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洪永雪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中药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洪永雪

洪永雪李正能

(海南制药厂有限公司;海南五指山572200)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处方分析以及其应用于药学服务中的意义。方法: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从药物的使用频率、种类等角度,对普通患者、中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开具的850张中药处方展开研究,对中药处方在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观察中药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率、中药处方中药物名称是否正确、处方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现象。结果由本次研究中获得的结果可知,黄芪、当归、茯苓、红花、丹参、桃仁、葛根、赤芍、人参、三七等几种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薏苡仁、川芎、葛根、大枣、枸杞、天麻、金银花、甘草、大黄、鹿茸等几种药物的使用频率较高。在中药处方中,有部分药物的处方名称与法定名称存在差异,影响处方效果。部分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对中药处方进行分析是药学服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进行中药处方分析,可查出处方中的失误,改善药学服务的质量,因此,中药处方分析应在药学服务中使用。

关键词:中药处方分析;药学服务;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8文献标识码:A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随机的方式,选取普通患者、中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开具的850张中药处方,对1000张中药处方展开调查研究,对中药处方进行分析。

1.2方法

剖析中药处方在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观察中药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率、中药处方中药物名称是否正确、处方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现象。对中药处方中不合理处方进行反复研讨,探究导致其不合理的因素。

1.3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中药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率

在本次研究中,中药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60%以上)的药物有黄芪、当归、茯苓、红花、丹参、桃仁、葛根、赤芍、人参、三七等,中药处方中使用频率较高(20%~59%)的药物有薏苡仁、川芎、葛根、大枣、枸杞、天麻、金银花、甘草、大黄、鹿茸等。见表1。

3讨论

3.1中药处方分析应用于药品调剂

3.1.1疾病类型与药方是否相符

在中药调剂过程中,中药药剂师不仅需要充分了解中药的特性及其适应证,同时也要熟悉诊断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中药药剂师对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分析时,一旦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应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确保中药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能够保障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再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患者合理用药。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病情并未得到有效改善,药剂师应该与医师进行商讨,分析用药是否科学,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修改药方,从而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3.1.2分析药物的配伍禁忌

中药配伍过程中,往往以君臣佐使、相生相克以及相佐相使为原则,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使用中药,这就要求中药药剂师需要掌握药物配伍的禁忌,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分析药物功效,一旦出现不符合处方规范的药方,应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对药方进行有效修正,从而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率,提升治疗效果。比如,大黄与磺胺类药物联合使用时,两类药物之间会相互抑制,从而影响到患者机体的代谢情况。

3.1.3掌握用药剂量

中药处方的用药剂量与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密切的关系,同种药物用药剂量不同时,药物的功效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老人、儿童等群体来说,一旦用药剂量超过了正常范围内,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此外,对于毒药、剧毒药物的调剂,药剂师更应该严格控制用药剂量,防止不良后果发生。由于中药的药物成分比较复杂,若患者长时间服用,可能会产生毒副作用,比如,朱茯苓属于一种安神药物,但该药物中含有汞,若患者长期服用该药物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金属中毒现象。

3.2中药处方分析应用于药品煎煮

药剂师对中药药方进行审查后,应告知患者煎煮中药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煎煮器具的选择上来说,有盖的砂锅与搪瓷杯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于高温情况下,往往不会出现化学反应,因此是煎煮药材的首选器具。特别应注意选择煎煮器具时,不应选择铜、铁等器具,这主要是由于此类器具于高温下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物,从而会影响药效的充分发挥。其次,从煎煮的方法上来说,由于中药含有的成分相对复杂,煎煮前应先采用冷水将药材浸泡40分钟左右,以便药效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浸泡药材的水面应高于药面约4cm左右。

3.3中药处方分析应用于服药时间及服药方法中

采用中药治疗的过程中,药剂师不仅要对中药处方进行有效分析,同时还应告知患者正确的用药时间及方法,从而保障药效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药师与医师应该认真核对中药处方,防止用药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应掌握中药使用方法及其配伍禁忌,从而保障用药安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谢华金,邱芝青,蔡德,陈宙.中药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07):28-29.

[2]胡爱萍,李娜.中药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08):143-145.

[3]冯建军.中药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8):131-132.(201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