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育患者精子DNA损伤和精液常规参数关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不育患者精子DNA损伤和精液常规参数关系分析

王晓岚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目的:对男性不育者精子DNA损伤与精液常规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生殖科收治的105例男性不育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将纳入对象分为DFI<15%组与15%~30%组及>30%组,就精子DNA碎片指数与精液常规参数间所存在的关系作以探究。结果:精子总数、正常形态精子比例、不动精子比例、活动精子比例、年龄、不同部位缺陷精子比例在三组存在明显差异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DFI随患者年龄、不动精子比例、头部/中段/尾部缺陷精子比例升高而升高(P<0.05);DFI在精子总数、活动精子比例、正常形态精子比例升高时呈明显下将趋势(P<0.05)。结论:联合开展精子DNA碎片检查测定DFI与精液常规检查是客观评估男性生育力的有效手段,研究发现精子DNA损伤与精液常规参数间存在着低、中度相关性。

【关键词】男性不育;精子DNA损伤;精液常规检查

【中图分类号】R6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0-0116-03

众所周知不孕不育症可由夫妻二人中任何一方或双方所致,郑九嘉等报道在临床收治的不孕不育症患者中因男性不育引起的约占1/2,并且在该部分男性不育人群中精子质量或数量存在异常的患者比重在14%~15%。尽管临床男性生育能力评估中精液分析仍占据主要地位,然而实际应用中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段进行的精液分析所得各项参数差异较大的现象仍未能避免。稳定性与特异性良好的精子DFI在男性不育诊治中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2015年6月—2017年6月先后有105例男性不育者在我院行精子DNA碎片检查测定精子DFI,依据精子DFI进行研究分组,旨在探讨男性不育者精子DNA损伤与精液常规参数间的关系。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就诊的105例男性不育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24岁,最大为44岁,平均年龄(34.7±5.4)岁;64例精子DFI<15%,27例精子DFI在15%~30%范围内,14例精子DFI>30%。入组对象均已排除患遗传性疾病与性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常规查体提示睾丸、附睾、输精管正常。

1.2方法

1.2.1研究分组方法以精子DFI作为研究分组依据,由此产生精子DFI<15%组、15%≤精子DFI≤30%组、精子DFI>30%组。将三组患者年龄与精液常规参数作以比较,分析精子DFI与精液常规参数间所存在的关系。

1.2.2精液常规检查精子密度与活动力检查:精子标本采集前嘱患者禁欲2~7d,使用干燥无菌取精杯储存经手淫采集而来的精液并将其置于37℃的水浴箱中进行液化,参照WHO推荐的精液分析标准于镜下观察已完全液化的精液标本,详细记录精子体积与pH值,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对该批精子标本的密度与活动力进行准确检测。精子形态学分析:选用瑞典DB公司生产提供的试剂应用Diff-quick染色法按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精子DNA损伤检测:开展DNA染色质扩散实验(SCD)进行精子DNA损伤检测,实验所用SpermFuncDNAf试剂盒供应单位为深圳市博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检测步骤如下。在常规检查过的新鲜精液标本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处理,然后在预先制备好的1:1已熔低熔点琼脂糖凝胶试管中加入60ul稀释后密度为6~10×106/ml的精液,于37℃环境下保存备用,在预处理载玻片上滴30ul精子凝胶混合液,完成后加盖盖玻片,在4℃冰箱内放置5min后取出,撤掉盖玻片后置入酸性DNA变性液中在室温条件下避光反应7min。采用吸水纸吸走自酸性DNA变性溶液中取出的待检玻片上残余液体,随后将吸水处理过的待检玻片放入蒸馏水中浸泡5min。使用浓度为70%、90%、100%乙醇脱水处理待检玻片[1]。在脱水处理后已晾干的待检玻片上滴8滴瑞氏染色液与16滴缓冲液并用洗耳球吹匀,进行为期15min反应。留置经自来水冲洗且已风干的玻片待用。使用200倍光镜进行观察,将精子核与核周围晕轮大小作以比对,计算精子DNA碎片指数。

