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公害与公害防治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交通公害与公害防治措施分析

徐宏林王震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交通公害包括很多内容,以大气污染、噪音、振动影响最为严重。本文在此分析交通公害种类,指出交通公害的危害性,探究交通公害防治途径,希望可以降低交通公害,给居民提高健康、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

关键词:交通公害;类型;危害;防治

引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也不断取得新成就。在经济发展中,上路的重型汽车增多,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私家车也得到普及,造成很大的交通压力,带来大气、噪音、振动等污染问题,发展成为交通公害,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与健康。

1、交通公害种类

1.1大气污染

内燃机会在燃烧中排放大量污染物,车辆行驶会带来扬尘污染,使一些颗粒物、污染物长期滞空,污染物被车辆行驶产生的风带动,混入空气中,使空气中分布一定数量、浓度的有害物质,形成大气污染,会影响到动植物生存。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危害。例如尾气中含有的CO如果被人体吸入,会导致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输送氧气能力下降,如果长期处于含有一定量CO的环境中生活,会使体内红细胞增多,血液更加粘稠。有研究表明,如果长期处于CO污染环境中,人体患上心血管病的几率以及对应的死亡率都会提升。污染的空气中也可能含有铅,仅需微量浓度就可危害人体健康。铅会造成人体出现慢性中毒症状,可以在人体内长期积累,逐步使机能衰退,也会严重影响婴幼儿神经系统。

1.2噪声污染

城市道路噪声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个阶层重点关注的问题。噪声污染主要针对市民群众,对环境污染相对较小。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出现发动机、车轮、鸣笛等声音,如果超过国家标准即可视为噪声,如果城市道路噪声过多即会造成噪声污染,城市道路噪声的主要发生源为道路交通噪声,影响民众的身体健康与正常生活。

城市道路一旦规划完毕,就很难进行更改。当前我国很多道路基础设计规划不够合理,道路数量相对较少,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城市中的主干道不断拓建,但与主干道相连的支路建设却止步不前,无法满足城市机动车辆与日俱增的要求,道路无法承受较大的行车压力,会使得主干道、支路交通变得非常拥堵,特别是早高峰和晚高峰期间,道路拥堵问题十分严重,道路车辆需要频繁刹车、减速、加速、鸣笛、发动,从而造成极为严重的噪声污染。

我国市民素质还有待提升,很多车主超车、鸣笛非常频繁,从而造成交通冲突、道路拥堵,进一步提升了噪声影响。我国道路交通中很多区域已经明确禁止汽车鸣笛,或禁止夜间鸣笛,但由于车主素质问题与道路检查管理问题,使得机动车鸣笛问题依然非常严重,甚至有大城市凌晨时间飙车,严重影响市民睡眠。

1.3振动污染

在道路交通中,载重车量通行会使地面产生一定的振动。出现交通振动与路面不平整、车辆冲击路面有很大关系。所产生的危害是降低人体舒适感受,容易疲劳,降低工作效率等。这一公害与噪音产生的危害相似,也会带来噪音,因此通常振动污染防治是按噪音污染进行处理。

2、交通公害防治

2.1降低汽车的废气排放

减少含铅汽油的销售和使用,推广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一些人对电动汽车持怀疑态度,认为将汽车从汽油发动改为电动不过是把污染源从城市转移到了发电厂而已。然而,对于那些大量依靠水力发电的地区来讲,情况并非如此,水力是一种无污染的可更新能源。水力发电固然也会带来环境问题——主要是河流生态环境的损失,但它能削减当地和周围区域的空气污染物排放,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其他碳氢化合物等。而且水力发电不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因此不会加剧全球变暖的危险。即使是用矿物燃料发电,电动汽车也能改善净化空气的前景。净化几十座发电厂的空气总要比净化一百万辆汽车排出的废气容易得多。更重要的是,将来风能、生物能和太阳能技术应用成本会不断降低,可以用再生能源取代大量的发电厂。

2.2净化汽车尾气

由于短期内难以实现以新能源车全面取代燃油汽车,所以必须着手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净化就是通过一系列手段降低排放的废气中含有的各类污染物浓度。净化可分两类:一是进行机内净化。研究有害气体如何生成,以便进一步优化发动机燃烧方式,从而实现有效抑制、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量的作用。这一措施是当前解决发动机尾气污染物排放公害的有效方法。二是机外净化。通过在发动机外安设一些净化装置,起到先净化再排放的作用,以减少废气污染程度。例如使用三元催化反应器,可以在不影响发动机功率以及实际油耗的情况下,有效净化汽车尾气中的CO、HC以及NO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在上个世纪,人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会在底盘上安设尾气催化净化器,这一设备安装后连接汽车发动机排气系统,不过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汽车尾气污染物成分以及变化条件都很复杂,很难通过一种催化剂有效去除汽车尾气中的各种有害物质。所以,要积极加大尾气净化研究工作,要研制出能够对尾气中的多种污染物都可以产生催化作用的催化剂,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

2.3做好城市道路规划

为了能够减少道路车辆所发出的噪声,要对城市道路进行合理规划。在城市主干道和立交桥规划中,可以通过建设高架桥或地下走廊,并在高架桥和走廊两侧设置防护平台、减噪屏障等,从而吸收一部分噪音,降低噪音对人体的影响,在商业区、人口密集区,要尽量避免因车流、人流设施建设。

2.4加强道路交通管理

城市道路噪声的产生与车速、车辆种类(汽油、柴油)、汽车质量、路面材料、路面结构等均有关系。因此,要降低城市道路噪声的需要从机动车本身以及道路建设状况上着手。要充分发挥车辆检测部门和交通部门职能,对车辆噪声进行检测,不断完善车辆淘汰与更新机制,根据国家制定的车辆噪音标准对不合格质量进行排查,或是要求整改、或是禁止行驶,缓解城市道路噪声污染问题。

要制定相应的噪声防治规定,例如距学校50米内禁止鸣笛、距城区30米禁止鸣笛等。对于一些中大型车辆需要规定其在指定道路上行驶。要了解车辆行驶规律,不断优化、调整交通信号等,例如某些时段、路口机动车比较密集,可以通过信号调节红绿灯时长,进而减少车辆刹车、减速、加速频率,保障车辆行驶稳定性,降低机动车噪声产生量。

2.5设置降噪屏障

降噪屏障也称之为隔音墙、隔音屏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通噪声,能够阻挡部分传播的中噪音,当噪音经过你降噪屏障后,会出现透射、反射、绕射等现象,在屏障后方形成声影区,加强噪音的漫反射,将声音更多传播到天空,从而实现削弱噪音的作用。对于降噪屏障来说,降噪屏障有着明显降噪效果,所占空间也相对较小,将降噪屏障设置在红线范围内。但从实际应用情况分析,降噪屏障更多适用于高架桥、轻轨等道路上,对普通道路的实用性还有待开发。

结束语

交通公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发展,不止与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品质要求相违背,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居民身心健康。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改善生活环境,必须加强交通公害防治。

参考文献

[1]胡乔木.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对策及其效果[J].能源与环境,2019(02):86-87.

[2]张艳,王婷婷,丁宁,丁彦之.浅析我国交通工具引发的环境污染[J].科技与创新,2019(01):91-92.

[3].推动绿色交通发展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J].中国生态文明,2018(0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