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体会

程娟

(宁波市奉化区锦屏岳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宁波315500)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高血压患者(2016年5月—2017年4月)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单号)、观察组(双号),每组各有患者6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行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之间的血压收缩压、血压舒张压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收缩压、血压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亦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关键词】社区规范化管理;高血压;并发症;影响体会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349-02

高血压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其特征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该疾病也是引发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在治疗该疾病的过程中,有效的规划管理可改善患者血压增高的症状,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1]。本研究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部分高血压患者(2016年5月—2017年4月)行社区规划管理后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高血压患者(2016年5月—2017年4月)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单号)、观察组(双号),每组各有患者60例,具体如下:

观察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占比各为31、29;最大年龄值为79岁,年龄最小值45岁,年龄平均值(69.49±10.32)岁。

对照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占比各为30、30;最大年龄值为80岁,年龄最小值46岁,年龄平均值(69.38±10.29)岁。

对比两组高血压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差别较小(P值大于0.05)。

1.2方法

对照组方法:行常规管理方式。

观察组方法:行社区规划管理措施,具体如下:

(1)资料整理:对患者在我院初次接受治疗时对患者的体重、身高、三围、血脂、血糖、工作、病史以及文化程度进行收集整理,并建立档案记录。

(2)健康指导:针对发病时间较短且病症低危的患者,叮嘱其戒烟、戒酒、戒油腻食物,并为其制定高纤维、富含维生素较多的健康饮食方案;根据患者以往的作息时间进行调整,改正其不良作息习惯,向患者讲解健康饮食以及规律作息的好处及作用,使患者能够自主配合医生进行治疗[2]。

(3)健康宣传:定期在患者所在小区内进行关于该疾病的健康宣讲,对患者进行免费测量血压、血脂,通过宣传栏、电话沟通以及电子化网络平台等方式提醒患者按期复查以及测量血压血脂,并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复查时可提供给医生观察检测,使患者能够自己养成测量的习惯[3]。

(4)心理指导: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针对有负面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能够放松心态,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接受治疗;定期对患者进行一次心理评估以及身体检测,针对病情改善的患者进行鼓励,对于病情恶化的患者进行疏导,了解恶化的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纠正改善。

(5)用药指导:定期通过电话及探视的形式了解患者是否有定期用药,根据患者的定期检查的结果调整用药,指导患者正确的用药方式,告知患者正确用药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够养成自主用药的习惯,对于年纪偏大且记忆力较差的患者,定期进行电话督导,避免患者由于忘记吃药等不良因素造成病情恶化。

(6)病情监测:定期通过电话及探视的形式了解患者的病情,叮嘱患者每隔六个月定期到院测量体重、三围、血脂、血压、血糖、尿常规、肾功能以及心电图,每月测量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四次,记录档案内,并根据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针对性指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高血压患者经分别管理后的血压收缩压、血压舒张压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眼底病变)。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收缩压、血压舒张压为计量数据,并用t值检验,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数据,卡方值检验,经SPSS20.0软件核对后,当两组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对比各项计量数据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收缩压、血压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且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性疾病,该疾病的病程时间长,其病变与患者的生活习惯、精神因素以及环境等因素有关,在该疾病的长期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会产生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且部分患者由于年龄大、记忆力差等原因忘记吃药或拒绝吃药,导致其病情恶化。社区规范化管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5]。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后,患者的收缩压、血压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亦较对照组低,P<0.05,本文研究中,社区规范化管理通过对患者的体重、身高、三围、血脂、血糖、工作、病史以及文化程度进行收集整理,并根据患者的数据资料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规划管理,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从外在的原因改善患者的症状;定期在患者社区内,向患者进行关于该疾病健康知识的宣讲,以及通过电话、公告栏等方式向患者着重讲解疾病知识以及督导患者用药[6],使患者在认知该疾病的同时按时用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每月督导患者进行三高测量,针对性的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

综上所述,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唐金良.乌拉地尔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在高血压患者脊柱手术中的应用.当代医学,2013,19(2);148-150

[2]李南方,王红梅,毕云伟等.PRDM16基因变异与新疆维吾尔族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研究.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3,30(6);716-720

[3]郭皓,田青,王玮.高血压患者2种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1);25-28

[4]张翠云.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1);31-33

[5]闫嘉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新生儿脐血脂联素水平和围产儿生长发育的关系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9);3100-3101

[6]杨艳霞.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临床研究,2016,24(8);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