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绿色建筑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盐城绿色建筑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陈卉卉贾程

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江苏盐城224000

摘要:本文总结了盐城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盐城市绿色建筑深入发展的解决对策与建议,具有实际的参考意义。

0引言

我国当前正经历着快速城市化进程和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国如果要达到预期小康社会目标,未来的发展还需要大量的空间承载与资源、能源的支撑,而目前我们的资源环境条件约束已经异常严峻。因此,中国必须抓住大规模建设的机会,顺应新能源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需求,探寻“城市化+生态化”的转型发展路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等重要论述,为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绿色建筑的概念由此产生。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江苏省的绿色建筑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江苏节能建筑规模全国最大,绿色建筑和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数量全国最多。江苏一直致力推动城乡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节约、生态转型,率先探索城乡建设转型发展的“江苏范式”。根据省里部署,近年来,盐城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把低碳环保、生态宜居和绿色发展作为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来推进,并作为盐城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来实施,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相关管理制度、工作机制和激励政策,绿色建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在全省的“六个率先”。绿色建筑从几年前的起步晚,基础差,位次全省落后,到如今政策配套齐全、技术应用领先、项目建设后来居上。

1.盐城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2014年,江苏省盐城市有30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在全省名列第二;建成绿色建筑面积236.2万平方米,位居全省第四,名列苏中、苏北地区第一。作为全省首家申报创建省绿色建筑示范城市的地级市,盐城市的实施方案顺利通过评审;城南新区聚龙湖示范区成功申报绿色建筑示范区,并于2014年11月首家通过省级部门验收,目前已申报省级示范区提档升级项目,力争2015年创建国家绿色生态城区。

从2013年4月1日起,盐城市所有新建建筑均能达到绿色建筑一星以上标准,比《江苏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提出的“到2015年,全省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按一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提前了一年多的时间。近年来盐城市积极引进省内外绿色建筑新技术,在盐城备案的绿色建筑新技术成果达162项,自主培育申报获省认定的科技成果34项。

1.1建立的制度与政策

在政府层面,盐城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工作的通知》、《盐城市发展预拌砂浆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市区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广应用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尤其是制订了《盐城市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在部门层面,盐城市城乡建设局会同规划等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民用建筑工程实施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的通知》、《关于全面实施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通知》、《关于住宅建筑设计安装电梯、外遮阳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通知》、《关于大力推广和规范应用居住建筑分户墙分户楼板、楼梯间节能技术措施的通知》等技术性文件。

1.2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在规划阶段,在规划方案阶段把建筑节能相关要求作为规划审批条件,确保建筑节能在项目上的落实;对于图纸设计与审查,规定设计文件要有独立的建筑节能专篇,对施工图实行专项节能审查制度,保证节能设计质量;进行建筑节能验收备案管理,实施房屋“一房一验”制度,确保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采用经济手段来促进建筑节能,对执行建筑节能不达标的项目不予退返新墙材基金;积极鼓励合适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重视检查,每年定期组织全市规模的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和质量巡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切实增强各方建筑节能意识。

1.3发动社会参与

大力宣传发动,积极宣传国家、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和财政部、省财政厅关激励政策。对2008年以来全市41个(计获得财政资金资助1.4亿元)示范项目,通过组织现场会、先进经验交流会、新闻报道等形式予以大力宣传,充分激发和调动建设单位和有关各方实施绿色建筑的积极性。举办各类培训班、专题研讨会等形式普及绿色建筑知识,参培人员超过5000人次。建立联动机制。市建设、规划、国土、发改、经信、房管、城管等部门建立并实施绿色建筑联合审查推动机制。

1.4示范工程与示范区

盐城市紧紧抓住国家、省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有利机会,积极组织申报并成功创建一批试点示范工程。盐城工学院图书馆项目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低能耗示范工程、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项目成为省太阳能光热示范工程、亭湖区行政中心项目成为国家太阳能光伏示范工程。城南新区聚龙湖核心区于2011年获得“江苏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称号,2014年获得“江苏省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区域集成示范”称号。同时,大丰市、阜宁县也申报成功省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区,现盐城市拥有3个省级示范区,示范面积达到420万平方米,发挥了绿色建筑由单个到区域、由市区到县城的示范作用。

2.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2.1总体处于深入发展阶段

存在“重设计标识,轻运营标识”、“重住宅建筑,轻公共建筑”等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建设方和设计方认识不够深入,行业发展与支持的配套政策措施尚显不足。建议结合盐城本地的实际情况,依托盐城工学院图书馆项目、城南新区聚龙湖核心区等示范工程和低碳示范区、绿色重点小城镇等建设,近期仍以政府为主导,区域化、规模化地推进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

2.2绿色建筑技术的开发不足

(1)适合盐城地区的、技术经济合理的绿色建筑技术研发不够;

(2)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平台不足,特别是研发和技术服务单位的发展不够;

建议积极引导本地企业和研发单位进行适合盐城地区的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加强与国内一流高校合作;建立盐城市绿色建筑行业协会,建立适合本地的绿色建筑技术推广目录。

2.3绿色技术运行效率低

部分项目由于运营管理和费用等原因,部分绿色节能技术存在不合理使用或者没有得到充分使用。建议进一步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的宣传活动,建立完善的绿色建筑监督管理制度。

3.小结

本文总结了盐城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盐城市绿色建筑深入发展的解决对策与建议,具有实际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严东鸣,沈勇.盐城市:“弯道赶超”打造绿色建筑升级版[J].建筑,2015,(9):40-41.

[2].张进.盐城市绿色建筑发展全省“六个率先”[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5,(2):23-23.

[3].中国绿色建筑江苏委员会.大力推进江苏绿色建筑发展[J].建设科技,2011(6):36-37.

[4].祝一波.开展区域示范助推生态文明[J].建设科技,2014(6):65-67.

[5].贾淑红.浙江省绿色建筑发展的对策建议[J].科技视界,2014(7):64-76.