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雷达装备全寿命周期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军用雷达装备全寿命周期安全管理

周宇刘铁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50部队137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75833部队510080

摘要:军用雷达不同于一般民用产品,对产品运行质量有着较高要求。随着我国军用雷达研制技术进步发展,国家愈发重视雷达研发工作的安全性。本文中选择以全寿命周期为切入点,分析做好军用雷达装备安全管理的措施,延长军用雷达使用寿命。

关键词:军用雷达装备;全寿命周期;安全管理

引言

雷达装备作为主要军工武器装备系统之一,在现代军事战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尤其是当前军事技术体系迅速发展,雷达系统愈发复杂,加上各项技术持续更新,要求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持续创新与完善军用雷达装备整个寿命周期内的安全性不言而喻,一旦出现任何纰漏,很容易造成巨大损失与影响,因此要做好相应安全管理。

1、军用雷达装备全寿命周期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1全寿命周期概念界定

军用雷达不同于一般民用产品,从研制到投入使用整个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验证,结合实际而言,军用雷达装备寿命分成三类。

(1)雷达装备使用期限。雷达设备使用寿命,即便装备制造完成到出现不可使用故障或不可修复故障的时间。设备使用可靠性及维修保养措施直接影响到雷达装备使用寿命;(2)装备技术寿命分析。雷达投入使用及被先进技术取代花费的时间。随着技术发展与时间推移,原有的技术无法满足需求,或已研制出可以去到原有技术的先进装备技术,提升武器性能;(3)装备经济寿命。自投产到主动停止所用的时间,国防部要求雷达设备核心部件全部国产化,同时要保证设备性能,要求具有一定使用要求。

1.2军用雷达准备安全管理的特点

军用雷达设备组成复杂且技术难度高,整个研发、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明显的特点:(1)设计军用雷达时并未全面性考虑安全性指标,造成部分设计环节造成后续某个环节出现安全隐患,或是并未制定全面的设计规范或参考标准,仅依靠经验完成设计;(2)生产研制时存在一些危险性作业,如高压带电调试、微波辐射、组间表面涂敷时用到氰化物等,直接威胁到生产作业人员安全;(3)靶场检飞试验。这个环节要在复杂环境下完成试验,要求调试人员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完成设备实验,而且还要根据试验场地情况完成一些非常规的操作,整个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安全风险。

2、军用雷达装备全寿命周期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军用雷达装备寿命周期分成五个阶段,即设计阶段-研制生产-靶场试验-批生产阶段-使用维护。本部分详细分析各个阶段安全管理措施。

2.1设计阶段安全管理措施

军用雷达设计阶段主要由各个系统设计师参与,这个阶段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图纸设计阶段尽可能解决所有研制阶段的安全风险。但设计师对于人物要求、工作经验等产在差异,造成实际中出现设计要求过高的情况,进而造成设计方案不合理,后续各环节进行时无法保障安全,严重时影响到控制已知风险。整个设备设计时,坚持安全第一的设计理念,并制定合理的安全要求,确保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的安全。

除了加强对设计师安全教育外,还要做好基本培养工作,要求设计人员掌握先进的安全设计理念并掌握设计标准,形成制度性文件,如安全性报告、安全评审制度等。要明确安全定性与要求,对设计方案进行初步危险性分析,并制定符合的风险预防控制措施,并提高一段设计安全性报告后开展设计,编制安全性报告后并组织人员评审,通过引入更多专业性人员帮助最大可能避免设计隐患的产生。

2.2研制阶段安全管理措施

生产工艺阶段,实质上就是验证前期设计的论证,反馈出设计阶段的安全性是否满足需求。试样生产制造过程中,考虑到整个过程中已经牵扯到生产,并对前方设计进行验证,因此实际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设计方案变更情况。通过验证图距生产试验流程,制定前期并未考虑安全风险因素的完善,进而将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设计人员优化设计。

研制阶段参与人员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设计人员、操作人员,除了针对这两类人群强化安全管理外,还要控制生产工艺设备的安全、生产材料的安全及生产技术的安全等。工艺设计阶段安全工作的要求较为明确,做好后期生产流程及人员操作的安全管理,提升设计阶段方案的针对性,避免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工艺安全生产设计环节质量对后期各环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考虑到生产任务与熟练度的提升,要求重点考虑安全性设计的内容。

2.3靶场试验安全管理措施

试验场地不同意味着各方面因素存在差异,如环境因素、建筑情况、场内设备等,特别与正规厂房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包括供电情况、接地设施、物质保证及环境控制等。甚至实际中部分试验场地是临时性或非常规性的场地。加强靶场试验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成立试验团队并对内部组织架构进行完善,明确技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领导,一般情况下第一安全责任人为试验队队长,监督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安全落实,同时做好监督工作。

整个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处于独立状态,试验时做好相关数据整理分析工作,全面验证安全性设计,操作技术人员根据具体要求规定,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设计部门,直至开展后续验证工作。整个安全管理工作中,最大程度延长测试时间,并选择尽可能多的测试方法,并对尽可能多的内容进行测试,避免后期使用维护时出现不可控的风险。

2.4生产环节安装控制要点

雷达设备装备生产过程中,也就是完成靶场定型试验后确定产品满足军方要求。这个阶段设计方案、生产工艺基本定型,生产单位根据合同要求开展生产工作。整个过程中已经顺利完成设计任务,主要人员包括生产操作人员与调试人员。这个过程中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已经成熟,可以辨识几乎全部的风险,这个阶段安全管理的重心就是做好操作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全面监控生产环节中存在的生产隐患。

整个阶段已经明确安全管理的内容,基本上不存在前面各阶段的反馈内容,实现工艺设计的优化,需要全面性评估生产阶段的安全性。但是通过分析日常安全管理阶段的统计结果,80%的安全问题出现在这个环节中。可以说前面几个阶段的问题在这个环节中集中展现,前面各环节工作内容扎实到位,这个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就很轻松,甚至不会出现各类安全问题。

2.5雷达使用安全管理的方法

军用雷达装备使用维护阶段,可以将保障模式分成两种,即预防性与修复性。前者通过一系列维护操作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避免潜在故障影响到维修效果。侧重于维护设备、监测操作环节、全面检查功能等内容;修复性维修,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划分成不同,如零部件替换、局部大修、产品替换等,雷达装备系统中部分零部件属于不可修复的,也就是这类部件出现故障问题后只能替换、无法维修。部分维修工作开展时需要产品售后技术人员参与,根据规定要求及时替换发生故障的零部件。现阶段军用雷达故障维修时选择替换式方法,直接在现场进行替换维修。

3、结语

总之,文章中选择分析军用雷达武器系统寿命周期内的安全管理,将整个过程划分成若干个阶段,分析各个阶段安全管理特点与措施。分析各阶段相互影响与联系,并根据特点给出相应措施,提升军用雷达装备全寿命周期内的安全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及提升战斗力。

参考文献

[1]钟震美,梁裕昌,刘康,潘仕虎.肇庆多普勒天气雷达综合防雷安全措施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11):9-10.

[2]韩国宾.分析民航二次雷达防御雷电灾害及防护措施[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