使胎儿窘迫的原因,再针对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这样能够对症下药,帮助胎儿改善窘迫症状。

1羊膜腔灌注的护理

临床上羊膜腔灌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此治疗方法下能够有效缓解胎儿窘迫症状,并降低羊水粪染几率,从整体上可改善胎儿的预后。在实施羊膜腔灌注治疗后,可缓解脐带受压情况,并增加孕妇子宫内的羊水量,并可显著降低胎儿窘迫率、胎心缓慢率以及孕妇剖宫产率,在临床上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针对37孕周胎粪感染的患者给予羊膜腔灌注治疗,在治疗之后并未发现明显的并发症,且还可以改善新生儿的预后和结局。护理人员在实施操作之前,需要详细观察孕妇子宫内胎儿的胎心情况、宫缩情况以及自身症状,在实施灌注治疗之后还需观察孕妇的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当给予孕妇输入400ml的液体,并监测产妇子宫内的羊水指数,来确定是否拔除导管,在拔除导管之后,若是观察到液体不流动或是流动过于迅速,则应该重新插管,并在孕妇分娩之后,应当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时间为3天,以此预防感染。

2静脉输液的护理

采用氯化钠注射液(浓度为0.9%)或乳酸林格液500ml到1000ml能够有效改善孕妇体内循环,且输液速度为每小时125ml的疗效差于每小时250ml[6]。高辉等[7]研究指出,孕妇在行分娩镇痛之前分别给予1000ml静脉输液或500ml静脉输液,来比较两种方式输液之后胎儿血氧饱和度受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行1000ml静脉输液的孕妇,其胎儿血氧饱和度提升了0.14%,而行500ml静脉输液的产妇,其胎儿的血氧饱和度则提升了0.1%。护理人员给予孕妇静脉注射时,应当首要选择乳酸林格液或是生理盐水进行输注,但是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无论是对孕妇输入哪种液体,都需要在输注过程中监测孕妇的情况,避免其发生肺水肿症状,尤其是针对重度子痫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β受体激动剂治疗以及硫酸镁治疗的孕妇[8]。但是在临床上不推荐孕妇使用糖水治疗,因为孕妇机体中原本就含有较高的糖含量,在增加糖分的摄入,随之胎儿的糖分也会有所升高,严重的甚至会加大胎儿酸中毒的几率[9]。护理人员还可以选择500ml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5%)或是200ml羟乙基淀粉来帮助产妇扩充血容量,以此能够有效降低孕妇毛细血管通透性[10]。

3体位选择的护理

杨庆莲等[11]研究指出,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可选择各种体位进行生产,而采用仰卧位体位孕妇的胎儿血氧饱和度均低于采取右侧卧位和左侧卧位进行生产的孕妇;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当胎儿的心率出现了变异减速或延长性减速之后,这时孕妇改变生产体位则能够改变盆骨、子宫、胎儿、脐带之间的关系,进而能够有效纠正胎儿脐带受压情况[12]。孕妇还可以采取膝胸位、垂头仰卧位以及侧位体位进行生产,这些体位均能够缓解脐带受压[13]。冷红兰等[14]研究指出,当孕妇采取半坐卧位进行生产,这个体位与其他体位相比,能够显著降低孕妇子宫对下腔静脉和股动脉造成的压迫,在减缓压迫症状之后,能够促进胎盘进行循环,让胎儿在子宫内得到充足的氧气,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胎儿在子宫内缺氧的几率。孕妇采取半坐卧位进行生产,还能够增加孕妇血液内的含氧量,并促进呼吸,这对于改善胎儿宫内窘迫症状和宫内缺氧症状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护理人员需要注意在孕妇选择半坐卧位进行生产时,需要将患者臀部抬高20度,并将床头抬高35度,并保持前后5度的变化范围,让孕妇保持舒适的体位进行生产。

4抑制宫缩的护理

当孕妇在10分钟之内就出现了五次以上的宫缩症状之后,护理人员应当尽量减少对孕妇使用前列腺素制剂、缩宫素等子宫收缩剂,在孕妇的子宫部位发生了过度性刺激之后,使用宫缩抑制剂能够缓解孕妇情况,在此之后可为孕妇实施剖宫产。李焕敏等[15]研究指出,孕妇子宫出现了过度刺激,且持续时间超过了1小时之后,孕妇胎儿的脐带血PH值则会低于7,在宫缩时间超过了半小时之后,胎儿的血氧饱和度也会有所降低。在一般情况下,孕妇子宫在受到了一定时间的刺激之后,才会引起胎儿的心率变化,在出现了这种情况下,需要减少缩宫素的使用,必要情况下需要停止缩宫素的使用。在停用缩宫素半小时之后,若是孕妇子宫收缩较弱,且胎儿心率也逐渐恢复正常的情况下,便可考虑重新给予孕妇使用缩宫素。护理人员在采取这些措施之后,若是还是无法缓解孕妇症状,应当给予孕妇使用缩宫素拮抗剂、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以及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等抗宫缩抑制剂,并同时给予孕妇大量的液体进行静脉注射,以此来缓解孕妇子宫部位的收缩情况。由于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在使用之后,会对孕妇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在使用之前,护理人员首先需要评估孕妇使用禁忌症,并在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也需要严密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指标[16]。

