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气象科普教育宣传的设计和实施——以帮助儿童认识停课信号宣传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中小学生气象科普教育宣传的设计和实施——以帮助儿童认识停课信号宣传为例

肖巧洁谢啸天

(中山市气象局,广东中山528400)

摘要:为加强教育部门在恶劣天气下的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切实保障学校师生安全和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广东省教育厅与气象局联合发出《关于建立教育系统应对台风暴雨停课安排工作机制的通知》,同时还下发了《广东省台风暴雨极端天气学校停课安排指引》。这些文件中明确指出了,当地气象部门发布台风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和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时均自行停课,学校不需要再通知。但是针对停课预警信号,部分家长和学生还不甚了解,所以做好中小学生停课预警信号科普教育宣传十分重要。

关键词:气象科普教育宣传停课预警中小学生

引言

2014年7月4日,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气象局联合发出《关于建立教育系统应对台风暴雨停课安排工作机制的通知》,同时还下发了8月1日实施的《广东省台风暴雨极端天气学校停课安排指引》。《指引》特别明确,当地气象部门发布黄色或以上台风预警信号时,所有学校均应停课。暴雨红色预警则根据发布时间确定是否停课。《通知》指出,各级教育、气象部门明确以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和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为停课信号。气象主管机构和教育等部门应进一步细化停课措施的实施办法,做好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引导社会公众形成习惯,提高社会公众防灾避险的自觉性。

1气象科普宣传的设计思路及实施

1.1气象科普宣传的类型

1.1.1传统科普宣传

长期以来,传统气象科普宣传以气象系统为主,宣传方式包括办内部刊物和报纸,利用纪念日、减灾日等进行街头设点展示和向行人分发宣传资料,制作展板挂图、横幅、板报等,放映专题录像片,现场咨询辅导等。这些传统方式操作简便、直观形象,但受众面和普及效果不尽人意。

1.1.2大众传媒科普宣传

青少年科普教育同样需要新媒体,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渠道通过播放专题片、开发气象科普应用APP、开辟气象科普知识专栏、出版科普书籍等进行广泛宣传。

1.1.3大型科普宣传

利用每年的“3.23”世界气象日、科技活动周、国际减灾日、气象知识大赛、气象夏令营和全国科普日等活动为载体,向社会公众开展有关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等的科学背景和基本知识的普及宣传,以提高公众应急避险、自救互救和参与节能减排的能力。

1.2气象科普宣传设计思路

1.2.1组织停课预警信号知识停课应急演练讲座

宣传活动工作人员以ppt讲座方式给学生普及观云识天和停课预警信号等知识,结合有奖问答、模拟天气预报等互动环节加深学生对气象知识的认知,寓教于乐,可以有效提升现场活跃的气氛。并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开展停课应急演练,学生角色扮演环节积极主动;组织校长及老师现场模拟台风黄色停课应急流程,并组织学生疏散到学校门口。

1.2.2自主开发优质特色的科普教育资源成果

科普教育资源开发是为科普基础设施提供展示和教育的核心支撑,所以利用气象本身已有的资源,开展基础性、原创性研发,目前主要利用五大类自主研发气象科普产品成果作为科普展教资源。

1.3气象科普宣传推广的实施

近年来,中山市气象局依托“一个基地”,打造“三大品牌”,搭建气象科普教育平台,积极寻求服务学校教育,探索与以科普教育方面进行广泛合作,重点利用科普基地的源开展科学生动的教学活动,在校外科普教育中提升学生的气象科学素养。

(1)秉承研学活动理念,充分利用气象学科内容的独特性,开发系列公益课程和探索气象小讲堂。

(2)自编自导自演了防灾减灾歌谣《停课不求人》,并制作成MV,在校园社区活动中广泛传唱,中山教育信息港网站挂网宣传。

(3)科普微电影2部:《准不准》和《实习主播》,分别获市优秀微电影二等奖和三等奖。(4)自主精心设计气象宝宝系列玩偶,形式新颖,亮点突出,受到小学生欢迎。

(5)基地还自主开发10多种科普宣传小册子免费发放,内容贴近学生、市民,公众接受程度高。

(6)印发“智慧气象2018”记事本,向他们宣传台风暴雨停课指引。同时“借力”宣传和推广天气短信业务,加大宣传“中山气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并认真回答老师和同学们对公众号和相关气象问题的咨询。通过此类活动让老师和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切实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2气象科普活动的意义

2.1气象科普活动的意义

2.1.1有助于普及气象科普常识

通过对停课预警信号的宣传开展的系列科普教育有助于全面普及气象科学常识,拓展气象科普知识的社会影响面,提高科普教育效果,能够加强气象灾害和相关避险知识的宣传,使之适应全球气候变化,防御气象灾害,提高社会民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能力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关键措施。

2.1.2有助于气象部门加大气象科普工作力度

通过气对停课预警信号的宣传开展的系列科普教育有助于气象部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科学发展观和“三个气象”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气象科普教育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大气象科普工作力度,推动科教兴县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其成为宣传气象、发展气象的重要窗口,推动气象防灾科学化发展。

2.1.3有助于气象部门增强科普宣传实效性和影响力

通过气象科普教育有助于气象部门提高对做好气象科普宣传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把气象科普宣传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健全组织机构,吸引社会力量和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气象科普宣传工作。

3停课预警信号的应对和反思

①当发布分区预警信号时,各镇区相关部门应按照所属地片区的预警信号级别,采取相对应的气象灾害应急措施。只要有某一片区发布了达到停课标准的预警信号,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及托幼机构统一停课,学生和家长除在广播、电视上了解预警信号发布情况外,还可以通过12121气象应急电话,气象局官方网站(www.zsqx.com)等多种方式进行查询。

②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必须明确,就是停课并不等同于放假。停课信号生效期间,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应当停课。未启程上学的学生不必到学校上课;在校学生应当服从学校安排,学校应当保障在校学生的安全;上学、放学途中的学生应当就近到安全场所暂避。

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在校学生的安全,不应立即让学生回家。如果已经发布停课预警,各级学校可应自动停课。

③教育主管部门要与气象部门加强协作,及时获悉气象预报,并通过教育短信平台转发给辖区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以便学校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学校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④通过讲座、宣传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和安全意识,在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为改变周边人群做出不懈努力。

4结论

首先,气象局在极端天气要预警到位,无论是否停课,都要及时明确地发布预警信号,并要对未来几小时的天气情况做出合理预判,再结合实际情况,发布天气预警。其次,作为停课的执行者,学校也要提高自身的应急能力。

希望通过停课预警科普教育系列的气象科普宣传,帮助中山各行各业以及每一位市民都能做到“天气常备”,这对于支持中山可持续发展、减少灾害风险和适应气候变化是非常必要的。当气象异常天气再次出现的时候,大家都不用惊慌失措,可以通过早期预警系统和协调一致的响应,为极端天气、气候和水事件做好准备。

作者简介:肖巧洁(1979-),女,汉族,广东省清远市人,本科,工程师,从事气象科普及气象影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