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护理

雷秀兵

雷秀兵

(攀枝花学院医学院四川攀枝花6170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5-0314-02

多发性创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人体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器官同时或相继受到创伤,其中至少有一处可以危及生命,或并发创伤性休克。多发伤伤情严重、复杂;不同器官互相影响,加重损伤反应;伤情变化快,死亡率较高因此,多发性创伤的急救与护理必须做到及时、准确、果断、快速和有效。

1伤情评估

1.1危及生命的伤情评估

从创伤到急诊抢救的一小时称为创伤急救黄金1小时[1]。对创伤的早期检查,主要是判断有无致命伤,可按ABBCS法进行检查。依据伤情的轻重缓急,判断找出危及生命的部位。

1.2全身伤情评估

在紧急处理后,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尽早进行全身检查,以便对伤情做出全面评估。在检查时可以参考CRASHPLAN方案。检查时询问受伤原因及经过,配合影像学诊断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考虑伤员救治的先后顺序。

1.3创伤严重度评分

创伤评分是以患者的生理指标、解剖指标和诊断名称等作为参数,予以量化和权重处理,经过数学计算,得出分值,以显示患者全面伤情严重程度的多种方案总称[2]。目前常用的有简明挫伤评分(AIS)和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一般情况下以ISS<16分为轻伤,16-24分为重伤,≥25分为严重伤。

2急救与护理

对于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抢救必须做到迅速、准确、有效。其主要包括现场、转送途中和急诊室的救治与护理。

2.1现场救治与护理

原则是先抢救生命,后保护功能,先急后缓,先重后轻。

2.1.1脱离致伤环境

尽快脱离受伤环境,排除继续造成伤害的因素,使患者处于一个相对安全舒适的环境里。

2.1.2急救复苏

急救复苏的主要措施是心肺复苏。最新的《2010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最关键环节,应该优先得以实施。

2.1.3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采取以下措施:松开患者的领带、衣扣、腰带,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及血凝块等,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3]。

2.1.4处理活动性出血

有效控制活动性大出血是进行早期急救护理的重要手段,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压迫止血,敷料加压包扎,将伤部抬高,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清创缝合。

2.1.5保存好断肢

一旦发生肢体离断损伤,应迅速将离断肢体用干净敷料包扎,冬天可直接转送;夏天,在断肢下放冰块,但不可将断肢埋入冰块中,外裹保温物品即可转送。总之,要正确保存好断肢并随伤员送往医院,以备再植手术。

2.1.6伤口处理

伤口内异物不要随意去除,有骨折的要做好临时固定,如果创面有外露的骨折断端、内脏、肌肉等,不可将其直接回纳。

2.1.7抗休克

现场抗休克的主要措施是迅速临时止血、输液扩容。有条件者,可迅速输入血液。血压低于60mmHg以下时前30min输入平衡盐溶液3000ml,然后输入胶体液、全血,使休克得以纠正,确保重要器官重新得到充足的血液灌注[4]。

2.2转运途中的救治与护理

伤员经过现场初步病情评估、实施现场急救护理后,转送到相关医院进行进一步的专科救护。一般创伤采取仰卧位;腹部损伤取仰卧位;颅脑损伤、颌面部伤应取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胸部伤取半卧位或伤侧向下的低斜坡卧位;休克病人可取仰卧中凹卧位。

2.3急诊室的救治与护理

危及生命的多发性创伤,需在急诊室内完成抢救处理和护理。根据病情尽快建立静脉输液通道,选择性的进行静脉补液,以达到快速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的目的。如需紧急手术者,立即送手术室手术。

3加强心理护理

多发性创伤多为突发事故,病人及家属无思想准备,抢救中病人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压抑等应激反应。护理人员应热情、诚恳的态度安慰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多发性创伤的病情复杂,危险程度高,医护人员必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清醒的头脑,确保抢救工作的准确性、针对性。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准确的进行伤情判断,快速反应,有序完成现场、途中以及急诊室的救治与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休克与并发症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汤华.急性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5):1940-1941.

[2]张佳乐,夏海鸥.创伤评分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34.

[3]娜布庆花.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3):98-99.

[4]梁晓燕,张巧娥,刘懿.116例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