1.3观察指标

记录三组患者精液常规参数并行组间比较;总结精子DFI与精液常规参数间所存在的关系。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t检验x-±s表示的计量资料;χ2检验%表示的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精液常规参数组间比较结果

组间比较三组患者精子总数、活动精子比例、不活动精子比例、正常形态精子比例、头部/中段/尾部缺陷精子比例、患者年龄发现明显差异,三组前述比较指标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2.2精子DFI与精液常规参数相关性分析

年龄、不动精子比例、头部/中段/尾部缺陷精子比例是精子DFI的可变影响因素,精子DFI会随前述各项指标的升高而升高,这一变化过程揭示精子DFI与前述指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二者间所存在的正相关性系数r年龄=0.128,r不动精子比例=0.501,r头部缺陷=0.198,r中段缺陷=0.265,r尾部缺陷=0.289。由表1得知精子总数、活动精子比例、正常形态精子比例越高精子DFI越低,提示精子DFI与前述提及的指标存在负相关性,二者间所存在的正相关性系数r精子总数=-0.184,r活动精子比例=-0.315,r正常形态精子=-0.293。

3.讨论

人类精子分化成高度专一的生殖细胞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鱼精蛋白逐渐取代精核蛋白中组蛋白的这一过程是成熟精子头部脱氧核糖酸与精核蛋白组成的高度压缩单倍染色体这种特化结构形成的重要过程。其目的一方面是保护精子DNA免受伤害;其次主要发挥维持生物环境稳定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成熟精子具备抵抗各种外来因素伤害的能力,而尚且处于精子发生过程的各级未成熟精子对周围环境的表现出明显的敏感性,各种致病因素对DNA造成的损伤风险较大。被机体识别为“废物”的受损精子直接排出体外导致少精、无精风险增加。细胞凋亡异常、氧化应激、精子染色质组装异常是目前临床盛行的三种精子DNA损伤机制学说。凋亡指的是细胞在机体可控的情况下所发生的自主有序死亡。机体内环境稳态的有效维持与正常防御功能的发挥均赖于细胞的这一正常生理过程。精子在非异常情况下自精原细胞分化增殖产生,在精子形成后终止,精子的产生与死亡这一过程需要生殖细胞经过多次分化与有丝分裂,机体对其数量的控制即通过凋亡而实现。生殖细胞表面表达的凋亡蛋白Fas与Sertoli细胞表面表达的蛋白Fasl交联后传导凋亡信号,表达Fas细胞在此情况下凋亡[2]。少量生理浓度的活性氧是获能精子与获能后精子顶体反应所必须的物质,但是精子质膜流动性与完整性会受高浓度活性氧破坏,进而损伤精子核DNA[3]。组代白被鱼精蛋白取代时产生的DNA链断裂修复不及时导致精子DNA损伤。

笔者研究发现精子DFI与不动精子比例、头部/中段/尾部缺陷精子比例存在正相关性,与精子总数、活动精子比例、正常形态精子比例呈负相关性。并且还发现精子的活动力与形态是与精子DNA损伤相关性最大的精液常规参数,据此推测对精子DNA损伤产生影响的危险因素对精子的活力与形态也可能产生相应影响,抑或是精子活动力与形态很有可能受精子DNA损伤的直接影响。精子DNA损伤除与上述提及的因素有关外还与患者年龄存在一定相关性。HoyesKP等在相关研究中明确指出35岁后男性精子DNA损伤程度明显高于35岁前男性,精子DNA双链断裂比例随年龄增加而提高。

综上所述,精子DNA损伤检测与精液常规参数呈低、中度相关性,用于临床男性生育能力评估中能客观反映患者精子染色质受损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精液常规参数检测联合精子DFI检测能有望成为全面评估男性生育能力的常用方法。

【参考文献】

[1]韩小克,苑辉,关立军,等.精子DNA碎片与精液各参数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6,8(10):59-61.

[2]庄锡伟,黎志全.精子DNA损伤与顶体酶活性及精液常规参数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14-18.

[3]曾玖芝,龚衍,梁梅玉,等.不育男性精子DNA损伤与年龄和精液常规参数的相关性研究[J].四川医学,2015,36(5):659-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