5母体供氧的护理

李朝霞等[17]]研究指出,子宫内的胎儿在发生缺氧之后,给予流量为10L/min的持续性吸氧,能够提升母体血液中的含氧量。针对慢性缺氧症状,则可给予低流量吸氧处理,每次吸氧时间为30分钟左右,每日吸氧两次到三次。黄鹂鸣,冯琳等[18]研究表明,如今临床产科医护人员只要发现了胎儿出现缺氧症状,则会给予孕妇进行输氧,但是医护人员并没有了解到致使孕妇压迫的主要原因,也不能够及时纠正胎儿缺氧症状,因此导致临床上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在此研究中提出了用“改良式体位输氧”来帮助胎儿纠正缺氧,在胎儿缺氧之后,即对孕妇进行B超检查,随后根据检查结果帮助孕妇调整体位,最后使用胎心监护仪来检测给氧的效果。王利娟等[19]研究指出,胎儿发生窘迫之后可以使用三联联合超声来进行治疗,能够提升新生儿Apgar评分,并可改善脐动脉血气,有确切的疗效。现如今临床上还未确定供氧可改善胎儿窘迫的有效性,但是给予孕妇吸氧确实能够改善胎儿的血氧分压,胎儿在子宫内的10分钟左右便可达到氧饱和度和氧分压饱和度,但是若是子宫内停止供氧之后,状态便会持续性下降[20]。

结束语

宫内复苏是否有效取决于能否消除胎儿所受到的不良影响,宫内复苏手段可靠安全、有效性高、操作方便,宫内复苏的目的不仅仅是抑制窘迫症状加重,还需要让胎儿能够顺利过渡到子宫外的生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宫内复苏只能够暂时缓解胎儿的宫内缺氧症状,并不能够彻底根除导致胎儿缺氧的原因,因此临床产科中的医护人员需要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来为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如今临床上总结了几种宫内复苏的护理干预手段,但是临床上仍然没有明确定义这几种干预手段的有效性,需要医护人员采取更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且在护理干预方面也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讨。

【参考文献】

[1]罗美好,叶萍.宫内复苏术对足月胎儿窘迫脐血指标的影响及新生儿神经功能的评估[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8).

[2]石礼双,何薇,黄华梅,等.胎儿宫内输血的护理与体会[J].全科护理,2019,17(03):321-323.

[3]郑美钗.综合护理在妊高症患者围产期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其胎儿窘迫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02):73-75.

[4]魏静梅,丁萍,崔晓琴.家庭支持计划护理在妊娠期胎儿异常孕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20):88-90.

[5]朱燕飞.产程中镇痛分娩+体位护理对胎儿枕后位矫正的护理[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4):106-107.

[6]滕俊萍.循征护理在胎膜早破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3):297-298.

[7]高辉.期待疗法在前置胎盘护理的效果及护理干预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1):151-152.

[8]苏爱玉.胎心监护对产妇分娩结局的预测作用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5):44-45.

[9]王晔,刘铭.产时宫内复苏的临床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51(3):238-240.

[10]陈军女.宫内复苏术对足月胎儿窘迫脐血指标及新生儿神经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24):97-98.

[11]杨庆莲.营养指导在围生期孕妇保健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名医,2019(05):200.

[12]杜红晓.初产妇胎儿脐带绕颈的产程观察与产程护理效果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9):179-180.

[13]董美芹.宫内复苏术对足月胎儿窘迫脐血指标及新生儿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校医,2017,31(6):461-462.

[14]冷红兰,邱正堂.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9(09):11-12+16.

[15]李焕敏.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0):103-104.

[16]付屹.肥胖患者剖宫产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的护理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4):161-163.

[17]李朝霞.胎儿畸形引产孕妇焦虑和抑郁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02):175-176.

[18]黄鹂鸣,冯琳.胎儿宫内复苏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03):255-258.

[19]王利娟.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3):188+194.

[20]李民喜,卢雪松,郭艳容.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09):1247-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